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 14:19:09

  申请日2009.10.21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11/04

  摘要

  一种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一化粪池,内部由隔墙分隔为第一和第二两个单元;化粪池顶部设有池盖;一集污管,一端连接农户的排污管道,另一端接入化粪池内的第一单元内;第一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隔墙上方,该水平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单元联接;一通水管,置于隔墙内,该通水管的一端置于第一单元内,另一端置于第二单元内;第二单元内水平地安置一隔板,该隔板上堆置有石灰石填料,在该石灰石填料中插设一溢流管;第二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第二单元的上部;人工湿地的进水区和出水区中装填有石灰石填料,填料区中装填有石灰石、沸石及木炭组合填料;化粪池第二单元上方置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人工湿地的进水区,本发明建设场地灵活,可以广泛应用于农村庭院,既处理了庭院的污水,又改善了庭院的景观。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主要由化粪池和人工湿地两部分组成;其中:

  一化粪池,内部由隔墙分隔为第一和第二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用于过滤及发酵大块的颗粒物,第二单元用于过滤及发酵小块颗粒物;化粪池顶部设有池盖;

  一集污管,一端连接农户的排污管道,另一端接入化粪池内的第一单元内,用于收集农户排出的废水;

  第一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隔墙上方,该水平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单元联接,以排出化粪池第一单元厌氧发酵时产生的气体;

  一通水管,置于隔墙内,该通水管的一端置于第一单元内,另一端置于第二单元内,以将第一单元的清液排入第二单元内;

  第二单元内水平地安置一隔板,将第二单元隔成上下两层,该隔板的高度高于通水管口的高度,该隔板上堆置有石灰石填料,在该石灰石填料中插设一防止石灰石填料发生堵塞现象,保证水流畅通的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下部穿过隔板,上部高于石灰石填料的高度;

  第二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第二单元的上部,以排出第二单元积聚的气体;

  人工湿地为进水区、填料区和出水区;进水区和出水区中装填有石灰石填料,填料区中装填有石灰石、沸石及木炭组合填料;

  化粪池第二单元上方置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人工湿地的进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集污管与化粪池连接处、第一单元水平通气管与隔墙连接处以及通水管与隔墙连接处均套有防水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化粪池的池盖上设置有检查孔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进水区和出水区装填的石灰石的粒径为Φ16-3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进水区和出水区装填的石灰石的钙含量大于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填料区的石灰石、沸石及木炭组合填料的重量比为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填料区的石灰石、沸石及木炭组合填料的高度不小于0.4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人工时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其中,人工湿地的进水区长度占人工湿地总长度的1/10,出水区占人工湿地总长度的1/10。

  说明书

  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我国在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前瞻性的开始了对农村建设模式的探讨,未经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对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本发明将污水处理装置设计成农村庭院式生活景观化,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主要由化粪池和人工湿地两部分组成;其中:

  一化粪池,内部由隔墙分隔为第一和第二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用于过滤及发酵大块的颗粒物,第二单元用于过滤及发酵小块颗粒物;化粪池顶部设有池盖,池盖上设置有检查孔盖板;

  一集污管,一端连接农户的排污管道,另一端接入化粪池内的第一单元内,用于收集农户排出的废水;

  第一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隔墙上方,该水平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单元联接,以排出化粪池第一单元厌氧发酵时产生的气体;

  一通水管,置于隔墙内,该通水管的一端置于第一单元内,另一端置于第二单元内,以将第一单元的清液排入第二单元内;

  第二单元内水平地安置一隔板,将第二单元隔成上下两层,该隔板的高度高于通水管口的高度,该隔板上堆置有石灰石填料,在该石灰石填料中插设一防止石灰石填料发生堵塞现象,保证水流畅通的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下部穿过隔板,上部高于石灰石填料的高度;

  第二单元水平通气管置于第二单元的上部,以排出第二单元积聚的气体;

  人工湿地为进水区、填料区和出水区,人工湿地的进水区长度占人工湿地总长度的1/10,出水区占人工湿地总长度的1/10;进水区和出水区中装填有石灰石填料,填料区中装填有石灰石、沸石及木炭组合填料,组合填料的重量比为1∶1∶2;人工湿地填料区的组合填料的高度应不小于0.4m。

  化粪池第二单元上方置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人工湿地的进水区。

  其中,集污管与化粪池连接处、第一单元水平通气管与隔墙连接处以及通水管与隔墙连接处均套有防水套管。

  其中,进水区和出水区装填的石灰石的粒径为Φ16-32mm,钙含量大于2%。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景观效果好、净化能力强、抗污染负荷及水力负荷冲击能力强、湿地占地面积省、管理及维护方便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