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为铵盐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6 13:10:01

  申请日2010.05.17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IPC分类号C02F9/02; C01C1/16; C02F1/66; C01C1/28; C02F1/42; C01C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达标并将氨氮回收为铵盐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在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实现氨氮富集,流出液排放达标的方法。本发明包括:(A)氨氮废水pH值调整;(B)离子交换吸附;(C)解吸三个步骤,特别适合氨氮浓度较低(800mg/L以下)废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为铵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氨氮废水PH值调整:向氨氮废水中加入碱,调节溶液的PH值≥7;

  (B)离子交换吸附:将步骤(A)调好PH值的氨氮废水压入装填有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吸附氨氮,流出液氨氮浓度<15mg/L;

  (C)解吸:步骤(B)吸附饱和的交换柱用2-5mol/L的稀酸进行解吸,解吸液为铵盐溶液,解吸好的交换柱可继续吸附含氨溶液或穿透液;解吸液可返回工艺流程使用,或将该溶液蒸发结晶为对应的铵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为铵盐的方法,其特征是:当流出液PH值>7,或达到一定的吸附量后,用便携式氨氮测定仪检测流出液氨氮浓度,当流出液氨氮浓度>15mg/L时,即表明交换柱已吸附饱和,改用去离子水将柱内残余溶液顶出存放至穿透液收集容器。

  说明书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为铵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达标并将氨氮回收为铵盐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在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实现氨氮富集,流出液排放达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有:生物脱氮法、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空气吹脱等。

  生物脱氮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易受有毒物质和PH值影响,有时还需要补充有机碳源,运行管理麻烦;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的缺点是再生出的高浓度含氨废液必须再次处理;空气吹脱的缺点是低温时吹脱效率低,填料容易结垢,且吹脱出的氨对大气环境会产生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专利申请,它是一种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三柱串联回收氨氮的方法,其思路是通过装填有001×7树脂的三根交换柱循环吸附回收氨氮,该工艺的缺点是操作繁琐,解吸液浓度偏低,吸附效率差,001×7树脂对NH4+吸附量太低容易过早穿透,而且从其实施例来看,只适合氨氮浓度为810mg/L以上的废水处理,不适合氨氮浓度较低废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化,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又节能环保,特别适合氨氮浓度较低(800mg/L以下)废水处理的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为铵盐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A)氨氮废水PH值调整:向氨氮废水中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等)调节溶液的PH值≥7;

  (B)离子交换吸附:将步骤(A)调好PH值的氨氮废水压入装填有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吸附氨氮(若废水悬浮物较多,应先过滤再进柱),流出液氨氮浓度<15mg/L;当流出液PH值>7,或达到一定的吸附量后,用便携式氨氮测定仪检测流出液氨氮浓度,当流出液氨氮浓度>15mg/L时,即表明交换柱已吸附饱和,改用去离子水将柱内残余溶液顶出存放至穿透液收集容器;

  (C)解吸:步骤(B)吸附饱和的交换柱用2-5mol/L的稀酸(盐酸、硫酸等)进行解吸,解吸液为铵盐溶液,解吸好的交换柱可继续吸附含氨溶液或穿透液;解吸液可返回工艺流程使用,或将该溶液蒸发结晶为对应的铵盐。

  本发明有益效果:设备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化,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又节能环保,能处理目前较难处理的氨氮浓度较低(200-800mg/L)废水,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铵盐再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