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1.09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它包括第一反应发生器(1)及第二反应发生器(2);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1)经第一出料口(5)与第二反应发生器(2)相通;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1)包括第一传动电机(9)、壳体(8)及配于壳体(8)内的螺旋送料机构(7);所述第一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螺旋送料机构(7)的中轴(10)配接;第二反应发生器(2)包括第二传动电机(11)、机壳(12)及配于机壳(12)内的搅拌机构(13);所述第二传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搅拌机构(13)的搅拌轴(14)配接。本实用新型设备整体功耗低,环保效能显著,运行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有进料口 (4)的第一反应发生器(1)及配有第二出料口(6)的第二反应发 生器(2);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1)经第一出料口(5)与第二反应 发生器(2)相通;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1)包括第一传动电机(9)、 壳体(8)及配于壳体(8)内的螺旋送料机构(7);所述第一传动电 机(9)的输出轴与螺旋送料机构(7)的中轴(10)配接;第二反应 发生器(2)包括第二传动电机(11)、机壳(12)及配于机壳(12) 内的搅拌机构(13);所述第二传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搅拌机构 (13)的搅拌轴(14)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还设有送风装置(3);所述送风装置(3)的输出端与第二反 应发生器(2)相通;所述第二反应发生器(2)的一端配有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还配有制冷机(16)及热交换储罐(17);所述送风装置(3) 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储罐(17)的入气口(18)相通;所述热交换储罐 (17)的出气口(19)经输配管路(20)与第二反应发生器(2)相 通;在所述热交换储罐(17)内设有热交换管(21);所述制冷机(16) 的输配端口与热交换管(21)的端口(211、212)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 特征在于:还设有冷凝器(22);在所述冷凝器(22)内装有过滤介 质(23);所述出口(15)经废气输送管路(24)与过滤介质(23) 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过滤介质(23)内设有废气排气管(25);所述废气排气 管(25)与废气输送管路(24)的端部相通;在所述废气排气管(25) 上设有排气孔(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冷凝器(22)内还设有液位计(27)。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1)及第二反应发生器(2) 的仰角a=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第二反应发生器(2)内配有扰动配送管(28);所述扰 动配送管(28)的端口与输配管路(20)的端口相通;在所述扰动配 送管(28)上设有喷吹口。
说明书
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无害化污泥 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伴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产生的,随着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建设,其 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现有污泥的处理,一般是将污泥水抽到滤槽,除去水分, 再用挤压方式,对浆状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去除,使污泥成块状,然后把块状 的污泥运至适当地点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处理污泥的办法主要有填埋法、焚 烧法和堆肥法。填埋法占地面积大,而且基于环境因素还需对填埋地点进行防 渗处理,上述方式易对地下水及周围空气造成污染,资源也不能回收利用。焚 烧法需专用焚烧炉,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且还易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堆肥法虽可保证资源的有限利用,但其同样会产生二次污染。
在污泥处理设备方面,也有相关文献报道,但上述设备因其结构复杂,运 行成本高,整体设备功耗高,环保效能低等原因而很难大面积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备整体功耗低,环 保效能显著,运行成本低廉的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低能耗无害化污泥处理系统,包括配有进料口的第一反应发生器及配有第 二出料口的第二反应发生器;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经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反应发 生器相通;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包括第一传动电机、壳体及配于壳体内的螺旋 送料机构;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送料机构的中轴配接;第二反应 发生器包括第二传动电机、机壳及配于机壳内的搅拌机构;所述第二传动电机 的输出轴与搅拌机构的搅拌轴配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输出 端与第二反应发生器相通;所述第二反应发生器的一端配有出口。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配有制冷机及热交换储罐;所述送 风装置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储罐的入气口相通;所述热交换储罐的出气口经输配 管路与第二反应发生器相通;在所述热交换储罐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制冷机 的输配端口与热交换管的端口相接。
另外,为增加环保效能,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冷凝器;在所述冷凝器内装 有过滤介质;所述出口经废气输送管路与过滤介质相通。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介质内设有废气排气管;所述废气排气管与废 气输送管路的端部相通;在所述废气排气管上设有排气孔。
再次,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冷凝器内还可设有液位计。
为增加系统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反应发生器及第二反应发生器 的仰角a=30°。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二反应发生器内可配有扰动配送管;所述扰动配送管 的端口与输配管路的端口相通;在所述扰动配送管上设有喷吹口。
本实用新型设备整体功耗低,环保效能显著,运行成本低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污泥加生石灰的基本处理工艺,没有任何加温耗能的过 程,系统温度和压力的升高是由于污泥与生石灰的化学反应实现的,所需电能 用于物料的搅拌、气体吹入和特殊时期的制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能耗极低, 同时因为采用高低温湿度交换的高能风干燥技术,使本实用新型干燥效率进一 步提高,从而降低了整个设备的运行成本。
2、污泥加生石灰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高效率脱水,而且在系统达到的高温、 高压、高碱性的环境下能杀死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钝 化,得到无害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可以再利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本实用新型所 生成的产品可用于水泥、公路、燃料、脱硫等行业,因此也更符合国家的直接 填埋要求。
3、本实用新型从污泥与生石灰的多级反应工艺路线入手,通过相应的结构 设计提高了脱水\杀菌\重金属钝化效率,降低了整体设备的功耗。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高能冷风干燥法,解决了物料的多级干燥效率和搅 拌效率。完成一次脱水等化学反应后的带一定温度的物料,在进行二次化学反应 后,采用高能冷风进行迅速冷却的方法进行三次脱水,使其得到含水率更低的的 块状土质,或者细小的颗粒产品,该工艺能达到:填加5%的生石灰达到填加10% 以上的生石灰的脱水效果,减少了生石灰的使用量,使其处理污泥的单位成本 更低,污泥减量效果更好,环保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可采用楔式搅拌浆,搅拌过程中为防止搅拌死区, 可采用扰动装置,即扰动配送管28。该装置具有两方面的作用:(1)可以将外 部高能气体引入搅拌器,提高水分交换的效率。(2)高能气体进入搅拌器时, 可以将搅拌器死区中物料吹散,提高搅拌效率。
6、本实用新型采用高能冷风生成器,来提高物料的水分交换效率,从而提 高脱水干燥效率。当外界温度较高时(>20℃)采用制冷机为高能风制冷,当外界 温度较低时(≤20℃),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时,直接用大气制冷降温,产生高能 冷风。
7、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反应器(搅拌器)采用倾斜式安装,并可设有罐体倾斜 重力卸料口,物料在排出和搅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物料下滑,从而使高含水 气体可以顺利逸出脱水,同时物料处理达到要求后可以自动沉积在底部,不损失 能耗就可以顺利排出。
8、本实用新型全程密封,避免了二次污染和气味的扩散。
9、本实用新型可采用PLC对系统的温度,压力,含水率,气体冷凝器,搅拌 器料位,进行监控,以及所有应用电器的自动控制,可以方便地进行DCS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