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4 20:14:43

  申请日2006.12.11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IPC分类号C05F17/00; C05F11/08; C05F9/00; C05F7/00

  摘要

  本发明利用垃圾以及污泥混合物为原料,接入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和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采用二次发酵工艺,生产微生物菌肥。本发明解决了垃圾以及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可以废物利用,为绿色农业提供新型、环保、高效的微生物菌肥。本发明所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肥效高,发酵产品中有益菌可达108-10个/g。各类菌的相互作用不但可使垃圾和污泥迅速降解、转化、腐熟,还可使物料形成适宜有益微生物菌群生长的微生态环境。菌肥中有益微生物的迅速繁殖能够产生各类生物活性物质,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作物旺盛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使用本产品可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生理病害有良好的预防和调节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

  A、将生活垃圾,或工、农业生产中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污水沉积污 泥,或湖泊、河流沉积污泥按3-5∶5-7的干重比例混合均匀,调节 其PH值为6-7、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40-70%;

  B、用达到上述指标的混合物料作为原料,按总量0.1-1%的重量 比例接入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将物料和菌剂搅拌均匀后进行 第一次发酵,发酵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3-10天;所述有机物 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含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其配比为0.5-2∶0.5-2∶0.5-2∶0.5-2∶0.5-2,其 中总菌量≥108个/g;

  C、第一次发酵完成后,待物料的温度降低至20-30℃后,按总量 的0.1-2%的体积比例向物料中接入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进行第二 次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3-10天;所述有益 菌群混合菌悬液含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德氏 乳杆菌和啤酒酵母,其配比为0.5-2∶0.5-2∶0.5-2∶0.5-2∶0.5 -2,其中总菌量≥108个/ml;

  D、干燥:将第二次发酵好的微生物菌肥用晾晒或烘干方法干燥, 使微生物菌肥的水分含量降到15%以下;

  E、造粒、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假 单胞菌的比例为1∶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德氏 乳杆菌和啤酒酵母的比例为1∶1∶1∶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是由绿色木霉、黑曲霉、 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分别经试管培养、摇瓶培养、种 子罐培养后,将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的5-10%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发 酵罐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培养,再将发酵罐培养后的各菌悬液混合 接入灭菌固体培养基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所示灭菌固体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发酵罐的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为24-72小 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由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 磷细菌、钾细菌、和啤酒酵母悬液分别经过试管培养、摇瓶培养、种 子罐培养后,将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的5-10%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发酵 罐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培养,再将发酵罐培养后的各菌悬液与经厌 氧分级扩大培养的德氏乳酸杆菌悬液混合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发酵罐温度为28-32℃,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的方法,其中德氏乳酸杆菌的厌氧分级扩大培养的培养温度为40 -60℃,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说明书

  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垃圾和污泥混合物作为原料,接入生产微生物菌肥 的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和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采用二次发酵工艺 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指的“垃圾”是生活垃圾和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 的统称。

  本发明所指的“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食物、粪便、废纸等有 机废弃物。本发明所指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是指木屑、 秸秆、果渣及各类蔬菜加工下脚料、酒糟等。其特点是数量大、有机质含 量高,成分复杂、易腐败、对环境污染危害大,处理费用高,处理难度大。 本发明所指的“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质,即污水 中的固体成分,以及河流湖泊中沉积污泥。其特点为有机质含量高,氮、 磷、钾含量高,因含有大量水分(>80%)成胶体状,极难脱水处理,并含 有大量病菌、寄生虫,如将其堆放或掩埋均可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目前国内外对“垃圾”以及污泥的处理有如下方法:

  1、填埋法

  2、焚烧法

  3、堆肥处理法

  4、人工发酵处理法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上述第一种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以及污泥,存在的 主要问题为占地多、浪费资源并且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某些发达国家 主要使用第二种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投资大、处理 成本高,焚烧后会排出气体粉尘,即第二种方法处理垃圾以及污泥不但浪 费了资源,同样也会造成污染环境。第三种堆肥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垃 圾,而不是用于处理污泥,此方法受到处理时间长、成本高、产品质量低 等限制。第四种人工发酵处理方法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加入具有降解有机 物料能力的微生物,加速垃圾的降解和腐熟,形成堆肥。人工发酵处理的 方法很多,但对于含污泥较多的垃圾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同样受到处理 时间长、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垃圾以及污泥为原料,接入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有机物料腐 熟固体混合菌剂和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采用二次发酵工艺,生产微生物 菌肥。本发明解决了垃圾以及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可以废物利用, 为绿色农业提供新型、环保、高效的微生物菌肥。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将生活垃圾,或工、农业生产中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污水沉积污泥或湖 泊、河流沉积污泥按3-5∶5-7的干重比例混合均匀,调节其PH值为6-7、 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40-70%;

  由于生活垃圾,或工农业生产中有机废弃物与城市污水沉积污泥或湖 泊、河流沉积污泥的组分变化,其PH值和C/N比也有所不同。接种前先用 磷酸二氢钾(KH2PO4)或碳酸钙(CaCO3)将所述物料的PH值调至6~7。通过 调节垃圾与污泥的重量比例可对物料的C/N比进行调节,在垃圾中的含氮 量偏低而使混合后物料的C/N比难以满足30~35∶1的条件时,可在混合 后的物料中加入适量尿素,将所述物料的C/N比调节至适当的比例。

  用达到上述指标的混合物料作为原料,按总量0.1-1%的重量比例接入 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将物料和菌剂搅拌均匀后进行第一次发酵, 发酵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3-10天;所述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 含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假丝酵母 (Candida sp.)、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 其配比为0.5-2∶0.5-2∶0.5-2∶0.5-2∶0.5-2,其中总菌量≥108 个/g;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待物料的温度降低至20-30℃后,按总量的0.1-2 %向物料中接入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进行第二次发酵,调节物料的PH值 为6-7,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40-70%。发酵温度控制在45℃ 以下,发酵时间为3-10天;所述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含固氮菌(Azotobacter sp)、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urekii) 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配比为0.5-2∶0.5-2∶0.5-2∶ 0.5-2∶0.5-2,其中总菌量≥108个/ml;

  将第二次发酵好的微生物菌肥用晾晒或烘干方法干燥,使微生物菌肥 的水分含量降到15%以下;将干燥后的微生物菌肥用成型机挤压成所需的 颗粒状形状,称重包装。发酵后产品中有机菌数达≥108个/g。

  本发明中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的 比例优选为1∶1∶1∶1∶1。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德氏 乳杆菌和啤酒酵母的比例优选为1∶1∶1∶1∶1∶1。

  第一次发酵用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可用下述方法制备:本发明 采用有机物料腐熟菌,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假单 孢菌,分别经过试管培养、摇瓶培养和种子罐培养后,按5~10%接种量分 别接入发酵罐液体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24-72小时,成 为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假单孢菌的菌悬液;

  将绿色木霉、黑曲霉、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假单孢菌的菌悬液 按比例混合于灭菌固体培养基制成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以备第一 次发酵使用。该固体培养基可以是麸皮培养基。

  本发明所用菌种都是已知的菌种,可通过已知筛选、商业手段或其他 途径得到,假丝酵母和假单孢菌都是本领域中常用的菌种,如假丝酵母可 以是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假单孢菌可以是荧光假单孢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本发明的用于第二次发酵的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可用下述方法制备: 将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菌种,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 钾细菌、啤酒酵母,分别经过试管培养、摇瓶培养、种子罐培养后,按5-10% 接种量将种子培养液分别接入发酵罐液体培养,培养温度28-32℃,培养时 间24-48小时,培养完成后成为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 啤酒酵母的菌悬液;将德氏乳杆菌为液体静止厌氧培养,逐步分级扩大培 养,培养温度为40~60℃,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菌悬液;然后将 得到的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啤酒酵母的菌悬液与 德氏乳杆菌悬液混合得到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

  所述固氮菌可以是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所述无机 磷细菌可以是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所述有机磷细菌可 以是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所述钾细菌可以是胶质芽孢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本发明试管培养、摇瓶培养、种子罐培、发酵罐培养、扩大培养等培 养方法中所用的各培养基都是已知的适合培养所述微生物的常规培养基。

  以上处理方法适用于生活垃圾及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料 等与污水处理厂沉积污泥,或湖泊、河流沉积污泥等混合发酵生产微生物 菌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筛选了农业部规定的菌肥生产菌种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促进 作用的复合菌群,并研究了其各自的生理生化特征,使各类微生物能够相 互作用,互利生长。

  2、采用了先进的生物工程发酵工艺技术,使复合菌群生长过程中有效 的降解转化土壤中各类不利于植物生长或植物不能利用的物质,使其成为 易于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

  3、微生物菌肥肥效高:发酵产品中有益菌可达108-10个/g。各类菌的 相互作用不但可使垃圾和污泥迅速降解、转化、腐熟,还可使物料形成适 宜有益微生物菌群生长的良好的微生态环境。施入土壤后各类有益菌的协 同作用不但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补充作物所需N、P、K等各类营养 元素,促进植物吸收、生长,肥效显著。

  4、抗病防虫:产品中有益微生物的迅速繁殖能够产生各类生物活性物 质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作物旺盛生长,提高了作物的抗病 能力。破坏地下虫卵的生存条件,致使无法成虫。同时,保证了植物的营 养平衡,使叶片角质层加厚,纤维含量增加,地上害虫无法食入,所以提 高了抗病虫害的能力。使用本产品可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生理病害有良好的 预防和调节作用。

  5、除臭效果好,无害化及资源化:在本工艺条件下,有益菌群能够迅 速增长繁殖,降解和转化垃圾和污泥中在自然条件下有害及不易分解的物 质,破坏污泥的胶体成分,使其被各类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利用,达到无 害、除臭的效果,原料在高效复合菌群的联合作用下,缩短了发酵时间, 有效地去除污泥及垃圾的臭气,产品基本上无不悦气味。产品在高温发酵 阶段将致病菌及虫卵等基本全部杀死,物料中有害成分及重金属经过微生 物转化,含量大大低于农业部标准。

  6、产品成本低、效益高:本研究利用各类污泥,生活垃圾,及农副产 品废弃物(稻壳、秸秆等)为原料,采用高效有益复合菌群,先进的发酵 工艺,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发酵处理100吨生活垃圾与污泥,将生活垃圾中石块,塑料,玻璃等 杂物去除后,垃圾与污泥两者重量比为4∶6,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及含量为: 有机质35.58%、总氮0.4668%、总磷0.2091%、总钾0.9264%、水份57.7%、 PH值6.9;污泥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有机质52.2%;氮4.19%、磷0.28%、 钾0.968%、水份75.35%、PH值7.0。

  物料预处理:

  由于垃圾中的含氮量偏低,按所述比例混合后的物料中C/N比不能达 到30~35∶1的条件,将适量尿素加入物料中,提高物料的含氮量,调整 所述物料中的C/N比达到30~35∶1的要求。调节物料PH值为6~7,含 水率为50~60%。

  制做第一次发酵用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

  将所需有机物料腐熟菌,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 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分别经过试管培养,不同的菌种采用各自相应的培 养基,培养温度25~35℃,培养时间36~60小时;

  经过试管培养的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 荧光假单孢菌分别转入1000ml摇瓶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转速为 180-220转/分钟,培养时间24-48小时;

  然后,将经过摇瓶培养的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 孢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分别接入种子罐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养时 间24-48小时;

  经过种子罐培养后,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 菌及荧光假单孢菌再分别按体积百分比的5-10%,转入发酵罐培养,培养 温度28-35℃,培养时间24-72小时,发酵罐培养完成后各罐分别镜检,发 酵液菌体达到108个/ml,即可作为第一次发酵用菌悬液;

  将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 菌悬液按1∶1∶1∶1∶1的比例混合,与灭菌麸皮培养基制成有机物料腐熟固 体混合菌剂,镜检活菌数达到108个/g,以备第一次发酵使用。

  制作第二次发酵用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

  将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菌种,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 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分别经过试管培养,不同的菌 种采用各自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温度25-35℃,培养时间36-60小时;

  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啤酒酵 母均分别转入1000ml摇瓶培养,培养温度为28-35℃,转速为180-220转/ 分钟,培养时间24-48小时;

  然后,将经过摇瓶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分别接入种子罐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 养时间24-48小时;

  经过种子罐培养后的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 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液,再分别按体积百分比的5-10%,转入发酵罐 培养,培养温度28-35℃,培养时间20-48小时,培养完成形成菌悬液,各 罐分别镜检,发酵液菌体达108个/ml。

  德氏乳杆菌为液体静止厌氧培养,逐步分级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40~ 60℃,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形成菌悬液,菌体达108个/ml。

  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德氏乳 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悬液按1∶1∶1∶1∶1∶1比例混合形成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

  培养好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按物料总量0.1-1%的干重百分比 例接入垃圾与污泥混合成的物料;将物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后进行第一次发 酵,发酵温度60-70℃,发酵时间为3-10天。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待物料温度降低至20-30℃后,接入有益菌群混合 菌悬液进行第二次发酵,接种量为总物料干重百分比例0.5-2%;调节物料 PH值为6-7、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50-60%;发酵温度控制在45 ℃以下,若温度过高以搅拌形式散热,使有益菌群充分生长繁殖,发酵时 间为3-10天。

  二次发酵后的物料经镜检,有效活菌数达到108个/g,发酵工序结束。

  将发酵好的微生物菌肥以晾晒、风干等方式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到 15%以下;

  用成型机挤压成所需的颗粒状形状;经称重、包装即可成为微生物菌 肥成品。

  复合微生物菌肥成品主要成分指标为:

  有效活菌数108-1010个/g

  有机质25-40%。

  实施例II:

  发酵处理100吨秸秆与污泥,秸秆与污泥以干重计两者比例为4∶6,秸 秆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水分5.5%、粗蛋白5.7%、粗脂肪1.6%,粗纤维29.3%, 无氮浸出物51.3%,粗灰分6.6%,钙、磷微量,PH值6.5;污泥主要成分 及含量为:有机质52.2%;氮4.19%、磷0.28%、钾0.968%、水份75.35%、 PH值7.0。

  物料预处理:

  调节物料PH值为6-7、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50-60%;

  制备第一次发酵用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将所需有机物料腐熟 菌,包括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 等,分别经过试管培养,不同的菌种采用各自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温度25-35 ℃,培养时间36-60小时;

  经过试管培养的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 荧光假单孢菌分别转入1000ml摇瓶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转速为 180-220转/分钟,培养时间24-48小时;

  然后,将经过摇瓶培养的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 孢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分别接入种子罐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养时 间24-48小时;

  经过种子罐培养后,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 菌及荧光假单孢菌再分别按体积百分比的5-10%,转入发酵罐培养,培养 温度28-35℃,培养时间24-72小时,发酵罐培养完成后各罐分别镜检,发 酵液菌体达108-1010个/ml,得到各菌种悬菌液;

  将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荧光假单孢菌 菌悬液按1∶1∶1∶1∶1的比例混合与灭菌麸皮培养基制成有机物料腐熟固体 混合菌剂,镜检活菌数为108-1010个/g,以备第一次发酵使用。

  制作第二次发酵用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选用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促 进作用的菌种,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 菌、德氏乳杆菌和啤酒酵母,将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 菌、胶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分别经过试管培养,不同的菌种采用各自 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温度25-35℃,培养时间36-60小时;

  然后将经试管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 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均分别转入1000ml摇瓶培养,培养温度为28-35℃, 转速为180-220转/分钟,培养时间24-48小时;

  然后,将经过摇瓶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分别接入种子罐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 养时间24-48小时;

  经过种子罐培养后的固氮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钾细菌、啤 酒酵母菌液,再分别按体积百分比的5-10%,转入发酵罐培养,培养温度 28-35℃,培养时间20-48小时,培养完成形成菌悬液,各罐分别镜检,发酵 液菌体达108-1010个/ml;

  德氏乳杆菌为液体静止厌氧培养,逐步分级扩大培养,培养温度为40~ 60℃,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形成菌悬液,菌体达108-1010个/ml。

  圆褐固氮菌、荧光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德氏乳 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悬液按1∶1∶1∶1∶1∶1比例混合形成有益菌群混合菌悬液。

  将培养好有机物料腐熟固体混合菌剂,按物料总量0.1-1%的干重百分 比比例接入秸秆与污泥混合成的物料;将物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后进行第一 次发酵,发酵温度60-70℃,发酵时间为3-10天。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待物料温度降低至20-30℃后,接入有益菌群混合 菌悬液进行第二次发酵,接种量为干重百分比例0.5-2%;调节物料PH值 为6-7、C/N比为30-35∶1、含水率为50-60%;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 若温度过高以搅拌形式散热,使有益菌群充分生长繁殖,发酵时间为3-10 天。

  二次发酵后的物料经镜检,有效活菌数达到108-1010个/g,发酵工序 结束。

  将发酵好的物料以晾晒、风干等方式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到15%以下; 用成型机挤压成所需的颗粒状形状;经称重、包装即可成为微生物菌肥。

  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成分指标为:

  有效活菌数:108-1010个/g

  有机质:25-40%。

  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用垃圾和污泥混合二次发酵工艺生产微生物菌肥 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解和转化垃圾和污泥的有害成分,充分利用其中可 利用的有机成分,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形成高效微生物菌肥。

  该方法制备的微生物菌肥可用作各种土地的肥料,如大田、林地城市 绿化地、废地和贫瘠荒地,可作为育苗、栽培基质,也可作种肥,作追肥, 增进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降低饮用水、地下水和食品中 的硝酸盐含量,改良盐碱地,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土壤适宜的温湿 度条件,肥效长。还可根据污泥菌肥的养分含量、土壤养分状况及植物对 养分的要求,给其中加入一定量化肥,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制成复合 菌肥。

  本发明所涉及的微生物菌肥生产工艺成熟,生产中可选用成熟的工业 化成套设备,处理量大,所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肥效高,其含有的大量有益 菌群,具有固氮能力强、活化磷与钾、刺激作物生长、抑制病害等特点, 可有效延长肥效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处理方法不但可以达到消除生活垃圾、工农业生产有 机废弃物及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并可以为农业提供新型、环保、 高效的微生物菌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 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