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0 10:50:58

  申请日2007.10.10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一种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步骤为:a)将含水率为35%~37%的干污泥塑型处理成圆柱型颗粒的干污泥A和条块型的干污泥B,并烘干至其含水率下降到20~25%;b)将步骤a制备的干污泥A和干污泥B按质量比为8~10∶1的比例混合制成返混干污泥;c)步骤b的返混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返混干污泥占总物料的质量25~35%,每周翻抛3~7次,通风供氧,保持45~60℃,至含水量达35~37%,进行制肥、焚烧等下一步处置。本发明通过返混不同形状的干污泥A与B,可以起到改善污泥空间结构、缩短预处理周期的目的;预处理终产物干污泥为团粒结构,更加有利于制肥和焚烧等进一步处置的进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a)将含水率为35%~37%的干污泥塑型处理成圆柱型颗粒的干污泥A 和条块型的干污泥B,并烘干至其含水率下降到20~25%;

  b)将步骤a制备的干污泥A和干污泥B按质量比为8~10∶1的比例混 合制成返混干污泥;

  c)步骤b的返混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返混干污泥占总物料的质量 25~35%,每周翻抛3~7次,通风供氧,保持45-60℃,至含水量达35~3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其中,步骤a 中的干污泥由步骤c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其中,圆柱型 颗粒的底面直径8mm,高8~10mm;条块型的长×宽×高为15~20mm× 15~20mm×40~50mm。

  说明书

  污泥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属于污泥处理范畴,特别是一种污泥生物预处 理技术中的返混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857年英国伦敦建立第一个污水处理厂以来,世界污水处理业迅 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而随之产生的污泥量也越来越庞大, 其处理处置问题成为了全球城市市政管理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不能妥善 处理将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是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目前比较 成熟的工艺一般采用填埋、焚烧及农用,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降低污 泥含水量都是必须解决的前提。

  生物预处理就是一种污泥脱水的生物方法,它主要利用生物发酵,降 解有机质产生热量,使污泥升温,最终达到污泥脱水的目的。通过生物预 处理可以使出厂污泥含水量大、粘度大、性质不稳定且含有大量病原物等 负面特性得到显著改善。由于污泥脱水过程中含水率由65%降到40%需要 的能力最多,而生物脱水的能源全部来自生物能,可以大大减少了能源消 耗,而且通过生物作用污泥有机成分腐熟,更加适合农用,这是生物预处 理的优势。

  一般出厂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而且粘度大,需要一些添加剂来调 节污泥含水率、改善污泥空间结构,使之达到生物发酵的要求。目前实际 生产中采用的添加剂大部分为木屑、秸秆等,这种添加剂用量大、成本高、 来源受地区、季节限制,且主要成分多为木质素、纤维素,这将延长处理 周期,直接加大处理成本,为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主要 步骤如下:

  a)将含水率为35%~37%的干污泥塑型处理成圆柱型颗粒的干污泥A 和条块型的干污泥B,并烘干至其含水率下降到20~25%;

  b)将步骤a制备的干污泥A和干污泥B按质量比为8~10∶1的比例混 合制成返混干污泥;

  c)步骤b的返混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返混干污泥占总物料的质量 25~35%,每周翻抛3~7次,通风供氧,保持45-60℃,至含水量达35~37%。

  所述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干污泥由步骤 c制得。

  所述污泥生物预处理中的返混方法,其中,圆柱型颗粒的底面直径 8mm,高8~10mm;条块型的长×宽×高为15~20mm×15~20mm× 40~50mm。

  本发明的特点如下:

  1、一般污泥好氧生物处理需要调理剂来降低污泥水分、黏度,以达 到发酵条件。目前实际生产中采用的调理剂大部分为木屑、秸秆等,这种 添加剂用量大、成本高、来源受地区、季节等条件限制,且其主要成分多 为木质素、纤维素,这将延长处理周期,加大处理成本,为生产带来诸多 不便。本发明中生物预处理采用的添调理剂全部为返混污泥粒,自给自足, 循环使用,而且容易降解,可以降低处理成本,缩短处理周期,弥补上述 调理剂的不足。

  2、在本发明中,根据作用的不同,干污泥被塑型成A、B两种形状 不同的干污泥,其中A为颗粒,起到凝结核的作用,返混时以其为核心将 湿污泥附着其上,形成比表面积大的团粒结构,这样仅外部湿污泥需要干 燥,可以加快脱水和发酵进程;B为条块,作用为通风架构、改善污泥空 间结构,提高供氧效率,这样在生物预处理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好氧微生物 的活性。

  3、干污泥返混生物预处理的方式中,能源全部来自于生物能,降低 了能耗。在处理过程中,48小时内堆体温度升到60℃以上,并能保持3~5 天,全部生物预处理周期为14~16天,处理结束后污泥含水率下降到 35~37%,有机质降解30~50%,质量减少4~5倍,充分实现了污泥处理的 减容、减重、脱水的目的,缓解了污泥最终处置的压力。

  4、根据本发明返混干污泥的特点,生物预处理采用强制通风与翻抛 相结合的好氧发酵模式。进料湿污泥通过翻抛与返混干污泥充分混匀,并 以其为凝结核,通过翻抛、脱水,形成团粒结构,这种结构对污泥的进一 步处理尤其是焚烧和制肥十分有利;对焚烧来说,团粒结构可以提高焚烧 效率,减少焚烧炉损耗;对制肥来,团粒结构更便于肥料施用及进一步处 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