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1.13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IPC分类号C02F1/44; C02F9/02
摘要
一种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是垃圾渗滤液在稳定塘中自然降解,然后采用多孔陶瓷微滤膜MF预处理,经过两级反渗透膜RO处理后达标排放;陶瓷膜与一级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采用回灌处理,二级反渗透浓缩液回流至稳定塘。本发明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经反渗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极高,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大于99%,氨氮NH3-N和总磷TP去除率大于98%,总铬和六价铬去除率大于99.9%,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大于99%,且具有很高且稳定的脱盐率,各项指标满足国标GB16889-2008的要求,而且操作简便、能耗和膜污染降低、运行费用低。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是垃圾渗滤液在稳定塘中自然降解,然后采用多孔陶瓷微滤膜MF预处理,经过两级反渗透膜RO处理后达标排放;陶瓷膜与一级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采用回灌处理,二级反渗透浓缩液回流至稳定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是陶瓷微滤膜加两级反渗透的组合工艺,以错流方式动态过滤,实现膜面冲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是两级反渗透膜RO采用的是管式反渗透装置。
说明书
一种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填埋过程所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有机浓度高,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对垃圾渗滤液,传统的处理工艺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辅以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化学氧化等物理化学法进行深度处理,但难以达到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主要原因是垃圾渗滤液氨氮浓度过高,可生化性差,尤其旱季与填埋后期,氨氮浓度高达2000mg/L以上,COD/NH3-N接近1.0,BOD/COD接近0.1,导致生化系统崩溃,后续物理化学法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国外已广泛应用膜分离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事实证明:与生化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具有受原水水质影响小、出水水质稳定和占地面积小等明显优势。随着膜材料的改善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的提高,膜技术在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也逐步得到运用;由于利用膜分离技术实现各种污染物的有效截留,已可保证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但在耗能和降低膜污染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能耗和膜污染、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出水稳定达标的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垃圾渗滤液在稳定塘中自然降解,然后采用多孔陶瓷微滤膜MF预处理,经过两级反渗透膜RO处理后达标排放;陶瓷膜与一级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采用回灌处理,二级反渗透浓缩液回流至稳定塘。
陶瓷微滤膜加两级反渗透的组合工艺,以错流方式动态过滤,实现膜面冲洗。
两级反渗透膜RO采用的是管式反渗透装置。
本发明应用膜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经反渗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极高,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大于99%,氨氮NH3-N和总磷TP去除率大于98%,总铬和六价铬去除率大于99.9%,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大于99%,且具有很高且稳定的脱盐率,各项指标满足国标GB16889-2008的要求,而且操作简便、能耗和膜污染降低、运行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