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水处理的生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3 16:02:15

  申请日2009.02.04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12; C02F1/52

  摘要

  一种生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好氧曝气区,位于生化处理装置的中部;生化处理装置内部的一侧倾斜地向下设有一回流导流板,形成一混合液回流区;该回流导流板的上端低于好氧曝气区的水面,该回流导流板的下端设有一混合液回流缝与好氧曝气区连通;回流导流板与生化处理装置侧壁之间,倾斜向下地设置有一污泥区隔板,形成一污泥浓缩区;该污泥区隔板的上端与沉淀区隔板相连,该污泥区隔板的下端设有一污泥回流缝与好氧曝气区连通;污泥浓缩区的上方有一固液分离区,该固液分离区的上方形成一清水区,位于该清水区上方设有集水装置;生化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曝气器,该曝气器连接一进气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化处理装置,是集气、液、固三相分离于一体的装置,该 生化处理装置为一容器,其内部装填有活性污泥或可流动的生物填料载 体,内部包括有:

  斜板分离区,由沉淀区隔板围成,或者由沉淀区隔板和生化装置的侧 壁围成;该斜板分离区位于生化处理装置的中央区域,或位于生化处理装 置的一侧,或位于生化处理装置的周边;

  好氧曝气区,在生化处理装置内除去沉淀区隔板和污泥区隔板所包围 的区域以外的空间全部均是好氧曝气区;

  回流导流板与生化处理装置侧壁之间,斜板分离区的下方设置有一污 泥区隔板,形成一污泥浓缩区;该污泥区隔板的下端设有一污泥回流缝与 好氧曝气区连通;

  在污泥浓缩区的上方设置有分离斜板,该斜板分离区形成一固液分离 区,该分离斜板的上方形成一清水区,位于该清水区上方设有出水集水装 置;

  生化处理装置内部的好氧曝气区和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一沉淀区隔 板,沉淀区隔板高出水面;

  在好氧区与沉淀区隔板之间设有回流导流板,沉淀区隔板与回流导流 板之间为混合液回流区;该回流导流板的上端低于好氧曝气区的水面,该 回流导流板的下端设有一混合液回流缝与好氧曝气区连通;

  生化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曝气器,该曝气器连接一进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生化处理装置为圆形、 矩形或者廊道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可流动的生物载体为 生物活性碳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回流导流板和污泥区 隔板均为钢、PVC、ABS、玻璃钢或混凝土浇筑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污泥回流缝对应于混 合液回流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清水区的出水集水为 溢流堰或淹没式集水系统,淹没式集水系统采用对称同程式设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沉淀区隔板高出水面 0.2~0.6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该回流导流板的上端 低于好氧曝气区的水面0.2~2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装置,其中,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 微孔曝气管或穿孔管。

  说明书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 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废水的深度处理,以满足更严 格排放要求和实现废水资源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都提 出了明确的标准。比如国家最新颁布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0-2007对再生水作为冷却循环水的补充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 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要求小于30mg/l,生物需氧 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要求小于5mg/l;一些地方对废水的 COD排放标准由原来的300mg/l提高到100mg/l。面对废水处理的水质 不断提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生化处理单元的效率和水质、降低工程投资已 经成为当今生化处理的热点,通过生化单元的改进,可以在出水较低的C OD或BOD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处理效率,降低后续深度处理的成本和投 资。

  废水生化处理节能也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常规的活性污泥法都需 要专门的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设备,这会增加占地和建设费 用,污泥的回流需要耗能,增加了运行费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工艺虽然没有污泥回流和 专门的二沉池,但是生化池是间歇运行,生化池的利用效率低也是一个重 要的缺陷。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早就提出过生化曝气池和二沉池合建的形式,其演 变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各种形式的氧化沟技术都具有生化池和沉淀池兼 用的特点,各种流行的SBR工艺也是生化池兼作沉淀池,这些工艺目前 在普遍使用,对于处理后的水满足达标排放完全没问题,运行效果稳定, 这些工艺的主要特点是设计负荷低,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生化 池的利用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提高处理出水水质满足更高的处 理要求,那势必要设计更低的负荷,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更大的占地面 积。在实际当中人们经常为获得更高的出水水质,往往在活性污泥法之后 串接曝气生物滤池等类似生物膜法的技术,由于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大都 是固定生长在载体的表面,营养基质和氧的传递效率较低,因此膜法的深 度处理效率也是很低的,也有人为兼顾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开发 了生物流化床技术,该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在于获得更高的处理负荷, 在废水的深度处理方面研究和应用较少。

  在提高生化处理单元效率和减少运行能耗方面人们也开发了一些小 型的活性污泥内循环工艺,基本都是单级处理工艺,一般都是满足达标排 放的要求。

  现有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在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各自都有 适用的范围,以往废水处理的目标大都是以满足达标排放为主要目的,因 此各种技术的差异不是太大,现有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是各种活性污 泥法和各种生物膜法,如:普通活性污泥法、A2/O法、氧化沟工艺、SBR 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曝气生物滤池等技术,这些工艺都存在占地面 积大、处理负荷低、运行能耗高的问题。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废水处理再生 回用,特别是再生水在工业领域的回用对再生水质提出了更高的处理要 求,对废水COD的处理最经济的方法还是通过生化处理的方式去除,任 何通过增加物化处理环节去除COD的方法都是不经济的,但是现有的处 理技术工艺要将COD降到很低的水平其处理负荷要更低、水力停留时间 要更长,这必然会增加工程的造价,也是不经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化处理装置,将生化处 理单元与泥水分离单元合成一体,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和工程造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生化处理装置,是集气、液、固三相 分离于一体的装置,该生化处理装置为一容器,其内部装填有活性污泥或 可流动的生物填料载体,内部包括有:

  斜板分离区,由沉淀区隔板围成,或者由沉淀区隔板和生化装置的侧 壁围成,该斜板分离区可以位于生化处理装置的中央区域,也可以位于 生化处理装置的一侧,或者位于生化处理装置的周边;

  生化处理装置可以是圆形、矩形或者是廊道式结构;

  好氧曝气区,在生化处理装置内除去沉淀区隔板和回流导流板所包围 的区域以外的空间全部都是好氧曝气区。

  生化处理装置内部,在斜板分离区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回流导流板,形 成一混合液回流区;该回流导流板的上端低于好氧曝气区的水面,该回流 导流板的下端设有一混合液回流缝与好氧曝气区连通;

  斜板分离区的下方设置有一污泥区隔板,与生化处理装置侧壁之间形 成一污泥浓缩区;沉淀区隔板的上端高于好氧曝气区的水面,污泥区隔板 的下端设有一污泥回流缝与好氧曝气区连通;该污泥回流缝对应于混合液 回流缝。

  在污泥浓缩区上部是斜板分离区,该斜板分离区的上方形成一清水 区,位于该清水区上设有出水集水装置,该集水装置可以是溢流堰形式, 也可以是潜没出水的形式,潜没出水采用对称同程式设计。

  每一个集水口的水进入集水器后都经过相同的路径离开生化处理装 置。

  生化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曝气器,该曝气器连接一进气管。

  本发明的生化处理装置可采用串联方式联用,使出水COD降到很低 的水平,同时还能使整个生化处理系统能保持较高的处理负荷,即时进水 COD不断变化,而最终出水也能保持很高的质量,而且投资较常规的中 水回用系统相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