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2.02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IPC分类号H01M8/16; C02F3/34; H01M4/94; H01M4/92; H01M4/9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单极室的电池结构,采用多孔石墨培养、富集微生物作为生物阳极,阴极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与负载有铂金属的碳布相结合。阳极置于电极室溶液中,阴极置于电极室的开口端,外侧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有机废水,使废水的COD降解率达75%以上,同时回收部分能源,具有制备成本低、运作效率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池为单极室,其特征在 于:阳极位于极室中,阴极位于极室的出口处,外侧直接暴露于空气 中;其中所述的阳极是多孔石墨电极,其上面固定有从深水或污水处 理厂采集的污泥进行厌氧和电极通电培养的产电微生物;其中所述的 阴极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与负载有0.3-0.8mg/cm2Pt催化剂的碳布通 过添加少量粘结剂热压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 征在于:电池室下端出水口装配有泵及阀门,用于调节废水在电池室 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说明书
处理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微 生物燃料电池,该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处理废水的同时进行发电,回收 能源。
背景技术
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 有机物,并将其转换成为电能的装置,在处理废水的同时进行发电, 回收能源。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未能大规模应用, 其主要原因是产电效率较低,必须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提高。
绝大多数微生物由于细胞外层含有一层不导电的细胞膜,阻碍 了由催化底物所产生的电子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中心传递到电极上。 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加入有机物小分子物质到电极上来作为 电子传递介质。这一方法也引起一些不良效果,主要是作为电子传递 介质的小分子有机物质容易从电极中泄漏到溶液,造成微生物催化电 极性能降低甚至失效。另一方面是造成新的污染同时也加大了微生物 燃料电池的制备及运作成本。
研究已经证明还原铁的微生物由于外细胞膜连接细胞色素,细 胞色素能起到细胞内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传递作用,将微生物催化有 机物氧化所产生的电子直接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中心传递到电子表 面,而无须加入其它介质,这也指明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的发展 方向。
微生物燃料电池大多引用化学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关键材料,质 子交换膜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由于其价格昂贵,且在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溶液环境中使用,容易被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污染及 阻塞,寻找其价格便宜,更好机械性能的代替物或采用无膜式的电池 结构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的另一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要实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实用化,必须解决两大问 题,一是要采用能直接进行电子传递的产电微生物,二是要开发新的 和改进现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所采用的电极材料和电极结构,使其降 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单极室微生物燃料电 池,该微生物燃料电池所采用的电极材料和电极结构,成本低、性能 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 电池,电池为单极室,其特征在于:阳极位于极室中,阴极位于极室 的出口处,外侧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其中所述的阳极是多孔石墨电极, 其上面固定有从深水或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污泥进行厌氧和电极通电 培养的产电微生物;其中所述的阴极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与负载有 0.5mg/cm2Pt催化剂的碳布通过添加少量粘结剂热压而形成。
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池室下端出水口装配有泵及阀门, 用于调节废水在电池室内的水力停留。
该电池含有一个经修饰的多孔石墨电极作阳极、将深水或污水处 理厂采集的污泥进行厌氧和电极通电培养,所得到的异化金属还原菌 类微生物直接固定于该石墨电极上,阴极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与负载有 0.3-0.8mg/cm2Pt催化剂的碳布通过添加少量粘结剂热压而形成阴 极。阳极位于电池室里面,厌氧环境,阴极位于电池室的出口处、直 接与空气相接触,通过控制废水在电池室中的停留时间而达到COD降 解程度。
该发明的一个特点是采用多孔石墨电极,将深水或污水处理厂采 集的污泥进行厌氧和电极通电培养,并将这些培养得到的产电微生物 直接固定于石墨电极上,不必添加电子传递介体材料,微生物与电极 间能够进行直接电子传递。
该发明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现已商业化应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代 替传统的燃料电池常用的质子交换膜,其优点在于能较大程度地降低 膜的成本;另一优点是阳离子交换膜比质子交换膜有较好的机械性 能,更适合于在液相中使用,便于清洗,防止微生物代谢产物将膜污 染和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