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1-8 18:14:04

  申请日2010.12.23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封闭式承压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沉淀室和至少两个絮凝反应室及水力循环澄清室,所述沉淀室与所述絮凝反应室由下至上交错设置且顺序连通,在各个所述沉淀室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本发明能够保证稳定的净化效果、耐水力冲击性能强,不易堵塞、维护简单方便,而且全程封闭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可以充分利用来水余压,装置产水无需二级加压泵站即可送至压力过滤器或冷却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封闭式承压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沉淀室和至少两个絮凝反应室,所述沉淀室与所述絮凝反应室由下至上交错设置且顺序连通,在各个所述沉淀室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包括旋流初沉室、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斜管三级沉淀区和四级沉淀浓缩室;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一级絮凝反应室和二级絮凝反应室;其中,所述旋流初沉室、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所述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由下至上顺序连通;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设在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的上部,所述旋流初沉室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旋流初沉室相连通,在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与所述壳体的顶壁之间形成有清水收集区,在所述清水收集区的底部设有收水口,该收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在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及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内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空心球形絮凝反应器,在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并排倾斜插装有多个填料斜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之间设有水力循环澄清室,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内设有置于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出水口顶端的喷嘴,以及罩设于所述喷嘴外侧的喉管,所述喉管呈由下至上的渐扩状,所述喉管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喉管的下端口设于所述喷嘴侧壁的外侧并与该喷嘴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所述喉管的外侧设有导流隔板,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的出水部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相连通,在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底部设有所述排污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加药管由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喷嘴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与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通过第一输水导流配水管相连通;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通过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上开设有多个输水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分别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根,且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沿所述壳体内壁周向分布,所述输水孔的孔径沿竖直向上呈逐渐递增。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初沉室、一级絮凝反应室、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二级絮凝反应室、水力循环澄清室、斜管三级沉淀区和四级沉淀浓缩室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导流板分隔而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设在所述旋流初沉室的中心顶部,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可拆卸的筛板或孔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斜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说明书

  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属于节能环保型净水设备,适用于钢铁企业多种污水的净化处理,特别适用于钢铁企业连铸、热轧系统浊环水的净化处理,也可用于其它行业污水的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中,传统的连铸、热轧生产线的浊环水系统,普遍采用如下处理流程,来自生产线的冲渣污水靠重力流进入一次沉淀池或旋流池,出水经一级加压泵站送至化学除污器或稀土磁盘或二次沉淀池,出水再经二级加压泵站经保安过滤器或直接送至冷却塔降温,再经三级加压泵站送至连铸、热轧生产线用以清洗产品表面和产品降温,产生的冲渣污水不断如此循环。

  现有的浊环水系统流程的各级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土建工程量大、土建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大大增加了一次性基础设施投资,而且多级加压泵站的投入使用也大大提高了运行成本。

  为了节约占地、进一步节能降耗,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应运而生,而纵观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只是集成了混凝、沉淀、澄清中部分的水处理工艺,未能针对钢铁企业污水的水质特点做出系统优化调整。

  2、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未能分级去除污水中不同粒径范围的固体颗粒杂质,容易造成设备局部区域的堵塞。

  3、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高度集成化的结构特点使得絮凝、沉淀、过滤等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设备的抗冲击能力变弱,导致产水水质不稳定。

  4、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一级加压泵站的余压水头,装置产水仍需经二级加压泵站送至冷却塔,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消耗。

  5、现有的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式净水设备结构相对复杂,尤其是集成了过滤工艺的一体化净水装置,给后期维护和控制操作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该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具有多级沉淀、多级混凝及澄清交错处理综合工艺,能够保证稳定的净化效果、耐水力冲击性能强,结构相对简单、不易堵塞、维护简单方便,全程封闭;并且,本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利用余压水头,产水无需二级加压泵站即可送至冷却塔,能够简化工序,节约使用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封闭式承压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沉淀室和至少两个絮凝反应室,所述沉淀室与所述絮凝反应室由下至上交错设置且顺序连通,在各个所述沉淀室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沉淀室包括旋流初沉室、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斜管三级沉淀区和四级沉淀浓缩室;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一级絮凝反应室和二级絮凝反应室;其中,所述旋流初沉室、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所述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由下至上顺序连通;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设在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的上部,所述旋流初沉室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旋流初沉室相连通,在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与所述壳体的顶壁之间形成有清水收集区,在所述清水收集区的底部设有收水口,该收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在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及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内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空心球形絮凝反应器,在所述斜管三级沉淀区并排倾斜插装有多个填料斜管。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之间设有水力循环澄清室,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内设有置于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出水口顶端的喷嘴,以及罩设于所述喷嘴外侧的喉管,所述喉管呈由下至上的渐扩状,所述喉管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喉管的下端口设于所述喷嘴侧壁的外侧并与该喷嘴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所述喉管的外侧设有导流隔板,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的出水部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相连通,在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底部设有所述排污管。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一加药管由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喷嘴内。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与所述二级絮凝反应室通过第一输水导流配水管相连通;所述水力循环澄清室与所述四级沉淀浓缩室通过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上开设有多个输水孔。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分别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根且所述第一、第二输水导流配水管沿所述壳体内壁周向分布,所述输水孔的孔径沿竖直向上呈逐渐递增。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旋流初沉室、一级絮凝反应室、絮凝导流二次沉淀室、二级絮凝反应室、水力循环澄清室、斜管三级沉淀区和四级沉淀浓缩室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导流板分隔而成。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设在所述旋流初沉室的中心顶部,所述一级絮凝反应室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可拆卸的筛板或孔板。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填料斜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如上所述的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本发明采用四级沉淀、两级混凝、一级澄清交错处理综合工艺,较传统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工艺优势,而且结构紧凑,全程封闭承压;与现有同类设备相比,具有多级混凝、沉淀作用,耐水力冲击性能强,出水质量高的优点;与集成了过滤功能的同类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操作控制简单。

  2、本发明由于一级絮凝反应室设置在旋流初沉室的中心顶部,使得一级絮凝反应室内具有良好水力搅拌条件,有利于絮凝反应的进行;由于二级絮凝反应室采用输水导流配水管进行配水,使得二级絮凝反应室内的同样具备旋转的水力搅拌条件,同样有利于絮凝反应的进行。

  3、本发明在二级絮凝反应室上设置的水力循环澄清室,充分利用喷嘴在喉管处产生的负压进行污泥回流,无需机械搅拌设备,节约了动力投入,有利于节能降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