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生物干化法

发布时间:2018-8-31 9:01:47

  申请日2012.12.18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IPC分类号C02F11/02; C02F11/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干化法对污泥处理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污泥生物干化法,包括将脱水污泥、堆肥熟料和调理剂按比例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到60%,将混合物料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间歇式通风式,通风量为100-250L/h,72小时后即可,本发明能够更好地调节污泥的孔隙率,反应器温度上升更快,含水率下降程度更大;干化反应能够快速启动,能够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同时保证生物堆体的温度,干化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书

  1.污泥生物干化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脱水污泥、堆肥熟料和调理剂按比例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到60%,将混合物料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间歇式通风式,通风量为100—250 L/h,72小时后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干化法,其特征在于调理剂为秸杆,锯末或者是秸杆、锯末以等体积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生物干化法,其特征在于脱水污泥和调理剂的体积比为1-3:1。

  说明书

  一种污泥生物干化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干化法对污泥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 生物干化是指在生物活动产生的较高温度条件下,对脱水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加快污泥中的水分散失,最终生成具有较低含水率的干化污泥。经生物干化后的污泥除了卫生填埋外,也可以作为衍生燃料从而实现资源化。Wi—emer等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垃圾经生物干化后,含水率明显下降,能使热值提高30%-40%。机械去除低热值物质(如金属)和细小成分(粒径<2mm)后,获得的高热值燃料可以与褐煤相媲美,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干化技术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与好氧堆肥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生物干化以降低污泥含水率为目标,而堆肥处理则以有机物稳定与腐熟为主。据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含水率、通风供氧、调理剂和温度等,这些研究更多是考虑堆肥化的周期和产品质量,而并非污泥中的水分含量,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于化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种使干化效果更好的污泥生物干化法。

  本发明所述的污泥生物干化法,包括将脱水污泥、堆肥熟料和调理剂按比例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到60%,将混合物料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间歇式通风式,通风量为100—250 L/h,72小时后即可。

  优选地,调理剂为秸杆,锯末或者是秸杆、锯末以等体积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或者更优选地,脱水污泥和调理剂的体积比为1-3:1。

  本发明能够更好地调节污泥的孔隙率,反应器温度上升更快,含水率下降程度更大;干化反应能够快速启动,能够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同时保证生物堆体的温度,干化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脱水污泥、堆肥熟料和秸杆按3:1:1的体积比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为60%,将混合物料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间歇式通风式,通风周期为15 min,通风开启10 min、停止5 min。通风量为100—250 L/h,72小时后测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下降了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