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8-25 17:57:05

  申请日2013.11.01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1/7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废水的处理,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设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由下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接入废水的进水管、用于接入臭氧的进气管、布水布气板、承托层、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上方设有出水堰及出水管,所述出水堰连通于所述出水管。本发明涉及的臭氧铁碳床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以特定的铁碳微电解填料为基础,通过整体工艺的调整可适合于多种废水的深度处理,充分利用了臭氧的强氧化特性和铁碳微电解的高矿化率特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废水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设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由下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接入废水的进水管、用于接入臭氧的进气管、布水布气板、承托层、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上方设有出水堰及出水管,所述出水堰连通于所述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为臭氧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为微电解反应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区还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及第二反应区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所述第一、二反应区均为臭氧微电解反应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按质量分组成: 极化铁粉为79%、粉末活性炭为13%、催化剂为5%、纳米凹凸棒土为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的粒径为1cm至2cm;比重为1.1 t/m3;比表面积为1.2 m2/g;空隙率为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及第二反应区还设有观察口及取样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还设有气体排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采用均质的鹅卵石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曝气头。

  说明书

  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铁碳床微电解技术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为铁屑和炭,来源广泛、投资少、不需消耗电力资源,能够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亦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反应设备基建投资低、占地小、便于推广。该法不仅能在常温常压下取得较好的色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还能较大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当铁屑结块,出现沟流等现象时会大大降低处理效果。当反应塔较高时,底部的铁屑压实作用较大,易结块。在运行过程中表面沉积物会使铁碳填料产生钝化,降低处理效果,需定期进行清洗。铁碳微电解在低pH值时反应速率快,并能有效解决钝化问题。但若人为调低废水的pH值,不仅大幅提高了处理成本,亦使工艺流程复杂化。解决铁碳微电解法所面临的填料结块、钝化以及减少酸投加量而降低成本是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臭氧技术的主要优势为:臭氧反应过程用会消耗氢氧根,碱性条件下脱色效率高;臭氧的半衰期仅为半小时,反应彻底,无污泥和二次污染;反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臭氧为现场制备,没有原料的存储和运输问题,操作管理方便。臭氧主要缺点为:臭氧发生器耗电量大,设备投资费用较高,设备需要防腐;臭氧有毒,反应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有机酸不利于有机物的彻底去除。

  已有的臭氧与铁碳微电解的技术只是单一的将臭氧和通入铁碳床内,虽实现了装置的一体化,使用时会受到废水水质的限制,缺乏灵活性,从而限制了已有技术的广泛使用。此外,微电解填料性能的差异亦会导致工程运行上效果的不稳定和填料的高损耗率,使得处理成本上升至企业难以接受的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充分发挥臭氧和微电解结合的优势,提高处理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彻底解决微电解技术的钝化和板结等问题。

  一种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废水的处理,所述臭氧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设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由下之上依次设有用于接入废水的进水管、用于接入臭氧的进气管、布水布气板、承托层、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上方设有出水堰及出水管,所述出水堰连通于所述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为臭氧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为臭氧微电解反应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区还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及第二反应区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所述第一、二反应区均为臭氧微电解反应区。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解填料按质量分组成: 极化铁粉为79%、粉末活性炭为13%、催化剂为5%、纳米凹凸棒土为3%。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解填料的粒径为1cm至2cm;比重为1.1 t/m3;比表面积为1.2 m2/g;空隙率为6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及第二反应区还设有观察口及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的顶部还设有气体排出孔。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采用均质的鹅卵石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有曝气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涉及的臭氧铁碳床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以特定的铁碳微电解填料为基础,通过整体工艺的调整可适合于多种废水的深度,充分利用了臭氧的强氧化特性和铁碳微电解的高矿化率特性,具有以下优点:大幅降低了臭氧的投加量;降低了臭氧设备的投资费用;提高了臭氧利用率以及小分子有机酸等臭氧最终产物的彻底去除;臭氧曝气改善了装置内的pH微环境,与特制的铁碳填料合用有效缓解了铁碳床微电解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的钝化、结块、沟流等问题;提高了铁碳床的处理效率并延长了铁碳床的工作周期;省去了铁碳床工艺调节pH值所需酸部分的处理成本;本发明应用的领域广泛,各种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均能获得理想的处理效果,适应性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