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及热盐水处理法制备毛叶山桐子食用植物油

发布时间:2018-12-3 13:20:59

  申请日2010.12.10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IPC分类号C11B3/00; C11B3/04; A23D9/02; C11B3/10; C11B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毛叶山桐子毛油制备食用植物油的方法,属于食品领域。该技术包括毛油的脱胶、固定化酶降酸、碱炼水洗、热盐水脱苦、真空脱臭。其特征在于利用固定化酶处理脱胶油,以降低酸值、减少用碱量和形成的皂脚量;利用热盐水处理碱炼油脱除油中苦味素,脱除彻底,节省脱除时间及用水量,最终获得高质量的食用植物油;同时,该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环保,在毛叶山桐子食用油生产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定化酶及热盐水处理法制备毛叶山桐子食用植物油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毛油加热至60℃,加入油量0.2%的85%的磷酸,水浴保温,60rpm 搅拌15min脱胶,得脱胶油;

  2).在上述脱胶油中加入5-10%的固定化脂肪酶制剂及适量甘油,在 1200Pa的真空度条件下,以200rpm保温55-60℃搅拌7-9h后过滤杂质沉淀, 得酶处理油;

  3).将上述酶处理油升温到60-65℃,加入超量碱0.1-0.5%的12°Be′NaOH, 140rpm搅拌1-1.5h,得碱炼油;

  4).将上述碱炼油水浴加热到80℃,静置4h移取上层清油弃去皂脚,得碱炼 去皂油;

  5).在上述80℃的去皂油中加入10-15%、浓度为1-3%的热盐水并搅拌,水 洗至中性,静置0.5h放出下层废水,得无苦味的水洗油脂;

  6).将上述水洗油脂转入真空锅,在真空度99kPa、温度90℃条件下脱水至 无水汽,得脱水油;

  7).将上述脱水油加热到100-110℃,加入2.5-3.0%的活性白土搅拌脱色 25-30min,将油冷却到70℃,用200目滤布滤掉白土,得脱色油;

  8).将上述脱色油转入脱臭锅内,在真空度266-1330Pa、温度170-220℃ 条件下持续脱臭1-2h后得脱臭油,将脱臭油冷却到70℃,破真空,进行安全、 精细过滤后,得精炼浅黄色的毛叶山桐子食用油。

  说明书

  固定化酶及热盐水处理法制备毛叶山桐子食用植物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毛叶山桐子毛油为原料生产食用植物油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品种,具有分布广泛,对土壤、气候等要求 不高,适应性较强的特点,适合于低质地、荒坡、滩涂,山地种植,具有“易栽培、易推 广、易普及”的特点。同时,其果实含油量较高,是一种高产、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 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据资料报道:毛叶山桐子产果期长达70-100年,果实含 油率高,单株产油可达200-300kg,尤其是其油质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2%以上,并富含亚油 酸(高达68~80%)和维生素E,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油料作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毛叶 山桐子,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其产物还可以用于加工特种食用油或营养保健油, 达到在不占用耕地面积的基础上,代替良田作物生产优质植物油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加我 国优质食用植物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局面的效果。但是, 经测定,毛叶山桐子毛油酸值较高,油味苦涩,需精练后才能食用。因此,采取先进合理 的生产工艺对其毛油进行精练,以实现有效开发毛叶山桐子油,增加国内食用植物油的自 给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之一,它将给种植农户和企业带来较高的生产附加值和经济 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专利是针对毛叶山桐子毛油为原料,在常规植物油生产的精练过程中采用酶法降 酸和盐水脱苦技术制备毛叶山桐子食用油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毛叶山桐子毛油制备食用植物油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毛叶山 桐子毛油精炼成食用植物油,通过解决其高酸值和具有苦涩味的问题,达到了我国食用植 物油的要求,并且其对设备要求低,生产条件温和、工艺可操作强,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该方案主要包括毛油脱胶、酶法降酸、碱 炼水洗、脱色脱臭及过滤等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

  1.将毛油加热至60℃,加入油量0.2%的85%的磷酸,水浴保温,60rpm搅拌15min 脱胶,得脱胶油

  2.在脱胶油中加入5-10%的固定化脂肪酶制剂及适量甘油,以200rpm保温55-60℃ 搅拌7-9h,并保持1200Pa的真空度;反应后过滤杂质沉淀,得酶处理油。

  3.将酶处理油升温到60-65℃,加入超量碱0.1-0.5%12°Be′NaOH,140rpm搅拌 1-1.5h,得碱炼油。

  4.将碱炼油水浴加热到80℃,静置4h移取上层清油弃去皂脚,得碱炼去皂油。

  5.在80℃的去皂油中加入10-15%浓度为1-3%的热盐水并搅拌,水洗至中性,静置 0.5h放出下层废水,得无苦味的水洗油脂。

  6.将水洗油转入真空锅,在真空度99kPa、温度90℃条件下脱水至无水汽,得脱水油。

  7.将脱水油加热到100-110℃,加入2.5-3.0%活性白土搅拌脱色25-30min,将油冷却 到70℃,用200目滤布滤掉白土,得脱色油。

  8.将脱色油转入脱臭锅内,在真空度266-1330Pa、温度170-220℃下持续脱臭1-2h后 得脱臭油,将脱臭油冷却到70℃,破真空,进行安全、精细过滤后,得精炼浅黄色的毛叶 山桐子食用油。

  本发明提供的毛叶山桐子毛油精练方法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利用毛叶山桐子毛油为 原料可获得高质量的食用植物油,且制备过程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对设备要求不高, 用碱量及产生的皂脚较少;脱苦味素彻底;所用加工助剂无毒,所生产产品适用于作为食 用植物油及保健油等应用。精练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精练油满足GB2716标准,且收率 较高,脱苦彻底,耗碱量较少,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下面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点:一是酶处理过程中固定化脂肪酶及甘油的用量、处 理时间及温度要适中,处理温度过高则酶失活,降酸效率降低;处理温度过低则酶活性较 低,时间延长。二是碱练后水洗过程中加入的盐水浓度,浓度过低则增加用水量,浓度过 高则成本增加,后续处理较复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