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8.05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安装过程是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将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从滤网井上方吊装入滤网井内,在吊装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下降过程中,通过循环水泵组工作使水流在循环水引/回水沟道处产生向冷凝器方向的抽吸力与吊钩顺水流方向轻微偏移力所产生的合力,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随水流抽吸力向循环水引/回水沟道方向移动到位,借助于理极化水处理装置自身重量及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外壁的密封层与滤网井的壁及引/回水沟道的口紧密衔接,完成安装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检修是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降低了施工成本与风险。
权利要求书
1.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安装过程是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安装位 置处于凉水池(3)与引/回水沟道(5)之间的滤网井(7)内,在物理极化 水处理装置(1)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层(2),将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1)从 滤网井(7)上方吊装入滤网井(7)内,在吊装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1) 下降过程中,通过循环水泵组(6)工作使水流在循环水引/回水沟道(5)处 产生向冷凝器(9)方向的抽吸力与吊钩顺水流方向轻微偏移力所产生的合 力,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1)随水流抽吸力向循环水引/回水沟道(5)方 向移动到位,借助于理极化水处理装置(1)自身重量及与地面的摩擦力, 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1)外壁的密封层(2)与滤网井(7)的壁及引/回 水沟道(5)的口紧密衔接,完成安装工作,此时循环水全部通过物理极化 水处理装置(1)进入循环水引/回水沟道(5)、循环水泵组(6)和循环水管 道(8),进入冷凝器(9)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循环水最后通过回水管(10) 输送给凉水塔(4)喷淋冷却。
说明书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热电厂,冶金,化工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以发电厂发电机组的循环水冷却系统为例,因物理极化水(以下简称极化水)处理技术利用物理场作用于循环冷却水,经该设备处理后的水具有较好的防垢、灭藻杀菌和缓蚀效果,取代了传统的向循环冷却水中投放化学药品。节约成本,减少污水排放,节水效益明显。但以往的极化水处理装置安装费时费力,必须在循环水系统停运的状态下进行。以往的极化水处理装置安装位置是安装在循环泵组和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管道上安装位置通常有两种:位置一,根据极化体水处理装置的大小,先在铺设好循环水管道的地面位置开挖一个矩形坑,把循环水管道裸露,坑的四周与底部用水泥浇筑并做防水处理,上面作防雨防水处理。坑的大小取决于极化体尺寸以及施工检修空间。位置二,在循环水管的裸露出地平面以上处。施工步骤大致为:1、停运循环水系统;2、排干管道内积水;3、按极化水处理装置尺寸割断循环水管并在极化体两侧的循环水管上留检修施工人孔;4、用吊车将极化水处理装置与循环水管道的断口相吻合位置,做管壁焊缝内外焊接;5、盖好人孔盖,做水压试验。这个施工周期约在30天左右,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危险系数大,综合成本大,并且每一次极化水处理设备检修,必须把循环水系统停运才能进行,耽误正常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其特征在于: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安装过程是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安装位置处于凉水池与引/回水沟道之间的滤网井内,在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层,将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从滤网井上方吊装入滤网井内,在吊装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下降过程中,通过循环水泵组工作使水流在循环水引/回水沟道处产生向冷凝器方向的抽吸力与吊钩顺水流方向轻微偏移力所产生的合力,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随水流抽吸力向循环水引/回水沟道方向移动到位,借助于理极化水处理装置自身重量及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外壁的密封层与滤网井的壁及引/回水沟道的口紧密衔接,完成安装工作,此时循环水全部通过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进入循环水引/回水沟道、循环水泵组和循环水管道,进入冷凝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循环水最后通过回水管输送给凉水塔喷淋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物理极化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检修是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不影响正常生产,省时省力,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