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3.16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2; C02F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该方法将涤纶织物染整废水通过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共同絮凝处理,再通过过滤技术,并结合生物处理和臭氧杀菌处理,获得的中水与清水混合,有选择的回用于涤纶织物染整加工过程。该方法可快速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及CODcr值,中水质量好,运行成本低,回用比例达到50%以上,并且不影响染色加工织物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涤纶织物染整废水进入高位调节池,进行pH值监测并自动调节;
(2)调节pH值之后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进入絮凝沉淀池,经过复合絮凝 剂脱色净化,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部分进入生物处理池;
(3)在生物处理池中对步骤(2)得到的剩余部分进行生物处理,经过沉淀 之后进行分离,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废水进行气浮或者过滤;
(4)经过气浮或者过滤的剩余废水进行臭氧杀菌,得到中水;
(5)经过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合格的中水进入中水池,被用于 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或企业的日常用水,或者中水与清水混合,混合水被用于 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或企业的日常用水。
所述的沉淀分为两步,涤纶织物染整废水首先在二沉池中进行第一次沉淀, 沉淀下来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处理池;第一次沉淀所得的上层水进入三沉池继续进 行第二次沉淀,并通过自动检测系统进行pH值和COD监测,三沉池分离出来的 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废水进行气浮或者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复合絮凝剂包括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 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Al(III)/Fe(II)/Mg(II)复合无机絮凝 剂、Al(III)/Fe(II)/Ca(II)复合无机絮凝剂、Al(III)/Mg(II)/Ca(II)复合无机絮 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是壳聚糖和壳聚糖改 性产品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壳聚糖改性产品是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壳聚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壳聚糖、二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对水质的要求,以 及现有中水的水质情况,分别控制中水阀和清水阀的开关以及流量,以提供符合 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用水水质要求或符合企业日常用水水质要求的中水或混 合水,对混合水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中 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对中水阀或清水阀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是精练工序、水洗工序、碱减量工序、冷却工 序中的一种或几种。
说明书
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纤染整过程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尤其是一种 用于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染整行业是排放工业废水量较大的部门之一,我国每年排放废水12多 亿立方米,位居工业废水排放量前列。而且染整废水具有色度深、脱色困难,成 分复杂多变,含有机物浓度高,COD值大等特点,往往一家染整企业污染一大片 水域。目前我国染整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平均重复利用率低于10%。
目前,染整废水的处理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 学及电化学处理技术等。生物技术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随 着在工业生长上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改进,已出现了适应多种条件的 工艺流程。但生物技术处理废水,要以废水生物可降解性好为前提。随着化学工 业、染料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染整加工要求的提高,大量新型染整助剂、 染料、整理剂、浆料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染整行业中被广泛采用,致使染整 废水成分越来越复杂多变,染整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已变得越来越差,因而传统 生化技术处理染整废水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部分染整厂利用生物法、絮凝法、活性炭吸附、 阳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组合处理染整废水,以期实现染整废水的部分回用。如采 用活性污泥法、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法,以及A/O法处理染整废水,用以实 现染整废水部分回用。但这些处理技术中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入 多,运行成本偏高,不太适合于区域分散的中小企业。光催化脱色染整废水也取 得了较大研究进展,对提高染整废水回用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此类技术需特殊 设备,而且耗电量大,效率低,不适合较大处理量的情况。也有采用PACS絮凝 剂混凝/砂滤短流程工艺和一级混凝/煤渣过滤法处理分散类染整废水,但此类工 艺适用面较窄,表现出较大局限性。
物理处理技术作为染整废水等工业废水的一种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研究 和应用,其主要有吸附、化学絮凝等。将絮凝和过滤或者气浮技术结合,可快速 去除染整废水中色度及CODcr值,而且处理流程短,成本低,效果明显。但目前 大部分絮凝剂对染整废水中CODcr值去除率不高(一般仅为40-60%左右),因而 对高浓度、高色度、高CODcr值染整废水净化处理,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且出 水不稳定,不能用于回用。
导致目前染整废水回用率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染整加工不同工序对水质的 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别,而人们对如何控制中水质量,获得的中水可以用于哪些染 整加工工序,而不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染整废水回用率较低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深度净化、回用率高的用于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涤纶织物染整废水处理和回 用的方法,其方法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涤纶织物染整废水进入高位调节池,进行pH值监测并自动调节;
(2)调节pH值之后的涤纶织物染整废水进入絮凝沉淀池,经过复合絮凝 剂脱色净化,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部分进入生物处理池;
(3)在生物处理池中对步骤(2)得到的剩余部分进行生物处理,经过沉淀 之后进行分离,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废水进行气浮或者过滤;
(4)经过气浮或者过滤的剩余废水进行臭氧杀菌,得到中水;
(5)经过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合格的中水进入中水池,被用于 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或企业的日常用水,或者中水与清水混合,混合水被用于 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或企业的日常用水。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絮凝剂包括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复 合絮凝剂。
本发明所述的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Al(III)/Fe(II)/Mg(II)复合无 机絮凝剂、Al(III)/Fe(II)/Ca(II)复合无机絮凝剂、Al(III)/Mg(II)/Ca(II)复合 无机絮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是壳聚糖和壳 聚糖改性产品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改性产品是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壳聚糖、二甲基二烯丙基 氯化铵接枝共聚壳聚糖、二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对水质的 要求,以及现有中水的水质情况,分别控制中水阀和清水阀的开关以及流量,以 提供符合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用水水质要求或符合企业日常用水水质要求的 中水或混合水,对混合水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中水回用自动控制 系统,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对中水阀或清水阀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沉淀分为两步,涤纶织物染整废水首先在二沉池中进行第一次 沉淀,沉淀下来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处理池;第一次沉淀所得的上层水进入三沉池 继续进行第二次沉淀,并通过自动检测系统进行pH值和COD监测,三沉池分离 出来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剩余废水进行气浮或者过滤。
本发明所述的涤纶织物染整加工工序是精练工序、水洗工序、碱减量工序、 冷却工序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针对涤纶织物染整加工企业的染 整废水的特点,通过三元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协同絮 凝处理,在通过过滤技术,并结合生物处理和臭氧杀菌处理,获得高质量的中水。 (2)对中水进行臭氧杀菌,防止中水使用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存在而引发的发 臭,避免对环境和产品质量的影响。(3)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中水的质量 和染整加工不同工序对水质的要求自动调节中水和清水的比例,在不影响染整产 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中水回用率,回用比例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