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8.08.07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IPC分类号C02F1/7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经格栅体分割成出口腔体、进口腔体和中间腔体,本体的进口腔体管路连接有进水管和臭氧发生器;中间腔体内填充有金属填料;出口腔体上配设有出水管和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并且该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进口腔体相管路连通;运行过程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运行成本较低;采用臭氧催化铁/锌的方法,处理效果稳定,对印染废水中残留的杂环类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包括本体(8),所述的本体(8)经格栅体 (4)分割成出口腔体(1a)、进口腔体(1b)和中间腔体(1c),其特征是:所述本体(8)的进 口腔体(1b)管路连接有进水管(1)和臭氧发生器(2),中间腔体(1c)内填充有金属填料 (5);出口腔体(1a)上配设有出水管(6)和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循 环水泵(3),并且该循环水泵(3)的另一端与进口腔体(1b)相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金属填料(5)为铁基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金属填料(5)为锌基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金属填料(5)为铁基填料和锌基填料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的铁基填料外表上电镀有至少一层铜质金属体,相应地,所述的锌基填 料外表上也电镀有至少一层铜质金属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废水 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金属填料(5)的填装密度范围为0.6吨每立方至1吨每立方。
说明书
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 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废水量大,污染负荷重,印染废水经过常规二级处理后,出水可达到《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出水COD低于100mg/L的排放要求。随着水资源 的日益紧张,印染废水经过二级处理后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回用 于印染工业生产中,将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印染废水经过二级处理后, 废水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已经消耗殆尽,残留的COD中主要是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 物,对于进一步深度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践表明,采用一般生物法,如活性污泥 法或生物膜法,对于此部分残留COD处理效果不佳,难以达到企业所需的中水水质要求, 而简单的化学药剂絮凝法亦难以起到明显效果。采用化学氧化法,如Fenton试剂等, 可以对残留难降解COD起到氧化去除作用,但运行成本过高,企业无法承受。
目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的主要装置专利有:
1、如专利号为ZL0220520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动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 (公告号:CN2538789Y):该装置为一种动态强化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电化学方 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装置的主体为一水平放置的转筒,转筒内的隔板和惰性电极相复合, 石墨板组成的惰性电极等距离安插在隔板的定位条上,并由铜导线连接后引出装置筒 体,在装置筒体外通过碳刷与固定的电极座定时连通,强化铁-碳床的微电解过程。本 装置可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毛、棉、麻、化纤等纺织印染废水和染料废水、难于生化 降解的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发酵废水、含油废水、洗车废水等。。
2、如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08643.0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印染 废水处理方法》(公告号:CN101041532A):提供一种基于膜技术与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技 术相结合,出水达到中水回用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综 合废水调节pH和COD值,将综合废水泵入絮凝罐加入絮凝剂泵入絮凝沉降容器得澄清 液,澄清液泵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得透析液,透析液泵入反渗透分离系统进行 反渗透分离得反渗透透析液回用,浓缩液流入氧化吸附池处理,浓缩液回流入絮凝沉降 处理工序进行二次絮凝沉降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排放。反渗透透析液合格者排放,不 合格者加入Cl02氧化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并用碱液调节pH,于贮存槽中沉淀。反渗透废 水经检测,符合标准后排放。
3、如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67593.3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 和回用的方法》(公告号:CN101041538A):本方法将涤纶织物染整废水通过三元复合无 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共同絮凝处理,再通过过滤技术,并结合生物 处理和臭氧杀菌处理,获得的中水与清水混合,有选择的回用于涤纶织物染整加工过程。 该方法可快速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及COD值,运行成本较低,回用比例较高。
4、如专利申请号为03139857.X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印染废水深度净化回用装置 及方法》(公告号:CN1569694 A):本装置包括有除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曝气池及沉 淀池外,还增设有ClO2氧化池、投药混凝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和纤维球过滤器。采用 生化及物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其中通过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COD及N、P等污染物, 利用ClO2氧化、分解残余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染料,再经投药混凝沉淀以及生物活性炭、 纤维球的过滤进一步净化出水,使印染废水达到工艺回用水质要求。其净化效率高、出 水水质稳定、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运行可靠、操作 便捷、处理效果好及管理方便的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床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催化铁锌 床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经格栅体分割成出口腔体、进口腔体和中间腔体,本体的进 口腔体管路连接有进水管和臭氧发生器;中间腔体内填充有金属填料;出口腔体上配设 有出水管和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并且该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进口 腔体相管路连通。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金属填料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金属填料为铁基填料。
上述金属填料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金属填料为锌基填料。
上述金属填料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上述的金属填料为铁基填料和锌基填料的混合 物。
上述的铁基填料外表上电镀有至少一层铜质金属体,相应地,上述的锌基填料外表 上也电镀有至少一层铜质金属体。
上述的金属填料的填装密度范围为0.6吨每立方至1吨每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该本体经格栅体分割成出口腔体、进口腔 体和中间腔体,本体的进口腔体管路连接有进水管和臭氧发生器;中间腔体内填充有金 属填料;出口腔体上配设有出水管和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并且该 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进口腔体相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运行过程可操作性 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运行成本较低;采用臭氧催化铁/锌的方法,处理效果稳 定,对印染废水中残留的杂环类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