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1.05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8; C02F1/66; C02F103/38; C02F1/72; C02F3/02; C02F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生产中废水的处理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绿矾和酸去除废水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硫化物;利用压缩空气将残余的乙炔进一步脱除;再与来自生产车间的有机废水混合,再加入水解酸化细菌进行水解酸化,将废水中的不易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最后将水解酸化的废水进一步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达到去除COD目的。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先将电石废水初步物化处理,再与有机废水一起进行生化处理,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合厂内直接处理,并达到排效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氯乙烯生产中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电石渣浆废水在集水池中静沉,将大部分氢氯化钙沉淀出来, 得到含Ca(OH)2、S2-、微量SS、CL、NaClO-和磷化物的第一次上清液;
第二步:将上述第一次上清液送冷却塔冷却至30℃左右,加入绿矾进行反 应,生成FeS和Fe(OH)2,同时加盐酸调节PH值为7左右,去除废水对微生物 有抑制作用的硫化物得到第二次上清液;
第三步:在第二次上清液中吹入压缩空气,利用乙炔沸点低的特点将残余 的乙炔进一步脱除,同时空气中的氧将Fe(OH)2氧化及Fe(OH)3,将FeS氧 化成Fe2O3和单质硫,从而使废水中COD浓度降至300mg/L,不再含有对微生物 有明显抑制的物质,送入沉淀池;
第四步:经沉淀后去除污泥得到第三次清液,第三次清液与来自生产车间 的有机废水混合,再加入水解酸化细菌进行水解酸化,将废水中的不易降解的 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第五步:将水解酸化的废水进一步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好氧生物的新 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达到去除COD目的,生化处理过的废 水再进行沉淀得到第四次清液,达到排效标准。
说明书
聚氯乙烯生产中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是聚氯乙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氯乙烯在国内普遍采用电石法生产。该方法虽然污染少但仍不可避 免的排出一定量的以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电石渣浆废水,因该类废水碱性大、 COD高(达800mg/L),是三废处理的难点。目前还没有直接在厂内处理的简易 有效办法。
另外在聚氯乙烯生产中还产生相当量的有机废水,这类废水中含有大量有 机物的助剂和氯乙烯单体。经微生物培养试验,可产生处理该类废水的菌株, 因此可利用生物作用来降低废水中的COD。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综合考虑聚氯乙烯生产中电石废水和有机废水的特点,提出一种对 这两类废水一起进行生化处理的简易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第一步:将电石渣浆废水在集水池中静沉,将大部分氢氯化钙沉淀出来, 得到含Ca(OH)2、S2-、微量SS、CL、NaClO-和磷化物等的第一次上清液。
第二步:将上述第一次上清液送冷却塔冷却至30℃左右,加入绿矾进行反 应,生成FeS和Fe(OH)2,同时加盐酸调节PH值为7左右,去除废水对微生物 有抑制作用的硫化物得到第二次上清液。
第三步:在第二次上清液中吹入压缩空气,利用乙炔沸点低的特点将残余 的乙炔进一步脱除,同时空气中的氧将Fe(OH)2氧化及Fe(OH)3,将FeS氧 化成Fe2O3和单质硫,从而使废水中COD浓度降至300mg/L,不再含有对微生物 有明显抑制的物质,送入沉淀池。
第四步:经沉淀后去除污泥得到第三次清液,第三次清液与来自生产车间 的有机废水混合,再加入水解酸化细菌进行水解酸化,将废水中的不易降解的 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第五步:将水解酸化的废水进一步进行生物好氧处理,利用好氧生物的新 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达到去除COD目的,生化处理过的废 水再进行沉淀得到第四次清液,达到排效标准。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先将电石废水初步物化处理,再与有机废水一起进 行生化处理,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合厂内直接处理,并达到排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