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8.05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IPC分类号E03B1/02; C02F9/14; E03B7/07; E03B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封闭式水箱(7)的入水端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5),紫外线消毒装置(5)的前端连接有生化滤池(4),生化滤池(4)的前端连接有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抽取河水的第一水管(1);封闭式水箱(7)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泵送装置(12)和第三泵送装置(11),其中第二泵送装置(12)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城市楼宇供水的第三水管(9),第三泵送装置(1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乡村居民供水的第二水管(10)。经过过滤处理、生化处理和消毒处理的水储存于具有保压功能的封闭式水箱中。能够方便地为城乡居民供给达标生活饮用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包括具有保压功能的封闭式水箱(5),其特征在于:封闭式水箱(7)的入水端通过第二水管(6)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5),紫外线消毒装置(5)的前端连接有生化滤池(4),生化滤池(4)的前端连接有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泵送装置(2),第一泵送装置(2)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抽取河水的第一水管(1);封闭式水箱(7)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泵送装置(12)和第三泵送装置(11),其中第二泵送装置(12)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城市楼宇供水的第三水管(9),第三泵送装置(1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乡村居民供水的第二水管(10);在第三水管(9)和第二水管(10)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装置(5)中配置有紫外线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滤池(4)中设置有溶气和气浮曝气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封闭式水箱(7)出水端相连接的水质监测仪和水压监测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控制阀、水质监测仪、水压监测装置相连接的控制柜(8)。
说明书
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及供水系统,主要用于将河水处理后向城乡居民供给达标生活饮用水。
背景技术
以河水作为水源向城乡居民供给生活用水,是我国众多地区城乡居民饮用水供给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处理、供水系统普遍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水源地水质处理虽然已经达到或者基本达到要求,但经过长距离管道运输,而用户端的水质检测跟不上,产生的二次污染不能被及时检测和处理,用户饮用水的质量难于保障。特别是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将原来的用户端出水检测标准由35项提高到106项,这就对现有的水处理、供水系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第二、输送水的全过程依赖水泵动力,送水系统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针对河水资源的特点进行过滤、生化处理、消毒,结合检测用户端水质,确保供水达标;并通过检测用户端水压,实现水泵加压和无负压供水选择使用已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将河水处理为城乡达标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包括具有保压功能的封闭式水箱,其特征在于:封闭式水箱的入水端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前端连接有生化滤池,生化滤池的前端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泵送装置,第一泵送装置的前端连接有用于抽取河水的第一水管;封闭式水箱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泵送装置和第三泵送装置,其中第二泵送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城市楼宇供水的第三水管,第三泵送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为乡村居民供水的第二水管;在第三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装置中配置有紫外线灯管。
所述的生化滤池中设置有溶气和气浮曝气装置。
还包括分别与封闭式水箱出水端相连接的水质监测仪和水压监测装置。
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控制阀、水质监测仪、水压监测装置相连接的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第一、经过过滤处理、生化处理和消毒处理的水储存于具有保压功能的封闭式水箱中。能够方便地为城乡居民供给达标生活饮用水。第二、本系统还设置有位于用户端的水质检测装置,能够及时检测水质是否达标,并通过控制阀的控制确保只有达标饮用水才能送至用户。第三、本系统通过检测封闭式水箱末端水压,只有在水压达不到送水要求时才控制加压装置工作,而在水压达到送水要求时利用无负压供水,减少了系统的电能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