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1.13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IPC分类号C12R1/89; C12N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螺旋藻的培养成本,避免废水对河流造成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培养螺旋藻的方法。将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调整到pH为7.5,经过微沸处理,冷却到室温。向每升废水中加入0.5g K2HPO4、8g NaHCO3、0.15μg维生素B12进行改良处理,或者向每升废水中加入0.5gK2HPO4、8gNaHCO3、0.15μg维生素B12、1ml A5溶液、6ml PIV金属溶液进行改良处理,按照藻种与改良废水的体积比为10%的接种量接入藻种,在光照温度为24.8℃,光照强度4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本发明的方法节省了向淡水中添加多种无机盐,大大降低了培养成本。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调整到pH为7.5,经过微沸处理,冷却到室温;
(2)向上述每升废水中加入0.5g K2HPO4、8g NaHCO3、0.15μg维生素B12进行改良处理,或者向每升废水中加入0.5gK2HPO4、8g NaHCO3、0.15μg维生素B12、1ml A5溶液、6ml PIV金属溶液进行改良处理,之后,按照藻种与改良废水的体积比为10%的接种量接入藻种,在光照温度为24.8℃,光照强度4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螺旋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藻为钝顶螺旋藻869藻株。
说明书
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原核光合生物,迄今已有35亿年的生命史,是目前发现的营养最丰富、最均衡的天然绿色食品,有“微型绿色营养库”之称。具有防癌、抑癌、抗辐射、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等多种保健功能,因此,螺旋藻作为食品、医药、保健品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螺旋藻是一种淡水藻,需要大量的淡水对其培养,而日益短缺的淡水资源限制其生产规模。
近年纯净水产量急剧上升,伴其而生的废水也急剧增加。这些废水倒入河流,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改变河流的盐度,影响环境。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物(C、N、P源)和各种金属离子,这些无机物包括各种金属离子为螺旋藻的生长提供基本营养条件。经过适当调节,就能利用这些废水生产高价值的螺旋藻,因而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目前还未有相关的专利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以降低螺旋藻的培养成本,避免废水对河流造成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培养螺旋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调整到pH为7.5,经过微沸处理,冷却到室温。
(2)向上述每升废水中加入0.5g K2HPO4、8g NaHCO3、0.15μg维生素B12进行改良处理,或者向每升废水中加入0.5gK2HPO4、8g NaHCO3、0.15μg维生素B12、1ml A5溶液、6ml PIV金属溶液进行改良处理,之后,按照藻种与改良废水的体积比为10%的接种量接入藻种,在光照温度为24.8℃,光照强度4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螺旋藻。
所述的螺旋藻为钝顶螺旋藻869藻株。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生产纯净水产生的废水进行调整,使其适用于养殖螺旋藻,这样节省了向淡水中添加多种无机盐,极大的降低了螺旋藻的培养成本,而且,避免废水倒入河流造成浪费,为螺旋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能够防止对河流的污染,保护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