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7 19:24:25

  申请日2009.03.30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IPC分类号C02F1/24

  摘要

  一种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利用水泵将待处理的污水抽送到一段污水储存槽或水道中,让污水在槽或水道中产生沉淀,经过约2cm/s的水流速控制之下把储水槽或水道的出水引进到一个处理槽内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首先负压状态下在一级加压水泵的出水口控制出水的水量和进气量;其次将入水做二级加压混气处理,使出水压力达4-8kg/cm2后;然后将出水引入到一个开孔喷嘴器内,其中开孔的总面积不大于总水流通截面积的5%,且孔径为0.35mm以下的多孔喷嘴器。所述经过喷嘴器后产生的水气泡进入过滤浮除槽,在浮除槽前段的水面上利用PVC透明塑料膜覆盖在处理区,以控制浮渣的出渣移动方向,同时调整多条出水管以控制浮渣水位,用于让浮渣自动掉落下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利用水泵将待处理的污水抽送到一段污水储存槽或水道中,让污水在槽或水道中产生沉淀,经过约2cm/s的水流速控制之下把储水槽或水道的出水引进到一个处理槽内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首先负压状态下在一级加压水泵的出水口控制出水的水量和进气量;其次将入水做二级加压混气处理,使出水压力达4-8kg/cm2后;然后将出水引入到一个开孔喷嘴器内,其中开孔的总面积不大于总水流通截面积的5%,且孔径为0.35mm以下的多孔喷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喷嘴器后产生的水气泡进入过滤浮除槽,在浮除槽前段的水面上利用PVC透明塑料膜覆盖在处理区,以控制浮渣的出渣移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采用二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水中做处理的沉水式纳米气泡处理方法,另一种是在岸边做处理的外槽式纳米气泡处理槽方法。

  说明书

  一种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纳米气泡产生的技术来处理大量污水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利用气浮的工艺技术,由于耗电大、以及所产生的气泡大且量太小,因此、效率过低、形成了性价比太差,导致达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中国发明申请号200710051891.3,名称为“利用纳米气泡防止生物吸附污染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处理产生纳米气泡占据表面,达到抗吸附的效果,但是此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蛋白质的表面去吸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气泡产生的技术来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其原理是由少量的水和空气混合后,经过特殊气泡产生装置,使正常出水的水中产生超高密度的气泡,这种纳米气泡技术可以对水中任何微小的悬浮有机污染物进行固液分离及BOD、COD的改善,同时让水体增氧和除臭。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利用水泵将待处理的污水抽送到一段污水储存槽或水道中,让污水在槽或水道中产生沉淀,经过约2cm/s的水流速控制之下把储水槽或水道的出水引进到一个处理槽内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首先负压状态下在一级加压水泵的出水口控制出水的水量和进气量;其次将入水做二级加压混气处理,使出水压力达4-8kg/cm2后;然后将出水引入到一个开孔喷嘴器内,其中开孔的总面积不大于总水流通截面积的5%,且孔径为0.35mm以下的多孔喷嘴器。

  所述经过喷嘴器后产生的水气泡进入过滤浮除槽,在浮除槽前段的水面上利用PVC透明塑料膜覆盖在处理区,以控制浮渣的出渣移动方向,同时调整多条出水管以控制浮渣水位,用于让浮渣自动掉落下来。

  所述处理槽采用二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水中做处理的沉水式纳米气泡处理方法,另一种是在岸边做处理的外槽式纳米气泡处理槽方法。

  本发明处理污水的方法是运用水的高、低压,在液体内部的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气压以下导致沸腾产生微小气泡的物理现象作用。利用这大量的纳米气泡来过滤处理水中的微米级污染有机物(或病毒、杆菌等),因为高密度的纳米气泡会使大量气体溶于水中,且由于气泡小到几乎不受水压力影响,因此,在气泡产生的五分钟之内非常容易和污水中的有机杂质充份混合作用,形成了水、气、及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物质上后,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的被去除物质分离去除。水中污染物微粒能较稳定地吸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是本工艺对水中有机物质分离的前提条件,因此气泡的大小成为了处理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本方法所产生的气泡能达到纳米级数的大小,因此,会使纳米气泡包裹住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甚至包括一些微米等级的细菌和病毒,使其上浮至水面,然后就可以很轻松地将其去除,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除去水中的绿藻、蓝藻、氨氮、磷等和固液体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气泡超小化(纳米化)、水中固液体分离效率高,由于产生的纳米气泡比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如:蓝绿藻、粉尘、氨氮、磷、有机物等)还要小的多,因此、可以非常快速的将水中悬浮杂质包裹住后稳定上浮,几乎水中的有机物质都能被过滤去除,固液体分离效率高、效果达95%以上;2.同等能耗下,气泡密度高及产量大,由于本方法产生纳米气泡的制造非常容易,只要直接利用现有的原水就可以来产生超高浓度的纳米气泡,而且仅采用非常低能耗、低水量的水泵就可以产生大量的超高浓度气泡,不需经过任何高压、耗能的特殊处理就可以发生作用,因此,制造气泡的成本非常低,例如:2Hp的气泡产生设备就可以过滤处理100m3/h-300m3/h的水体;3.设备小、架设简单、机动性高,整体设计紧凑,体积小、架设简单,搭配特制的浮除槽即可做水处理,机动性非常高;4.采用物理作用的水处理工艺,无二次污染产生,使水体生态容易恢复,本方法的高溶氧气泡为物理作用之下产生,绝无化学污染的二次公害问题,瞬间使水体增氧,让水生物快速活化、水生态达到平衡;5.瞬间除臭,纳米气泡中的高浓度气泡非常容易气脱污水中的硫化氢臭味,且将污水内的有害物质用气体置换并气化排放、同时杀菌以及除臭。因此,经过纳米气泡作用过的水体可以马上除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