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0-31 13:35:12

  申请日2010.10.14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包括:斜管沉淀池,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胶体;人工快渗池,降解经斜管沉淀池初次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氮、磷,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消毒池,对人工快渗池出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难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管沉淀池,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人工快渗池,降解经斜管沉淀池初次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消毒池,对人工快渗池的出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中,斜管净距为25-45mm,斜管长度为1.0-1.2m,倾角为60°,斜管区上部水深0.7-1.0m,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0.8-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人工快渗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滤层,下层为垫层,均填充有人工配置的填料,其中,人工快渗池的垫层填充粒径为25-35mm的砾卵石或碎石,垫层厚0.2-0.4m;滤层填充一般填料与混合填料的混合物,层厚1.0-1.2m,在距离滤层表面1-1.5m处布设布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层填充的一般填料为天然沙,特殊填料为大理石沙或石灰石沙、沸石沙、磁铁矿沙的混合物,石灰石沙、沸石沙、磁铁矿沙按体积比90∶8∶2的比例混合;所述一般填料和特殊填料按体积比8∶1-10∶1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快渗池的垫层上部8-10cm处有反滤层,填料为鹅卵石,反滤层填料从上至下颗粒由细变粗。

  6.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斜管沉淀池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采用人工快渗池降解经斜管沉淀池初次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采用消毒池对人工快渗池的出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的进水方式采用配水墙布水,排泥方式采用重力排泥,水流方向为升流式异向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中,水流上升流速为3.0-4.5mm/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快渗池采用干湿交替的运行方式,一天24小时内布水3-5次,每次布水15-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中紫外灯采用254nm波长,紫外灯管在水中并联,与水流方向顺向排列,灯管长度0.8-1.0m,灯管照射强度为25-35mW/cm2。

  说明书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污染水一般是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污水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入供水水源导致的,微污染水主要含有微量有机物、农药、氨氮等有害污染物,常规水处理工艺很难将其除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益集中与增加,众多河流受到污染,成为微污染水,丧失了饮用水水源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微污染水源水仍将是重要水源。

  现有技术中对微污染水的处理主要采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其不足之处是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能力比较有限,存在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特别是溶解性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差,以及对磷、氮的去除效果较差的问题。当水源水浊度很高或者由于暴雨使得源水水质发生突变时,出水的浊度会超标。此外,对游离性细菌的控制完全依靠加氯法消毒,当进水水质较差时,必须提高氯消毒剂的投加量,不但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微污染物,而且可能会产生较高浓度的副产物,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造成处理后水的安全性降低,出水水质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微量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包括:

  斜管沉淀池,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人工快渗池,降解经斜管沉淀池初次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消毒池,对人工快渗池的出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所述斜管沉淀池中,斜管净距为25-45mm,斜管长度为1.0-1.2m,倾角为60°,斜管区上部水深0.7-1.0m,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0.8-1.2m。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人工快渗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滤层,下层为垫层,均填充有人工配置的填料,其中,人工快渗池的垫层填充粒径为25-35mm的砾卵石或碎石,垫层厚0.2-0.4m;滤层填充一般填料与混合填料的混合物,层厚1.0-1.2m,在距离滤层表面1-1.5m处布设布水管。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所述滤层填充的一般填料为天然沙,特殊填料为大理石沙或石灰石沙、沸石沙、磁铁矿沙的混合物,石灰石沙、沸石沙、磁铁矿沙按体积比90∶8∶2的比例混合;所述一般填料和特殊填料按体积比8∶1-10∶1的比例混合。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装置,所述人工快渗池的垫层上部8-10cm处有反滤层,填料为鹅卵石,反滤层填料从上至下颗粒由细变粗。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包括:

  采用斜管沉淀池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采用人工快渗池降解经斜管沉淀池初次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采用消毒池对人工快渗池的出水进行紫外消毒处理。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所述斜管沉淀池的进水方式采用配水墙布水,排泥方式采用重力排泥,水流方向为升流式异向流。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所述斜管沉淀池中,水流上升流速为3.0-4.5mm/s。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所述人工快渗池采用干湿交替的运行方式,一天24小时内布水3-5次,每次布水15-30分钟。

  所述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方法,所述消毒池中紫外灯采用254nm波长,紫外灯管在水中并联,与水流方向顺向排列,灯管长度0.8-1.0m,灯管照射强度为25-35mW/cm2。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将斜管沉淀、人工快渗和紫外消毒的工艺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好氧物质等微量污染物,得到满足需要的出水水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