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7.01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包括调节池(1)、混凝沉淀池(2)、混凝吸附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厌氧池(5)、好氧池(6)、膜生物过滤池(7)、砂滤池(8)以及出水池(9),所述的各个池之间分别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根据不同水质的特点,利用污水提升泵、转子流量计以及阀门,可以灵活地实现不同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使产品的组装过程更加便捷化,节省了设备组装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该领域中此类产品的集成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包括调节池(1)、混凝沉淀池(2)、混凝吸附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厌氧池(5)、好氧池(6)、膜生物过滤池(7)、砂滤池(8)以及出水池(9);
所述的各个池之间分别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1)内部设有穿孔曝气管(12),所述的穿孔曝气管(12)的进气端与所述调节池(1)外部的鼓风机(13)相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污水提升泵一(10)与所述混凝沉淀池(2)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沉淀池(2)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水解酸化池(4)、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和砂滤池(8)的进水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4)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厌氧池(5)和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池(5)的出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和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厌氧池(5)顶部设有废气排放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好氧池(6)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沉淀池(2)、水解酸化池(4)以及厌氧池(5)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好氧池(6)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膜生物过滤池(7)以及砂滤池(8)相连接;
所述的好氧池(6)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厌氧池(5)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出水口通过污水提升泵二(11)与出水池(9)相连接;
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滤池(8)的进水口与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砂滤池(8)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池(9)的进水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和砂滤池(8)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4)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厌氧池(5)和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厌氧池(5)的出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和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厌氧池(5)顶部设有废气排放口;
所述好氧池(6)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沉淀池(2)、水解酸化池(4)以及厌氧池(5)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好氧池(6)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膜生物过滤池(7)以及砂滤池(8)相连接;
所述的好氧池(6)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所述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厌氧 池(5)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出水口通过污水提升泵二(11)与出水池(9)相连接;
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所述砂滤池(8)的进水口与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砂滤池(8)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池(9)的进水口相连接。
说明书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类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产、生活废水的排量和浓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其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毒性高、难降解物质含量高,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在研发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水质特点采取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工艺组合进行小试。在研发过程的小试阶段,缺乏模块化的工艺装置进行快捷、灵活、有效的组合,难以实现工艺上无缝衔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套装置将上述四类处理方法进行模块化设计,接口标准化,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按工艺设计顺序组合运行,还可以通过改变配套设施和材料,如填料、滤料,动态实现不同的实验目 标。在进水、出水方式上,利用水泵提升,重力落差在组合的模块内实现可控制的连续或者批序水流,利用污水提升泵、转子流量计及阀门切换控制水流流量和流经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包括调节池1、混凝沉淀池2、混凝吸附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厌氧池5、好氧池6、膜生物过滤池7、砂滤池8以及出水池9;所述的各个池之间分别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
各个所述池体的池壁上均设有规格标准化的活接口,所述的各池体之间分别通过与所述的活接口相匹配的管道相连接,每两支所述的管道之间设有水流控制阀门,从而形成完整的废水处理装置。
所述调节池1内部设有穿孔曝气管12,所述的穿孔曝气管12的进气端与所述调节池1外部的鼓风机13相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污水提升泵一10与所述混凝沉淀池2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混凝沉淀池2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水解酸化池4、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进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混凝吸附沉淀池3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和砂滤池8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4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厌氧池5和好氧池6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厌氧池5的出水口与所述好氧池6和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厌氧池5顶部设有废气排放口;
所述好氧池6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沉淀池2、水解酸化池4以及厌氧 池5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好氧池6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膜生物过滤池7以及砂滤池8相连接;
所述的好氧池6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所述膜生物过滤池7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厌氧池5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出水口通过污水提升泵二11与出水池9相连接;
所述的膜生物过滤池7中设有管式曝气器14,所述的管式曝气器14的进气端与所述的鼓风机13相连接;
所述砂滤池8的进水口与分别与所述的混凝吸附沉淀池3以及好氧池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砂滤池8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池9的进水口相连接。
连接各池体的管道采用硅胶软管。
连接各管道所用的阀门选UPVC阀门。
本套装置的每个池体的进、出水口均为标准化接口,各池体既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针对不同水质特点,利用阀门的控制,或者改变池体相对位置等方法,将各池体以任意顺序在短时间内完成组装,形成工艺模块组合,简化了工艺组装流程,节省了工艺组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利用现有模块还可模拟其它工艺,进行废水处理的小试,达到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