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12.18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包括:①破碎筛分有机物(玉米、小麦、高粱、大米等);②测定生物反应池(曝气池、沉淀池等)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对发生膨胀的污泥进行丝状菌定量;③按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的比例,或按照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比投放至发生丝状菌膨胀的污泥中;④保持生物反应池中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搅拌;⑤测定生物反应池内MLSS和SVI值;至此,完成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改善。该方法能使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粘附、缠绕生长,改变其发散式生长的方式,从而使丝状菌致密生长,解决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水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以下步骤:
①破碎有机物,筛分出粒径0.1-0.3mm的有机物,备用;
②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对发生丝状菌膨胀的活性污泥进行定量;
③按每克污泥配制经筛分后的有机物的重量比投放至发生丝状菌膨胀的 污泥中,或按照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比投放至发生丝状菌膨 胀的污泥中;
④按照传统工序保持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正常运行,增加搅拌;
⑤通过排泥,测定污水 处理系统污泥浓度,MLSS在1500-5000mg/L,污 泥沉降指数SVI值下降率达到30%-80%;至此,完成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 淀性能的改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沉淀性能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正常运行污泥浓度为1500~8000 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沉淀性能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为玉米、小麦、高粱或大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沉淀性能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的密度稍大于水,在1~3g/cm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沉淀性能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克污泥配制经筛分后的有机物的重量为0.5~ 15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沉淀性能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为10~ 150μg。
说明书
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使 丝状菌粘附、缠绕生长的方法,以改善丝状菌膨胀污泥的沉淀性能。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但污泥膨胀是该法问世以来普 遍发生且棘手的难题之一。污泥膨胀使得泥水难以分离,出水水质恶化,严 重时将导致整个污水系统的瘫痪。而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 胀,其中前者占90%。传统的技术控制方法是通过杀死或抑制丝状菌的生长 来控制丝状菌膨胀,其常用措施包括:投加药剂、采用生物选择器、控制微 生物环境和代谢机制.但由于丝状菌膨胀的诱因较多,单一的抑制,有时难以 达到预期效果,且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充当骨架、对 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等,因此单纯通过杀死丝状菌来控制膨胀也存在着种种 问题。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丝状菌也可以形成聚集度大的絮体甚至颗粒。这 给控制丝状菌膨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能使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粘附、缠绕生长,改变其发散式生长的方 式,从而使丝状菌致密生长,解决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 出水水质。
本发明解决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善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淀性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①破碎有机物,筛分出粒径在0.1-0.3mm之间的有机物,备用;
②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对发生丝状菌膨胀的活性污泥进行定量;
③按每克污泥配制经筛分后的有机物的重量比投放至发生丝状菌膨胀的 污泥中,或按照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比投放至发生丝状菌膨 胀的污泥中;
④按照传统工序保持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正常运行,增加搅拌;
⑤通过排泥,测定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浓度,MLSS在1500-5000mg/L,污 泥沉降指数SVI值下降率达到30%-80%;至此,完成发生丝状菌膨胀污泥沉 淀性能的改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
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正常运行污泥浓度为1500~8000mg/L。
所述有机物为玉米、小麦、高粱或大米。
所述有机物的密度稍大于水,在1~3g/cm3之间。
所述每克污泥配制经筛分后的有机物的重量为0.5~15g。
所述每米丝状菌的长度配制有机物的重量为10~150μ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给发散式生长的丝状菌提供一个内核,使丝状菌可以粘附其上,缠 绕生长,聚集成块,以改善污泥的沉淀性能,解决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污 泥浓度有所增加,出水水质得到改善。且有机物颗粒作为缓释碳源,对于反 硝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