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2.14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IPC分类号E03F5/14; E03F5/00
摘要
一种应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包括引流槽(1)、排洪槽(2)、引流孔(3)、分流坝(4),引流槽(1)为倒梯形,入口宽,出口窄;引流槽(1)两侧和底部有挡水墙(5),分流坝(4)位于一侧挡水墙和底部的挡水墙之间,分流坝(4)、一侧挡水墙和底部的挡水墙构成三角形,分流坝(4)和挡水墙(5)之间的区域构成排洪槽(2);引流孔(3)直径为0.15m;引流孔(3)出口端装有挡沙网(6),过滤网圆形,筛孔孔径0.002m,引流孔(3)入口端装有栅格网(7),栅格网(7)圆形,直径0.15m,栅格孔径0.02m;分流坝(4)高度要求高于引流孔上边0.2m,且高于所述排洪槽的出水口挡墙0.2m。本发明构造简单合理、造价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系统,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其特征在 于:包括引流槽(1)、排洪槽(2)、引流孔(3)、分流坝(4),引流槽(1)为 倒梯形,入口宽,出口窄;引流槽(1)两侧和底部有挡水墙(5),分流坝(4) 位于一侧挡水墙和底部的挡水墙之间,分流坝(4)、一侧挡水墙和底部的挡水 墙构成一三角形,分流坝(4)和挡水墙(5)之间的区域构成排洪槽(2);引 流孔(3)直径为0.15m;引流孔(3)出口端装有挡沙网(6),过滤网圆形, 筛孔孔径0.002m,引流孔(3)入口端装有栅格网(7),栅格网(7)圆形,直 径0.15m,栅格孔径0.02m;分流坝(4)高度要求高于引流孔上边0.2m,且高 于所述排洪槽的出水口挡墙0.2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洪槽(2) 位于引流槽(1)右边,排洪槽(2)有1个出水口,出水口宽1m,出水口挡墙 高为0.2m,出水口一侧挡水墙高为0.5m,厚0.24m,出水口另一侧挡水墙高为 1m,厚0.24m。
说明书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的污水、洪水分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净化技术体系,属于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用于 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系统(譬如人工湿地、介质吸附、稳定塘、前置库)的洪水、 污水分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治理已经成为了 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譬如人工湿地、介质吸附、 稳定塘、前置库)是近几年来污水处理较热门的新技术之一,该系统能高效的 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及有机物,且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比常规污水处理 厂低得多,因而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畜牧业、食品业和矿山等工农业 废水的处理。
由于污水中含有漂浮物、砂子、泥沙等易对系统造成堵塞,使这些污水生 态净化系统失去净化功能。因此污水进入生态净化系统前的预处理显得尤为重 要。暴雨时分离洪水和污水,避免洪水进入生态净化系统,而导致系统被冲毁, 也是污水生态净化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污水生态净化系统预处理 一般利用沉沙池进行沉淀,而洪水、污水的分离则没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常用 的技术是设置闸门,人工来控制污水排放,洪水时必须提前关闭闸门以规避洪 水。这种方法对保护净化系统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却漏掉了初期洪水 所带来的污水,而且关闭闸门的时间不好控制。另外,充气橡胶坝、溢流池等 分流技术也常用于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但充气橡胶坝易损坏,维护费用高;而 溢流池并不能高效的分离洪水,易造成净化系统被洪水冲刷而受损。在一些大 的城市,则采用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的方法,但工程量大,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系统的洪水、污水分 流系统,该系统利用洪水携带泥沙堆积作用,设置分流坝,合理地分离洪水; 具有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等特点,可为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以上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包括引流槽(1)、 排洪槽(2)、引流孔(3)、分流坝(4),引流槽(1)为倒梯形,入口宽,出 口窄;引流槽(1)两侧和底部有挡水墙(5),分流坝(4)位于一侧挡水墙和 底部的挡水墙之间,分流坝(4)、一侧挡水墙和底部的挡水墙构成一三角形, 分流坝(4)和挡水墙(5)之间的区域构成排洪槽(2);引流孔(3)直径为 0.15m;引流孔(3)出口端装有挡沙网(6),过滤网圆形,筛孔孔径0.002m, 引流孔(3)入口端装有栅格网(7),栅格网(7)圆形,直径0.15m,栅格孔 径0.02m;分流坝(4)高度要求高于引流孔上边0.2m,且高于所述排洪槽的 出水口挡墙0.2m。
所述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排洪槽(2)位于引流槽(1)右边,排洪槽(2) 有1个出水口,出水口宽1m,出水口挡墙高为0.2m,出水口一侧挡水墙高为 0.5m,厚0.24m,出水口另一侧挡水墙高为1m,厚0.24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不仅能较好的分离洪水和污水,而且具有沉沙功能,能高效截 留污水和洪水带来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因此,可以替代沉沙池的功能,降低污 水生态净化技术的建设成本。
(2)本发明利用泥沙堆积自动分离洪水、污水,克服了部分分流系统无法 自动启动的缺点,而且不耗费任何能源,因此该发明兼顾了节能与生态恢复效 益。
(3)本发明主要结构简单,便于建造,系统管理方便,易于掌握和操作, 维护成本低。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化了引流孔的设计,同时安装栅格网和挡 沙网,能较好的规避大的固体废弃物对系统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技术易受大的 固体废弃物堵塞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洪水、污水分流系统,可以彻底解决现存的分流方式出现的 问题。此外,本发明通过泥沙堆积自动控制分流,克服了传统分流技术中人为 控制分流时间难控制的缺点,同时兼顾了沉沙和除杂物功能,且维护费用低廉。 可广泛应用于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等领域,对污水生态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