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06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方法和系统,在高负荷初沉池中,通过进水布水器水力流态和推进器的推动作用,使池体内的水流呈现缓慢的上向流动和水平方向的旋流,无机组分含量较高、比重相对较大的悬浮固体组分沉降到高负荷初沉池的底部作为沉淀污泥排出,无机组分含量较低、比重相对较小的悬浮固体组分随上向流动的出水水流作为初沉处理系统的出水,其VSS/SS比值提高、SS/BOD5比值降低,可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特别是降低剩余污泥产率、提高污泥活性。本发明实施方便,运行管理简单,工艺调整灵活,可明显降低工程投资和能耗水平。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水初沉处理系统由高负荷初沉池(1)、位于高负荷初沉池中心 位置的进水布水系统、安装于高负荷初沉池顶部的刮吸泥桥架结构(3)、 安装于刮吸泥桥架结构上的推进器(4)、位于高负荷初沉池上部的出水堰 板结构(5)和出水收集槽(6)、位于高负荷初沉池底部的刮吸泥结构(7) 和污泥外排装置(8)组成;其中,中心圆筒布水器通过管线与前端的格 栅及沉砂处理构筑物出水口A相连接,出水收集槽(6)通过管线与后续 的生物处理工艺构筑物B相连接,污泥外排装置(8)通过管线及污泥泵 与后续污泥处理构筑物C相连接;上述进水布水系统为带整流罩或者偏 底部开口的中心圆筒布水器,其出流口位于初沉发酵池的下部偏底部位 置,且中心圆筒布水器的孔洞为水平方向45°角开口;上述推进器(4)为 低速潜水推进器或搅拌器。
说明书
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镇污水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强 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与城市开发建设已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发达国 家明显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处于不断变动和施工建设的大发展、大 开发阶段,加上城市雨污水收集、输送与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滞后和一些 不足之处,我国各地的城镇污水(尤其是合流制和混流制污水系统的污水) 中普遍存在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和泥沙含量明显偏高的问题。
城镇污水的SS/BOD5比值与VSS/SS比值可以表征其悬浮固体无机组 分的含量。根据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我国 70%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都存在进水SS/BOD5比值偏高的问题,其中更 有占总数30%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处于严重偏高的状态。以江苏省太湖 流域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其进水SS/BOD5比值的年平均值高达2.0, 最大值为8.0左右,明显高于正常生活污水1.0~1.2的SS/BOD5比值。
在进水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含量高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如果不设初沉 池,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的剩余活性污泥产率将由正常生活污水的 0.6~0.8kgDS/kgBOD5增加到1.0~1.5kgDS/kgBOD5,剩余污泥产量增加一 倍;在剩余活性污泥产率升高的同时,活性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组分所占 重量比例相应降低到15%~25%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所占的40%~ 50%比例,活性污泥MLVSS/MLSS比值仅0.3~0.4,比0.7~0.75的正常 水平低得多,进而导致污水生物处理池的池容实际有效利用率低、反硝化 脱氮能力及生物除磷能力明显下降、混合与供氧动力消耗升高、运行控制 难度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这些悬浮性无机固体及泥沙容易在生物处 理池、污泥消化池等构筑物中形成淤积性的沉积物,难以清理,既影响反 应池的有效容积,也影响曝气/混合设备的动力需求和运行效率。
因此,如何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当前的实际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提出 新的初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并尽 量保留其有机组分以保障后续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 沉处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城镇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无 机组分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机悬浮组分的初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悬浮固体无机组分的倾向性分离和有机碳源的 充分利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整体效率、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同 时降低工程投资和能耗物耗水平。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 污水初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格栅及沉砂处理后的城镇污水,通 过连接管线首先进入高负荷初沉池的中下部,通过进水布水系统进行切线 方向的均匀布水,然后通过低速推动使污水呈现缓慢的上向流动和水平方 向的旋流,使得无机组分含量较低、比重相对较小的悬浮固体随水流向上 流动,随出水在高负荷初沉池的上部作为该初沉处理系统的出水排出并进 入后续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单元;无机组分含量较高、比重相对较大的悬 浮固体向高负荷初沉池的底部沉降、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与处置。
一种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系统,由高负荷初沉 池(1)、位于高负荷初沉池中心位置的进水布水系统(2)、安装于高负荷 初沉池顶部的刮吸泥桥架结构(3)、安装于刮吸泥桥架结构上的推进器 (4)、位于高负荷初沉池上部的出水堰板结构(5)和出水收集槽(6)、 位于高负荷初沉池底部的排泥子系统组成;其中,中心筒布水器(2)通 过管线与前端的格栅及沉砂处理构筑物出水口A相连接,出水收集槽(6) 通过管线与后续的生物处理工艺构筑物B相连接,排泥子系统通过管线 及污泥泵与后续污泥处理构筑物C相连接。
上述高负荷初沉池的设计表面负荷率为3~5m3/(m2·h),设计水力停 留时间为30~60min。
上述进水布水系统(2)为带整流罩或偏底部开口的中心圆筒布水器, 其出流口位于初沉发酵池的下部偏底部位置,且中心圆筒布水器的孔洞为 水平方向45°角开口。
上述推进器(4)为低速潜水推进器或搅拌器。
上述排泥子系统由刮吸泥结构(7)与污泥外排装置(8)构成,采用 泵吸抽送方式排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是:
1、突破传统初沉池表面负荷率的设计与运行范围,将表面负荷率提 高1倍以上,水力停留时间相应缩短一半以上,形成高水力负荷的新型初 沉池系统,经过格栅和沉砂处理后的城镇污水进入高负荷初沉池进行特别 的沉淀分离处理。
2、通过位于高负荷初沉池中心位置的中心筒布水器和安装于高负荷 初沉池顶部的桥架结构上的推进器的低速推动作用,使进入高负荷初沉池 的污水在池体内呈现缓慢的上向流动和水平方向的旋流,在完成悬浮固体 法人物理沉淀与分离过程中,实现进水悬浮固体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的差 异性分离,从而改变预处理后污水的悬浮固体构成特性,降低进入后续生 物处理系统的无机悬浮固体数量,明显降低生物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产 率,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和反硝化速率,相应提高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整 体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同时较大幅度的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投 资费用和运行过程的能耗物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