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3.25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IPC分类号F24C3/00; C10J3/64; F24C15/20; F24C15/12
摘要
一种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用于将农林牧废弃的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上吸式家用气化炉灶。其特征是:整套炉灶组合成一长方形柜体、灶头并排设置于炉盖左或右侧组合成一整体炉灶;设置了升温式燃烧灶头;设置有大烟筒、与大烟筒之间有废气排出通道相连通的锅架、炉膛上部一侧设置有与大烟筒相通的燃气释放管及释放阀;炉膛上部设置有斗状加料口;多功能炉盖;炉膛底部设置有手动旋转驱灰落料进风组合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美观,无焦油和废水排放,消除了臭味,解决了废烟废气的去路,使厨房卫生和人体健康得到了保障,达到了轻易驱灰、破炭,均匀燃烧和及时落料,能自动提示加料和连续产气的理想效果。
权利要求书
1.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包括上吸式气化炉的炉膛、出灰口、风机, 其特征是:整套炉灶组合成一长方形柜体、灶头(47)并排设置于炉盖(21)左或右侧 组合成一整体炉灶;升温式燃烧灶头;设置有大烟筒(26)、设有与大烟筒(26)之间有 废气排出通道(35)相连通的锅架(1)、炉膛(19)上部一侧设置有与大烟筒(26)相 通的燃气释放管及释放阀;炉膛上部设置有斗状加料口(22);多功能炉盖;炉膛底部设 置有手动旋转驱灰落料进风组合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其特征是:升温式 燃烧灶头应是一种特制的可以在燃烧过程中使燃气不断升温的灶头,其结构主要有穿过 灶芯的空气输入管(46)外套一个倒置的空气加热杯(44)置于敞口的燃气升温桶(43) 内,外围套有保温桶(45),再套上设有喉口(41)的输气桶(42)或直接是坡向的输气 管(20);也可简化制作工艺将其中的空气加热杯(44)和保温桶(45)省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其特征是:设置有 大烟筒、设有与大烟筒(26)之间有废气排出通道(35)相连通的锅架(1)、炉膛(19) 上部一侧设置有与大烟筒(26)相通的燃气释放管及释放阀,是炉灶的柜体上部一侧或 炉灶面板(24)向上或向墙外伸出有一大烟筒,其圆柱形的直径应是在40mm以上或制 作成其他形状的截面周长在150mm以上的管状通道,其与炉膛间有燃气释放管相通和操 纵释放阀手把(25)来控制燃气通断的,也可同时与锅架之间设置有废气排出通道(35) 的,用于释放炉膛内燃气和抽排灶头燃烧中所产生的废气的系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其特征是:多功能 炉盖是在炉盖(21)的基础上设置有导套(34)和导柱(31)及压料块(30),在导套底 部和导柱顶部配装脱料提示器(32)和控制其通断的磁块(33)的,用于压实炉内轻质 蓬松的燃料和有助于落料并具备脱料提示功能的系统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其特征是:炉膛底 部设置有手动旋转驱灰落料进风组合装置是设置于炉膛底部的通过驱动杆(28)驱动棘 轮(13)带动穿过炉膛底部的转轴(14)达到使驱灰落料进风装置(16)旋转的组合装置,
说明书
无焦油、无废水、无臭味型柜式气化炉灶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将农、林、牧废弃的生物质通过限氧燃烧 热解反应转化为可燃气体的一种气化炉。尤其是上吸式家用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上吸式气化炉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秸秆资源广泛,又因 全球性关注能源危机和因季节性焚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党和国 家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和倡导秸秆能源化,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 努力实现既节能又环保;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因焦油处理不清而堵塞管道和灶头, 还有冷凝水的排放和臭味的挥发而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发明人通过 多年来的大量实验和反复研究现又在原申报的几个专利基础上不断完善并作出了新的改 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气化炉多采用圆桶分体式经净化后再通过管道及阀门等输送至灶头供 燃烧的繁琐结构,导致燃气在较长的输送途中逐渐冷却使其中的焦油和水汽冷凝沉积从 而堵塞管道和灶头,加之感观比较零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套 炉灶组合成一长方形柜体(见图6所示)、灶头并排设置于炉盖左或右侧组合成一整体炉 灶(见图1),以缩短炉膛与燃烧灶头间的输气距离,形成直接通道,给炉膛内的高温雾 状燃气创造一个不仅可保温而且能不断升温的环境中直接进入灶头燃烧,阻断其受冷却 的条件,达到了结构紧凑美观,不再因冷凝沉积而堵塞的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的气化炉因其燃气温度太低,焦油无法充分裂解致使灶头燃烧时热效 率较低、灶头内外及其锅底部和周围随着燃烧的火焰喷出的焦油溅得黑迹斑斑、臭味刺 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升温式燃烧灶头,它是一种特制的可以 在燃烧过程中使燃气不断升温的灶头,其结构主要有穿过灶芯的空气输入管(46)外套一 个倒置的空气加热杯(44)置于敞口的燃气升温桶(43)内,外围套有保温桶(45),再 套上设有喉口(41)的输气桶(42)或直接是坡向的输气管(20),保温桶(45)上部周 壁设置有多个进气孔(2),升温桶(43)底部均布有几个进气孔(7),空气加热杯(44) 底部周壁设置有空气喷射孔(6);也可简化制作工艺将其中的空气加热杯(44)和燃气 保温桶(45)省去(图4所示),并将空气输入管(8)的上口封闭后根据需要设置空气 喷射孔(38);通过设置升温式燃烧灶头可以将从炉膛内输送至灶头的燃气预先进行加热, 对焦油和水汽二次升温裂解后再参与燃烧,从而解决了以上不足,提高了热效率。
为了克服现有的气化炉因其烟筒多以直径32mm圆管制作,因管径太小导致拔风力和 气流量不够,在揭盖加料时炉膛内会喷出大量烟雾,灶头未点燃前也会有烟雾散发,而 当灶头点燃后的燃烧过程中也因燃气未能充分燃烧等因素会排放出许多废气废烟,给厨 房带来了严重污染,其安全性和人体健康得不到保障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设置有大烟筒(26)、设有与大烟筒(26)之间有废气排出通道(35)相连通的 锅架(1)、炉膛(19)上部一侧设置有与大烟筒(26)相通的燃气释放管及释放阀;炉 膛上部设置有斗状加料口(22),通过采用以上一系列相互组合的技术方案,便于在加料 前先操作(25)打开燃气释放阀,使炉膛内的烟雾经过燃气释放管通往大烟筒迅速排向 室外,加上以斗状加料口(22)作挡烟罩能使部分尚未排出的和炉膛内不断产生的烟雾 被挡在周边空间不会直接喷出;灶头点燃前的烟雾和燃烧中的废气能在锅架和炒菜锅的 封闭式包围下迫使其只能从废气排出通道(35)顺着自然拔风力的作用不断地抽至室外, 从而解决了上述不足,达到了安全性和人体健康得以保障的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的气化炉因其炉内燃料蓬松而不易落料、产气效率较低、且易产生明 火、要求将秸秆加工压缩成型后才能投入使用,且无法掌握加料时机的不足,本实用新 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多功能炉盖,是在炉盖(21)的基础上设置有导套(34) 和导柱(31)及压料块(30),在导套底部和导柱顶部配装脱料提示器(32)和控制其通 断的磁块(33),用于压实炉内轻质蓬松的燃料并具备脱料提示功能的系统装置,通过设 置多功能炉盖,从而解决了上述不足,有利于轻质蓬松的燃料的及时落料,提高了产气 效率,能达到脱料时自动提示加料的功能。
为了克服现有气化炉多存在因进风不均匀和无法除灰、破炭以及不易落料的因素导 致的偏烧、架空、积灰、结焦而不能连续产气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炉膛底部设置有手动旋转驱灰落料进风组合装置,它是设置于炉膛底部的通过驱动杆 (28)驱动棘轮(13)带动穿过炉膛底部的转轴(14)达到使驱灰落料进风装置(16)旋转 的组合装置,驱灰落料进风装置似一个倒置的碗状,其设置有许多空气喷射孔(17)以 及伸出碗体的落料铲(12),通过以上设置,解决了上述不足,达到了轻易驱灰破炭、均 匀燃烧和及时落料,能连续产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紧凑美观,不再有焦油和废水排放,消除了臭味, 提高了热效率,解决了废烟废气的去路,提高了安全性,使厨房卫生和人体健康得到了 保障,降低了对燃料的要求,使燃料来源更广,从而又进一步节约了使用成本,达到了 轻易驱灰、破炭,均匀燃烧和及时落料,能自动提示加料和连续产气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