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4.30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IPC分类号C05F17/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好氧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泥加入调理剂及菌种混合均匀,于封闭式堆场中的发酵条垛进行好氧发酵;将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水;将尾气中的热值气体进行收集送至发酵条垛。本发明采用堆场密闭式堆肥,加上热尾气的循环利用,保证了密闭堆场的温度,节约了大量能耗,并保证堆场的环境的温度稳定,节约了发酵时间,有利于发酵完全;本发明热尾气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对周围的空气没有任何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加入调理剂及菌种混合均匀,于封闭式堆场中的发酵条垛进行好氧发酵;
(2)、将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水;
(3)、将尾气中的热值气体进行收集送至发酵条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的氧气供应是在发酵条垛底部接曝气管,由电脑控制鼓风机通过曝气管供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中的热值气体是通过设置于发酵条垛上部的余热利用管进行收集,所述余热利用管与所述曝气管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时的供氧量为0.1~0.2m3/m3.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时的PH值为6.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时的水分为5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条垛每3-7天翻堆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分为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所述起始阶段为升温阶段,温度控制在80℃以下;所述高温阶段的温度为60-80℃;所述熟化阶段的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
说明书
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好氧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细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大量热量产生,如果不加以利用,这些热量会随着尾气直接排走,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堆肥过程中也会产生臭味,这些臭味会随着尾气直接排到空气中,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利用尾气余热又可同时实现空气零污染的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加入调理剂及菌种混合均匀,于封闭式堆场中的发酵条垛进行好氧发酵;
(2)、将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水;
(3)、将尾气中的热值气体进行收集送至发酵条垛。
所述好氧发酵的氧气供应是在发酵条垛底部接曝气管,由电脑控制鼓风机通过曝气管供氧。
所述尾气中的热值气体是通过设置于发酵条垛上部的余热利用管进行收集,所述余热利用管与所述曝气管相通。
所述好氧发酵时的供氧量为0.1~0.2m3/m3.min。
所述好氧发酵时的PH值为6.5-8.5。
所述好氧发酵时的的水分为50~50%。
所述发酵条垛每3-7天翻堆一次。
所述好氧发酵分为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所述起始阶段为升温阶段,温度控制在80℃以下;所述高温阶段的温度为60-80℃;所述熟化阶段的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泥加入调理剂及菌种混合均匀,于封闭式堆场中的发酵条垛进行好氧发酵;将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水;将尾气中的热值气体进行收集送至发酵条垛。本发明采用堆场密闭式堆肥,加上热尾气的循环利用,保证了密闭堆场的温度,节约了大量能耗,并保证堆场的环境的温度稳定,节约了发酵时间,有利于发酵完全;本发明热尾气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对周围的空气没有任何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一种污泥封闭式好氧堆肥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加入调理剂及菌种混合均匀,于封闭式堆场中的发酵条垛进行好氧发酵;
污泥可以是造纸污泥,也可以是生活污泥,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污泥。污泥本身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堆肥物料,降解性差,孔隙率低,含水率高,须添加大量调理剂来松散污泥,常用的调理剂有稻草、木屑、花生壳、米糠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本领域常用调理剂。菌种采用美国碧沃丰的BZT生物菌种,当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其它菌种,这里不作赘述。
(2)、将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水处理,因为在堆肥工艺中,堆肥原料的含水率对发酵过程影响很大,水的作用一是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二是可以调节堆肥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水分太低妨碍微生物的繁殖,使分解速度缓慢,甚至导致分解反应停止。水分过高则会导致原料内部空隙被水充满,使空气量减少,造成向有机物供氧不足,形成厌氧状态。本发明好氧发酵时的的水分为50~50%。本发明将尾气进行循环利用,为了防止水分过高,所以要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可采用无水氯化钙、也可采用高分子胶体,当然也可采用其它脱水方式,这些是常用的手段,不作赘述。
(3)、将尾气中的热值气体进行收集送至发酵条垛,循环利用,可节约能耗、保证堆场的温度稳定、节约发酵时间,实现尾气零排放、有利于空气清洁。
所述好氧发酵的氧气供应是在发酵条垛底部接曝气管,由电脑控制鼓风机通过曝气管供氧。对于好氧堆肥而言,氧气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供氧不足会造成大量微生物死亡,使分解速度减慢;但供冷空气量过大又会使温度降低,尤其不利于耐高温菌的氧化分解过程,因此供氧量要适当,本发明供氧量为0.1~0.2m3/m3.min。
其中,所述尾气中的热值气体是通过设置于发酵条垛上部的余热利用管进行收集,所述余热利用管与所述曝气管相通,通过曝气管进行循环和余热利用。
所述好氧发酵时的PH值为6.5-8.5,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最适宜,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所述发酵条垛每3-7天翻堆一次,以调整其通透性,以提供堆体中微生物群的氧气需求,翻堆的频率在堆肥初期可为3天,堆肥的后期可为7天,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所述好氧发酵分为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所述起始阶段为升温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控制在80℃以下;在所述高温阶段,耐高温细菌迅速繁殖,在有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能,温度上升,温度控制在60-80℃,既能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又不会抑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率。当有机物基本降解完,嗜热菌因缺乏养料而停止生长,产热随之停止,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稳定在40℃,堆肥基本达到稳定,形成腐植质。
所述熟化阶段的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即冷却后的堆肥,仍有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包括死后的细菌残体)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