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

发布时间:2018-9-8 16:22:16

  申请日2011.07.01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废水处理装置。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尤其利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工艺。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线,出水管线;所述反应池为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容器;在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反应池底面,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搅动液体循环。本实用新型占地减少,节省土建投资;实现同步脱氮,以全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为主;新型曝气方式节省能耗;高回流循环提高耐冲击性;运行和监控过程高效、安全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线,出水管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为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容器;在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曝 气装置,和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反应池底面,所述液体循环装 置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搅动液体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曝气装置包括一组曝气盘和风机,所述一组曝气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内底 面上,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和曝气盘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液体循环装置为一组推流器,所述各个推流器设置在所述反应池的侧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 流器结构包括潜水电机、减速器和不锈钢叶轮;所述潜水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并 和所述不锈钢叶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应池内还投放有生物菌群,降解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

  说明书

  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废水处理装置。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 统,尤其利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高浓度污水是目前污水处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一项世界性难题,现代处理 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化法四大类。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为无机物来处理废水的方法,通过人为的 创造适于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机物 的效率。根据使用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和生物酶法等。

  传统生化法有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投资和处理成本偏高,对水质变化冲 击耐受能力弱,易产生污泥膨胀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 的系统。本实用新型是一项高浓度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的系统,在结合传统好 养生化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生物处理的各个要素做了科学、详尽的改进, 使得本工艺能够在高浓度污水处理效果、投资、运行等方面优于传统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线,出水管线; 所述反应池为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容器;在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液 体循环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反应池底面,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 反应池内,搅动液体循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曝气量小,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省能耗,所述的曝 气装置包括一组曝气盘和风机,所述一组曝气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内底面 上,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和曝气盘相连。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质变化冲击耐受能力弱,易产生污泥膨胀的 技术问题,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为一组推流器。所述推流器结构包括潜水电机、 减速器和不锈钢叶轮;所述潜水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并和所述不锈钢叶轮连接。

  所述各个推流器设置在所述反应池的侧内壁上。本实用新型高回流循环提 高耐冲击性。

  本实用新型结合特殊菌种和较高浓度的活性污泥,培养大量、生长缓慢的 特殊菌群,来降解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所述反应池内投放有生物菌群,降 解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安排在一个反应池 内进行,技术优点十分突出,概括而言,本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占地减少,节省土建投资;

  2)实现同步脱氮,以全程同步硝化反硝化为主;

  3)新型曝气方式节省能耗;

  4)高回流循环提高耐冲击性;

  5)运行和监控过程高效、安全稳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所实现的工艺中,

  (1)结合特殊菌种和较高浓度的活性污泥,培养大量、生长缓慢的特殊菌 群,来降解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物。

  (2)进行大比例回流循环,并在每个循环过程中处理尽可能少的有机物, 同时使进水与出水的浓度差尽可能达到最小,处理难度最低。

  (3)溶氧浓度稳定地控制在0.7mg/L以下。

  在实现上述要点的过程中,结合好氧生化处理原理,实现以下三大目的:

  1)除COD

  本工艺去除COD的理论基础和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反应的理论相同。都 是采用微生物群体,利用水中的溶解氧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来提供自身能量并 进行繁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2)除氮

  在本工艺曝气池前半段溶解氧都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消耗,溶解氧浓 度基本都处在0~0.1mg/L,在池子后半段,负荷降低,溶解氧开始有富余, 溶解氧在0.1~0.7mg/L,这样的溶解氧浓度条件,给硝化反硝化同时进行提 供了一个的最佳条件。氨氮硝化反硝化过程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全程硝化反 硝化过程两种。全程硝化过程就是反硝化菌群利用NO3P-作电子受体,进行反 硝化,而短程硝化中反硝化菌群可以利用NO2-作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即亚 硝化微生物将NH4-N转化为NO2-N,随即由反硝化微生物直接进行反硝化反应, 将NO2-N还原为N2释放。在本工艺中,以全程硝化反硝化为主,与短程硝化反 硝化相比除氮更彻底。

  3)除磷

  本工艺的生物除磷是靠污水中存在的除磷异养性细菌完成的,在兼氧条 件下,细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吸收、粘附、吸附可溶 性低分子量的可生化有机物(即碳源),做为好氧吸取磷的能量贮存在细胞 内;好氧状态时,碳源有机物被细菌所氧化,提供能量使细菌迅速增长和繁 殖,从外部将环境中将H3PO4摄入体内,摄入的H3PO4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另 一部分则用于合成聚磷酸盐贮存在细胞内。由于摄取的磷在数量上远远大于 释放的磷量,在运行中将吸取了大量磷的细胞随污泥排掉,则达到生物除磷 的目的。反应池中分别设置兼氧、好氧段,将污水中的磷随污泥排放。并且 采用推流设备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活性污泥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与 污水充分接触,以增加反应效率,进而大大提高好氧除磷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