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7.31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C02F1/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整体移动安装、成本较低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横卧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两头端面分别制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筒状主体内腔被竖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板分隔为五个独立空间;进水口与第一个空间连通;第一个空间通过隔板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二个空间连通;第二个空间通过隔板下端的缺口与第三个空间连通,并且第二个空间和第三个空间均设置有生化处理用的填料;第三个空间通过隔板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四个空间连通;第四个空间通过隔板下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五个空间连通;出水口与第五个空间连通。
权利要求书
1.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横卧的筒状主体(1),筒状主体两头端面分别制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筒状主体内腔被竖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板分割为五个独立空间;进水口与第一个空间连通;第一个空间通过隔板(6)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11)与第二个空间连通;第二个空间通过隔板(7)下端的缺口与第三个空间连通,并且第二个空间和第三个空间均设置有生化处理用的填料(4);第三个空间通过隔板(8)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四个空间连通;第四个空间通过隔板(9)下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五个空间连通,并且第四个空间中设置有过滤材料(5);出水口与第五个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筒状主体上端制有五个开口(10),所述筒状主体内腔的五个空间分别对应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第一个空间还设置一挡板,该挡板从筒状主体内腔的顶部竖直往下延伸至内腔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导流孔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出水口高度低于导流孔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若干个导流孔均横向排列成若干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筒状主体(1)为玻璃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填料(4)是竹条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所述的过滤材料(5)是砂石料。
说明书
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简单易安装的整体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水体染污的主要源头之一。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约为150-400L。生活污水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极易生成恶臭物质,污染水体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严多。虽然农村农民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村乡财力单薄并且农民收入低下,使得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但是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水随着雨水的冲刷,顺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使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此可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整体移动安装、成本较低特点,以方便农村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横卧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两头端面分别制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筒状主体内腔被竖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板分隔为五个独立空间;进水口与第一个空间连通;第一个空间通过隔板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二个空间连通;第二个空间通过隔板下端的缺口与第三个空间连通,并且第二个空间和第三个空间均设置有生化处理用的填料;第三个空间通过隔板上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四个空间连通;第四个空间通过隔板下端的若干个导流孔与第五个空间连通,并且第四个空间中设置有过滤材料;出水口与第五个空间连通。
所述的筒状主体上端制有五个开口,所述筒状主体内腔的五个空间分别对应一个开口。
所述的第一个空间还设置一挡板,该挡板从筒状主体内腔的顶部竖直往下延伸至内腔的中间。
所述的导流孔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出水口高度低于导流孔高度。
所述的若干个导流孔均横向排列成若干行。
所述的筒状主体为玻璃钢制成。
所述的填料是竹条球。
所述的过滤材料是砂石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池,采用科学的内部污水处理机制,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完全达到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而且采用整体化设计,根据使用户型的多少设计成不同大小的各种规格,安装和使用非常方便,免除了传统砖砌污水池的重复建设;因此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推广和使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