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2.20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IPC分类号F25B30/06; F28F9/24; F28D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上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有进水管,靠近另一端部的位置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上设有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所述污水出管与进水管密封连通,本发明以污水为能源,采用间接式,利用换热器的原理,将污水中低品位热能置换出来,经由中水传递给热泵机组。冬季污水源热泵机组通过中水把污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转移到中水并通过污水释放出去。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并一年四季提供热水。实现一机多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7),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壳体(7)上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有进水管(20),靠近另一端部的位置设有污水出管(19),所述进水管(20)上连通有净水箱(1),所述净水箱(1)上设有污水进管(10)和通水管(11),所述通水管(11)与进水管(20)密封连通;
换热器壳体(7)内设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的其中一端连接有中水进管(17),另一端连接有中水出管(18),中水进管(17)设置在靠近污水出管(19)的一端位置,中水出管(18)设置在靠近进水管(20)的一端位置:
所述换热器壳体(7)内设有若干片相互间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8);
所述净水箱(1)内靠近污水进管(10)下侧的位置设有第二隔板(3)、靠近污水进管(10)上侧的位置设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二隔板(3)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3),过滤孔直径≥10mm;
第一隔板(2)与净水箱(1)的上壳壁之间呈30°角设置,所述第二隔板(3)与第一隔板(2)之间呈60°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靠近污水进管(10)的一端与净水箱(1)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2)与第一隔板(2)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远离污水进管(10)的一端与第一隔板(2)远离污水进管(10)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5),所述第二挡板(15)与第二隔板(3)和第一隔板(2)之间分别呈60°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内靠近第二隔板(3)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三隔板(6),第三隔板(6)与第二隔板(3)之间呈60°角设置,所述第三隔板(6)和第二隔板(3)靠近污水进管(10)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挡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远离污水进管(10)的一端下部与净水箱(1)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三挡板(16),所述第三挡板(16)与第二隔板(3)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隔板(6)远离污水进管(10)的一端上部与净水箱(1)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五挡板(4),所述第五挡板(4)与第三隔板(6)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挡板(4)和第三隔板(6)上分别设有过滤孔(13),第五挡板(4)上的过滤孔直径≥10mm,第三隔板(6)上的过滤孔直径≤6mm。
说明书
污水净化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配套于污水源热泵机组的污水源热泵机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污水为热源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属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战略部署,深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应用,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采用原生污水源热泵技术,用来解决供暖和制冷问题的热潮正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原生污水源热泵已迈进新的节能领域。 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即利用城市地下原生污水为水源的热泵系统,每个城市都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并且均匀有的分布在城市的地下空间。城市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季温度一般在12℃-17℃,夏季温度稳定在20℃-25℃左右,且水温、水量相对稳定。我国城市污水量巨大,2006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共计537亿吨,2010年达到730亿吨左右,如果用原生污水源热泵回收这些污水中的废热,可以解决至少30亿平方米建筑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以污水为热源的污水净化换热装置,能够以污水为能源,采用间接式,利用换热器的原理,将污水中低品位热能置换出来,经由中水传递给热泵机组,可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并一年四季提供热水,实现一机多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净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上靠近一端部的位置设有进水管,靠近另一端部的位置设有污水出管,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上设有污水进管和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与进水管密封连通。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换热器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有中水进管,另一端连接有中水出管,中水进管设置在靠近污水出管的一端位置,中水出管设置在靠近进水管的一端位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若干片相互间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以增加污水在换热器壳体的流程,形成紊流,提高了传热效率。
进一步改进:所述净水箱内靠近污水进管下侧的位置设有第二隔板、靠近污水进管上侧的位置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孔直径≥10mm。
从污水进管进来的污水,一部分经过第二隔板上的过滤孔直接流出,另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二隔板、第二挡板、第一隔板和第一挡板的阻挡,形成旋流,冲刷第二隔板,以防止过滤孔堵塞。
进一步改进:第一隔板与净水箱的上壳壁之间呈30°角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呈60°角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污水进管的一端与净水箱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隔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污水进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远离污水进管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分别呈60°角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净水箱内靠近第二隔板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呈60°角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第二隔板靠近污水进管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挡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污水进管的一端下部与净水箱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隔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隔板远离污水进管的一端上部与净水箱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与第三隔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挡板和第三隔板上分别设有过滤孔,第五挡板上的过滤孔直径≥10mm,第三隔板上的过滤孔直径6≤mm。
从第二隔板上的过滤孔流出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三挡板、第五挡板、第三隔板和第四挡板的阻挡,形成旋流,冲刷第五挡板、第三隔板,以防止过滤孔堵塞。
净水箱的上述结构,较好的解决了污水堵塞、挂垢以及污垢堆积的问题。从而使污水顺畅流动。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以污水为能源,采用间接式,利用换热器的原理,将污水中低品位热能置换出来,经由中水传递给热泵机组。冬季污水源热泵机组通过中水把污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转移到中水并通过污水释放出去。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并一年四季提供热水。实现一机多用。
本发明不仅节能,而且环保。与大型煤矿锅炉相比,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60%以上,单位供暖负荷电耗比地下水源节约10%-50%,比传统中央空调系统节省30%-60%的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