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7-28 23:05:00

  申请日2012.10.17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①沉砂池池型的选用:采用一体化除砂装置;②主体构筑物的布置:所设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连在一起,并且是呈矩形布置,③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将各处理工段连成一体,其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的排除,形成一个全新的系统;④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竖流式沉淀池;⑤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⑥采用灵活的碳源即进水的分配方式;⑦污泥脱水设备的选用:污泥脱水机采用螺压式污泥脱水机。本发明开发成本较低、方便实用、劳动强度较小。特别适用于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所需的设备简单,一般人员也容易掌握,它适用于处理规模Q=1000-10000m3/d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内容:

  ①沉砂池池型的选用:采用一体化除砂装置,它是集沉砂和砂水分离于一 体的除砂装置;污水从池体的切线方向流入产生旋流,进出水夹角为270°;同 时,机械搅拌装置在池边切线方向进行搅拌,使进入池中的水、砂产生螺旋状 态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中的砂子下沉并向池中心移动,最后沉入砂斗, 而较轻的有机物与砂子分离浮在水面随水流出,沉入池斗的砂子被装在沉砂池 内的螺旋输送机送出池外,并在输送的过程中,砂子被水清洗,使输送出的砂 子更为干净;

  ②主体构筑物的布置:所设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连在一 起,并且是呈矩形布置,使好氧池将厌氧池、缺氧池和沉淀池环包围起来,形 成环形氧化沟的形状;

  ③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将各处理工段连成一体,其内、外回流及 剩余污泥的排除,形成一个全新的系统;由于沉淀池和厌氧池相连,用安装在 沉淀池内的一般小于1m低扬程的回流污泥泵,将污泥泵入相邻的厌氧池中;外 回流用安装在好氧池内的一般小于0.5m低扬程的回流污泥泵将混合液泵入相邻 的缺氧池中,剩余污泥利用水头,将沉淀池的污泥重力排入污泥脱水机房的贮 泥池;

  ④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⑤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由潜水电机带动复叶螺 旋桨高速旋转,使复叶螺旋桨周围产生超大负压,风机产生的大量空气在负压 状态下无阻力地被吸入水中,经剪切螺旋桨的剪切、乳化、粉碎后,形成极为 细微的气泡,直径小于1mm;同时,混合螺旋桨在水体中形成强有力的推流,微 小气泡随着水流以一定的角度喷射、扩散,带动污水缓缓翻动前进,微小气泡 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最高可达20分钟以上;混合螺旋桨推动这些微小气泡到更深 远的区域,使氧分子被水充分吸收,这种曝气装置特别适用于本发明工艺中;

  ⑥采用灵活的碳源即进水的分配方式:来水的30-50%进入厌氧区,70-50 %进入缺氧区;其两点进水的分配比例,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质、脱氮除 磷对碳源需要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有效的除磷脱氮效果;

  ⑦污泥脱水设备的选用:污泥脱水机采用螺压式污泥脱水机。

  说明书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特点,治理乡镇生活污水,采用处理工艺一般遵循以下原则: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满足环保要求,根据不同的受纳水体,达到不同的处理标准;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投资少的处理工艺;选用低能耗、运行费用低的工艺;工艺简单,构筑物、设备少、便于操作和运行维护管理。

  常规污水处理工艺:按污水处理标准的要求,一般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即要有除磷脱氮功能。目前,常规的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工艺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A2/O工艺、氧化沟工艺和SBR工艺等;氧化沟工艺和A2/O工艺都具有运行管理经验丰富,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A2/O工艺亦称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生物脱氮除磷)。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工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PHB。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 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并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此为吸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SBR虽然工艺流程较简单,占地较省,但自动化要求程度很高,并且脱氮除磷效果一般,它不适应人员技术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乡镇。

  氧化沟工艺是50年代由荷兰工程师发明的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氧化沟工艺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而且在脱氮除磷方面表现了很好的性能,由于很高的耐冲击负荷和大的污泥量,使其更适用于水质较差含工业废水量大的污水。

  近年来,氧化沟工艺发展较快,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氧化沟有奥贝尔(Orbal)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多沟交替工作型氧化沟等。各种氧化沟的处理机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池型和曝气方式不同,在氧化沟中,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进水的循环混合液,使进水达到快速混合稀释,对污水的水质水量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

  近年来,卡鲁塞尔氧化沟在世界各地被普遍采用,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多座卡鲁塞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

  卡鲁塞尔氧化沟是1967年由荷兰的DHV公司开发研制。它的研制目的是为满足在较深的氧化沟沟渠中使混合液充分混合,并能维持较高的传质效率,以克服小型氧化沟沟深较浅,混合效果差等缺陷。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投资省、 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卡鲁塞尔氧化沟是一个完全混合曝气池,其浓度变化系数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进水将迅速得到稀释,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对于氧化沟中的某一段则具有某些推流式的特征,即在曝气器下游附近地段DO浓度较高,但随着与曝气器距离的不断增加则DO浓度不断降低(出现缺氧区)。这种构造方式使缺氧区和好氧区存在于一个构筑物内,充分利用了其水力特性,达到了高效生物脱氮的目的。

  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是从众所周知的卡鲁塞尔氧化沟发展起来的,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与卡鲁塞尔氧化沟最大的区别,是在沟体内增加了一个预反硝化区,通过设置预反硝化区将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分离开来,这对氮的去除是非常有利的,它充分利用了污水中的BOD,并由于反硝化无需溶解氧节省了供氧所需的能量。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可以通过调节曝气机的转速来调节总的充氧量,实际的溶解氧(DO)浓度通过设置在曝气区下游的溶解氧探头测量,测得的结果被送至PLC自控系统,自控系统根据DO浓度通过调整表曝机的转速而控制调节充氧能力,从而实现了充氧能力与实际需氧量匹配,节省了能源,与鼓风曝气相比,表曝机设备简单、维修方便、坚固耐用、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上述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除磷脱氮工艺一般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传统的A2/O工艺,其流程一般有沉砂池、初沉池、A2/O生物处理池、二沉池、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等;就是氧化沟、SBR工艺其流程也较长、构筑物较多。这就带来如下问题:

  (1)处理工艺流程太长,构筑物太多,工程投资大。

  (2)处理设备多、复杂,能耗大、运行费用高。

  (3)由于处理流程长、构筑物多,处理厂占地面积太大。

  (4)由于处理构筑物多、设备多且复杂,不但增加运行费用,也不便于运行管理和维护。

  工艺的具体缺点如下:

  (1)沉砂池池型的选用:

  一般采用曝气沉砂池或旋流沉砂池,为使砂水分离,还要设砂水分离器(需配置砂泵或需鼓风的气提设备),并需建砂水分离间。

  (2)主体构筑物的布置:

  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除磷脱氮工艺的主体构筑物主要是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A2/O)和沉淀池。传统工艺的布置是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它们有的分开,有的连在一起,且沉淀池是分开的,这样布置,占地面积大、连接管路长、水头损失大。

  (3)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

  为了增加生物处理区的污泥浓度和脱氮的需求,A2/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均需污泥内、外回流。外回流,是回流沉淀池的底泥,回流比为60-100%,为了增加脱氮效果,一般需要内回流,即将好氧区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回流比一般为100-200%;这就需要单建回流和剩余污泥泵房,即将沉淀池的污泥排到回流污泥泵房中,再用回流污泥泵将污泥泵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首端,用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打入污泥脱水机房的贮泥池。

  (4)沉淀池:

  由于乡镇污水处理规模一般较小,现有的不一定适用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5)曝气设备的选用:

  传统活性污泥法目前多采用鼓风曝气,曝气系统多采用微孔曝气装置。它必须要建鼓风机房,选用合适的鼓风机,曝气装置安装在池底。

  (6)进水的分配方式:

  不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质、脱氮除磷对碳源需要的变化,对其进行调 整,保证有效的除磷脱氮效果。

  (7)污泥脱水设备的选用:

  离心脱水机耗电较大;带式脱水机卫生条件较差,且带式机大量冲洗水电耗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发成本较低、方便实用、劳动强度较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所需的设备简单,一般人员也容易掌握,它适用于处理规模Q=1000-10000m3/d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为解决为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内容:

  ①沉砂池池型的选用:采用一体化除砂装置,它是集沉砂和砂水分离于一体的除砂装置;污水从池体的切线方向流入产生旋流,进出水夹角为270°;同时,机械搅拌装置在池边切线方向进行搅拌,使进入池中的水、砂产生螺旋状态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中的砂子下沉并向池中心移动,最后沉入砂斗,而较轻的有机物与砂子分离浮在水面随水流出,沉入池斗的砂子被装在沉砂池内的螺旋输送机送出池外,并在输送的过程中,砂子被水清洗,使输送出的砂子更为干净;

  ②主体构筑物的布置:所设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均连在一起,并且是呈矩形布置,使好氧池将厌氧池、缺氧池和沉淀池环包围起来,形成环形氧化沟的形状;

  ③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将各处理工段连成一体,其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的排除,形成一个全新的系统;由于沉淀池和厌氧池相连,用安装在 沉淀池内的一般小于1m低扬程的回流污泥泵,将污泥泵入相邻的厌氧池中;外回流用安装在好氧池内的一般小于0.5m低扬程的回流污泥泵将混合液泵入相邻的缺氧池中,剩余污泥利用水头;将沉淀池的污泥重力排入污泥脱水机房的贮泥池;

  ④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⑤曝气设备的选用:采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由潜水电机带动复叶螺旋桨高速旋转,使复叶螺旋桨周围产生超大负压,风机产生的大量空气在负压状态下无阻力地被吸入水中,经剪切螺旋桨的剪切、乳化、粉碎后,形成极为细微的气泡,直径可小于1mm;同时,混合螺旋桨在水体中形成强有力的推流,微小气泡随着水流以一定的角度喷射、扩散,带动污水缓缓翻动前进,微小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最高可达20分钟以上;混合螺旋桨推动这些微小气泡到更深远的区域,使氧分子被水充分吸收,这种曝气装置特别适用于本发明工艺中;

  ⑥采用灵活的碳源即进水的分配方式:来水的30-50%进入厌氧区,70-50%进入缺氧区;其两点进水的分配比例,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质、脱氮除磷对碳源需要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有效的除磷脱氮效果;

  ⑦污泥脱水设备的选用:污泥脱水机采用螺压式污泥脱水机。

  有益效果:

  本发是一种开发成本较低、方便实用、劳动强度较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所需的设备简单,一般人员也容易掌握,它适用于处理规模Q=1000-10000m3/d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该发明针对我国广大乡镇基层的污水排放实际情况,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问题,减少处理厂的总体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节省占地和方便运行管理,我们根据长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合并和整合,研 发了特别适用于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除磷脱氮工艺,它具有一体化、处理效率高、省投资、省运行费、省占地和便于运行管理的特点。

  (1)、沉砂池池型的选用:采用一体化除砂装置,它是集沉砂和砂水分离于一体的除砂装置,这种装置也是我们早期开发的,并在许多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应用;它的优点是配套设备少、能耗省、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少。

  (2)主体构筑物的布置: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构筑物连体,降低工程费用;各工段无需用管线连接,减少水头损失,降低电耗,节省运行费用;由于好氧池环形布置,它可以具有氧化沟耐冲击负荷的某些优点。

  (3)内、外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的设计:不用单建回流污泥泵房,减少占地,降低工程费用;回流污泥泵扬程低(没有污泥管线),可节省电耗、降低运行费用;剩余污泥排除靠重力,不用剩余污泥泵,可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行费用。

  (4)沉淀池设计:不采用机械排泥设备,可减少设备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无排泥设备,可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便于运行管理。

  (5)曝气设备的选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用浮筒吊在水面上,检修安装方便,同时,不用鼓风机和安装在水下的微孔曝气器,不但方便运行管理,还可大大减少维护费用;好氧池为类似氧化沟的环形池,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不但起曝气作用,还起推流搅拌作用,所以,它可以使本工艺的好氧池发挥氧化沟的某些优势;采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省建鼓风机房,不用鼓风机和微孔曝气装置可大大减少工程投资;省建鼓风机房,可节省用地。

  (6)采用灵活的碳源即进水的分配方式:来水的30-50%进入厌氧区,70-50%进入缺氧区。其两点进水的分配比例,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质、脱氮除 磷对碳源需要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有效的除磷脱氮效果。

  (7)污泥脱水设备的选用:污泥脱水机采用螺压式污泥脱水机,它比离心脱水机省电,比带式脱水机卫生条件好,并省去带式机大量冲洗水所用电耗。

  由于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巧妙地、有效地将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池组合成为一体,环形好氧区在搅拌曝气机的推动下造成一定的环流,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氧化沟耐冲击负荷的作用,不但能提高处理效果、保证出水要求,概括起来的优点如下:

  (1)节省占地面积:由于各处理工段合建,特别是沉淀池与厌氧区相连,内外回流可用潜水推进器式泵直接打入厌氧区和缺氧区,可取消回流污泥泵房。曝气设备采用推流式潜水曝气机,这样,可不设鼓风机房。在予处理工段也采取相应的先进措施,如采用一体化旋流沉砂池。即旋流沉砂和砂水分离为一体,省去了砂水分离设备和砂水分离间。

  所以,本发明污水处理工艺比常规各种生物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可省40-50%。

  (2)节省工程投资:传统二级生物处理,一般沉淀池和生物处理构筑物是分建的,本发明污水处理工艺,沉淀池与生物处理构筑物合建,同时,又取消了砂水分离间、鼓风机房、回流污泥泵房等构建筑物,以及各构筑物间的连接井、连接管道也大为缩短和減少,另外,本发明工艺采用的设备也大为減少,如无鼓风机、无砂水分离器、用搅拌曝气机起曝气和搅拌推流双重作用省去了搅拌器。所以工程投资大约減少了50%。

  (3)节省运行费用:本发明污水处理工艺各工段连接为整体,从进水入厌氧池到沉淀池出水,总水头损失约1.5m,传统工艺约4m,1万m3/d规模的处理厂就省4kw的电。好氧区类似氧化沟,但只采用复叶推流潜水曝气机,省去了推流器,回流污泥泵采用推流器式提升泵,沉淀池、好氧池与厌、缺氧区相连, 需扬程低,大大地节省了电耗和运行费用。比常规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脱氮工艺运行费可省50-60%

  (4)运行管理简单:污水处理厂,特别是乡镇、村镇小型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达标、投资运行费省、少占农田、满足环境要求的情况下,构筑物越简单、设备越少、检修越方便越好。本发明工艺构筑物简单、设备少,而且曝气设备为浮筒吊挂潜水式,在水面上,水下无任何设备,检修不用放空池水,所以检修运行管理极为简单。

  (5)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乡镇生活污水产生量与日剧增。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湖泊,因此村镇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性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测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300万吨/天,BOD为530万吨/天,COD为860万吨/天,TN为14万吨/天。全国96%以上的村庄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末经任何处理即任意向环境排放,造成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所以,加强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我国村镇人居环境和区域性水污染的必经途径。

  结合乡镇经济条件有限、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间歇排放、控制困难等特点,开发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用地面积省、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省、便于运行管理,即“一高、三省、一便于”等优点,完全适于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本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乡镇的高效节能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新工艺:

  (1)沉砂池一体化,即沉砂和砂水分离一体化,不另设砂水分离器、分离器间和任何除砂设施。

  (2)主体处理构筑物一体化布置,即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一体化矩形连体布置,好氧池在外面成环形状。

  (3)不设内外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泵房和鼓风机房。

  (4)曝气设备采用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不采用鼓风曝气、转刷和水下推流器等设备。

  (5)沉淀池采用竖流式,不用刮泥设备。由于上述整合,该发明达到了高处理效率、省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省工程占地和便于运行管理的目的。

  实施例1:

  某镇污水处理厂工程为例

  项目名称:某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地点:;坛明洞;项目业主:镇市场服务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厂规模、水质及处理标准

  处理规模:一期工程:4000m3/d(2015年)。二期工程:3000m3/d(2020年)。本设计方案主体工程按一期规模设计,部分工程考虑了二期规模。

  进水水质及出水指标:

  进水按广西地区城市污水水质考虑,出水为一级B标,见下表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一体化、一高、三省、一便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主要内容

  处理厂生产构筑物按一期规模建设,预留远期建设用地位置,其附属建筑物按远期一次投资建设。本工程近期主要生产构筑物包括:泵房格栅井、一体化旋流沉砂池、一体化A2/O生物处理池、紫外线消毒渠、巴式计量槽、污泥脱水机房。

  设计流量:近期平均流量:4000m3/d=167m3/h;远期平均流量:7000m3/d=292m3/h;总变化系数近期Kz=1.80;近期最大流量:1.80×4000=7200m3/d=300m3/h;远期最大流量:1.80×000=12600m3/d=525m3/h7。

  泵房格栅井

  功 能:去除污水中较大漂浮物,并拦截直径大于20mm的固体物,以保证生物处理及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类 型:地下式钢筋砼结构

  数 量:1座,

  设计流量:Qmax=300m3/h

  尺 寸:L×B×H=10×5×8m

  主要设备:

  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

  数 量:1台,

  设计参数:单台过栅流量:Qmax=0.083m3/s

  单台功率:0.75kW

  过栅流速:Vmax=1.00m/s

  栅条间隙:b=20mm

  安装角度:α=60°

  栅宽:0.40m

  栅渣量:0.1m3栅渣/1000m3污水,含水率80%。

  潜水泵

  设计参数:Q=100m3/h,H=10m,N=5.5Kw,二台

  Q=200m3/h H=10m N=11kw一台

  一体化旋流沉砂池

  功 能:用于去除进水中比重大于2.65,粒经大于0.2mm的砂粒,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由于本工程污水量较小,采用除砂、砂水分离一体化的旋流沉砂池。

  类 型:成套设备。

  数 量:1座,

  设计流量:Qmax=300m3/h

  尺 寸:直径为2m

  一体化生物处理池

  (1)构筑物:

  功 能:污水处理的核心处理设施,污水分两点进水,30-50%首先进入厌氧区,70-50%进入缺氧区(根据进水中的氮、磷浓度可以调节),系统流程是厌氧、缺氧、好氧最后进入沉淀池,澄清水进入计量槽、消毒渠、排入水体。污水在该构筑物中除磷脱氮、去除有机物,再经沉淀池澄清出水排出,在沉淀池中设回流污泥泵,将沉淀池中的底泥回流到厌氧池,在好氧池设内回流泵,将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设计流量:Q=4000m3/d。

  设计总停留时间:HRT=11.6h,其中缺氧2.3h,厌氧2.3h,好氧7h。

  沉淀池表面负荷:1m3/m2

  构筑物总尺寸:42*16*6m,其中缺氧区8*10*6m,厌氧区8*10*6m,好氧区为环形沟90*3*6m,沉淀池20*10*5m。沉淀池为两个竖流沉淀池,每个10*10*8m(计泥斗深)

  (2)主要设备:

  A.复叶推流式潜水曝气机,设在好氧池。

  设备参数:充氧量15.5kgO2/h,服务面积1200m2,N=8.5kW。3台。

  B.潜水搅拌机,设在厌、缺氧池

  设备参数:N=2.2kW

  数 量:缺氧、厌氧池各1台

  C.外回流污泥泵:设在沉淀池中。

  设备参数:Q=200m3/h,H=1m,N=1.5kw

  数 量:1台

  D.内回流泵:设在好氧池。

  设备参数:Q=350m3/h,H=0.5m,N=1.5kw

  数量:1台

  污泥脱水机房

  (1)建筑物

  结构型式:砖混结构

  数 量:1座

  平面尺寸:L×B×H=10m×5m×6m

  设计参数:剩余污泥干重189.94kg/d;

  进泥含水率99.4%

  进泥体积30.15m3/d

  出泥含固率80%

  加药种类:PAM(聚丙烯酰胺),投加量1kg/d,

  (2)主要设备

  A.污泥螺杆泵

  设备参数:Q=15.0m3/h,H=30m,N=2.2kW。

  数 量:1台。

  B.脱水机:

  设备参数:碟螺式脱水机,处理能力:10m3/h,干泥:60kg/h,N=2.2kW;

  数 量:1台。

  C.PAM絮凝剂投加设备

  设备参数:投加量15.5L/h,溶液浓度10%,功率:1.1kW

  数 量:1台。

  紫外线消毒渠

  (1)构筑物

  功 能:进行污水消毒,杀死污水中的细菌、虫卵等。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渠道,

  池 数:1座

  尺 寸:B×L×H=8×1.1×1.4m

  (2)主要设备

  采用低压高强灯紫外线消毒设备一套,配用电机功率N=6kW。

  巴式计量槽:

  钢筋混凝土,

  尺寸:B*L*H=15*2*2m

  污水处理厂构建筑物一览表、估算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估算表

  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A.工程投资:

  直接工程费:53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16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80万元,其它费用(总图、厂地、绿化等)40万元(除主体工程--A2/O为一期外,进水泵房土建、污泥脱水机房全套、巴式计量槽、消毒及生活附属设施、厂地等均包括二期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直接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环评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审图费、工程前期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536*1.3=697万元。

  B.污水处理成本分析:

  1.运行成本:

  (1)电费:720kwh/d*0.75元/kwh=540元/d

  (2)药费:PAM:0.001吨/d*30000元/吨=30元/d

  (3)人工费:7人*80元/d=560元/d

  (4)日常检修维护费:工程费*1%=536*1%=146元/d

  (5)大修费:工程费*1%=146元/d

  (6)管理费及其它[电费+药费+工资+日常维护费+大修费+折旧费]*10%=2156元*10%=216元/d

  (7)折旧费:按直接工程费的5%计:536*5%=26.8万元/年=734元/d

  运行成本:1638元/d,合0.4元/m3水

  2.污水处理总成本:

  (1)运行成本:1638元/d

  (2)折旧费:734元/d

  合计:1638+734=2372元/d,合0.59元/m3水

  工程占地:工程总占地(包括二期工程)为6.8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