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7.04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3/32; C02F1/44
摘要
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系于集水槽内部收容有废水,使废水可经由集水槽底部集渣过滤器进行杂质的处理,并在集渣过滤器一侧连接管连接有渗透管系统,且使渗透管系统另侧连接的连接管,可供废水流出至排水系统的排水沟渠内,而当废水自集水槽流入于渗透管系统内部时,可由渗透管底部贯穿的多个通孔流出,再利用渗透管系统底部铺设的碎石级配组,提高废水渗入于土壤层内的速度,并进行自然生态循环,以供栽种植被可快速吸收废水及有机物的撷取,以节省浇灌栽种植被的照护,改善空气的品质,且使废水可流入于地下水层内蕴藏,藉此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及地层下陷的问题,并具有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河川水源污染及污水厂处理废水的负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尤指可供废水回收处理并兼具水资源再 利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渗透管系统及排水系统,其中,
该集水槽内部系呈一可供收容废水的中空容置体,而集水槽底部设有可处 理内含的杂质的集渣过滤器,并于集渣过滤器一侧连接有连接管;
该渗透管系统系包括多个间隔排列且呈栅状的管体,于一侧设有可套接于 集水槽连接管的废水分配管,并于废水分配管一侧连接有多个具贯穿通孔的渗 透管,且在各渗透管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废水收集管,而于渗透管系统底部则铺 设有可加速废水渗透的碎石级配组;
该排水系统设有一侧可套接于渗透管系统的废水收集管而供废水流出至排 水沟渠内的连接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槽 连接管设置有可避免废水气体回流以及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第一U型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系 统连接管设置有可避免废水气体回流以及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第二U型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废水分 配管一侧设有套接管,而相对于套接管另侧则设有可连接于渗透管的多个分配 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废水收 集管一侧设有可连接于渗透管的分配管,而相对于分配管的另侧设有套接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渗透碎 石级配组系由筛号4.75mm~19mm之间骨材混合平均搭配所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渗透管 的通孔孔径为小于碎石级配组中骨材的最小筛号设置。
说明书
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尤指可供废水回收处理并兼具 水资源再利用的处理装置,为以绿建材的环保概念为基础,在简易操作、经济 价值与无耗能处理特色下,可轻易运作于各式建筑基地的绿覆地范围,以达到 生活废水的就近方便处理。
背景技术
按,绿色居住生活环境的营造,是各国所提倡的目标,并在高度文明世界 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中国东北部、非洲以及南美洲等地将遭遇缺水 危机,且因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暖化现象,使土壤水分蒸发、大气温度相对 降低及降雨量减少,而进一步增加缺水危机。
中国是世界缺水危机国家之一,最明显为西藏东南的则普冰川、卡青冰川 及青藏高原其它海拔较低地区的冰川,一旦大部分冰川消亡,其下游河流就会 逐渐干涸,最终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而对于水资源的维护 应及早因应,以目前每人每日用水量约一百六十五公升,如果能将排放的生活 废水,缩减至每日用水量的百分之一,再经由土壤渗透至地下水层,一年三百 六十五天,全中国十三亿人口,则使地下水的存量将达二百一十五万立方公尺, 此外,若处理生活废水量为每人用水量的十分之一,流进地下水层,全中国经 由地下水的蓄积,一年即可达到二千一百五十万立方公尺,并透过地下水的蕴 藏,非但不需花费兴建水库的费用,也可避免兴建水库破坏水库环境自然生态, 且对于河川流域的负担与污水处理厂的运转成本都将大幅降低,相对增加环境 区域的适居性和生活成本的减轻,而于丰雨时期,地下水亦可达到平衡地质结 构的稳定,并在气候异常、水库缺水时,地下水可以成为最后一道可汲取的珍 贵水源。
而现有的发明专利相关技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 第02133320.3号的『城镇生活垃圾和废水资源化处置方法』,其处理方 式主要将易腐化物导入沼气池,进行沼气发酵予以能源利用,对于生活废水仍 须进行大型净化场的处理,且处理方式系着重于沼气的利用,对于水资源的再 利用也需耗资甚多的公共建设,包括公共沟渠及净水厂,以达成废水净化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第02147755.8号的『一种废水 的处理方法及设备』,主要处理废水的方式是加入人造试剂和消耗电能来分离废 水中可用的水资源和废弃物;美国专利公告号第4867883号的『Hig h-rate biological waste eater trea tment process using activated slud ge recycle』,该发明主张将高比例的生物性废水,分离出有机、磷、 氮等元素,藉由主动沉淀循环法,撷取废水中有用的元素;美国专利公告号第 5039428号的『Waste water treatment pr o cess using improved recycle of hi gh density sludge』此发明主要在分离废水中的金属元素; 美国专利公告号第4599168号的『Apparatus for tr eatment of waste water having slec tive reclcle control』此发明主张将废水中耗氧物和 甲烷等物体自废水中分离;惟上述习用使用时仍存在诸多缺失,如:其主要用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工业型废水处理或者汲取废水中某一物质,且该装置设备 的兴建与运作多耗资甚巨,并大多仍以一个区域范围为单位,以及对于产出生 活废水基地的单一建筑物为处理单位,而无针对一般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所 做废水再利用设备的发明,如家庭、公司、机关等产生的废水处理,使目前生 活废水的处理,系以单一处理项目,或需繁复、耗资的操作技术作为处理手段, 其推广运作于一般民间生活中,施行性有一定的门槛,仅只能以等待大型污水 处理厂和牺牲河川海域作为稀释处理,均为消耗珍贵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并且忽略一般生活废水可再利用性的利益,实不符合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以及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上的考量。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 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习用的不足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 估及考量,方以从事此行业的多年经验透过不断的构思、修改,始设计出此种 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的发明专利诞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 其使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废水流入于地下水层内蕴藏,并降低废水排放量。
所述废水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集水槽、渗透管系统及排水系统,其中, 该集水槽内部系呈一可供收容废水的中空容置体,而集水槽底部设有可处理废 水内含的杂质的集渣过滤器,并于集渣过滤器一侧连接有连接管;该渗透管系 统系由多个间隔排列且呈栅状的管体所构成,于一侧设有可套接于集水槽连接 管的废水分配管,并于废水分配管一侧连接有多个具贯穿通孔的渗透管,且在 各渗透管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废水收集管,而于渗透管系统底部则铺设有可加速 废水渗透的碎石级配组;该排水系统设有一侧可套接于渗透管系统的废水收集 管而供废水流出至排水沟渠内的连接管。
该集水槽连接管设置有可避免废水气体回流以及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第一U 型管。
该排水系统连接管设置有可避免废水气体回流以及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第二 U型管。
该废水分配管一侧设有套接管,而相对于套接管另侧则设有可连接于渗透 管的多个分配管。
该废水收集管一侧设有可连接于渗透管的分配管,而相对于分配管的另侧 设有套接管。
该渗透碎石级配组系由筛号4.75mm~19mm之间骨材混合平均搭配 所制成。
该渗透管的通孔孔径为小于碎石级配组中骨材的最小筛号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废水可经由集水槽底部集渣过滤器进行杂质的处 理,并在集渣过滤器一侧连接管连接有渗透管系统,且使渗透管系统另一侧连 接的连接管,可供废水流出至排水系统的排水沟渠内,而当废水自集水槽流入 于渗透管系统内部时,可由渗透管底部贯穿的多个通孔流出,再利用渗透管系 统底部铺设的碎石级配组,提高废水渗入于土壤层内的速度,并进行自然生态 循环,以供栽种植被可快速吸收废水及有机物的撷取,以节省浇灌栽种植被的 照护,改善空气的品质,且使废水可流入于地下水层内蕴藏,藉此有效解决水 资源短缺及地层下陷的问题,并达到具有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河川水源污染 及污水厂处理废水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