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11.15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包括集水调节池、与集水调节池连通的水解池、与水解池连通的接触氧化池,与所述的接触氧化池连通的沉淀池和可经污泥管吸取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浓缩池,其中,所述的集水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搅拌系统和废水提升泵,在所述的水解池下部设置有与鼓风机经管路连通的第一曝气管,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在池内设置有填料和与鼓风机连通的第二曝气管。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简单预处理和生物法相结合的工艺,降低了化学试剂使用,降低了水去污成本,同时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减少水提升次数,减少提升泵使用,进一步节省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调节池、与集水调 节池连通的水解池、与水解池连通的接触氧化池,与所述的接触氧化池连通的 沉淀池和可经污泥管吸取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浓缩池,其中,所述的集水调 节池内设置有曝气搅拌系统和废水提升泵,在所述的水解池下部设置有与鼓风 机经管路连通的第一曝气管,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在池内设置有填料和与鼓风机 连通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的沉淀池底部形成有倒锥形污泥汇集区以临时储存污 泥,所述的沉淀池的上清液由排水口排出,所述的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入 集水调节池以再次进行处理,浓缩后的污泥从池底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 氧化池包括连通的第一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接触氧化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沉淀池为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斜管沉淀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沉淀 池处设置总磷在线监测系统及加药系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接触氧化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以将底部的混合液回放至水解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 调节池的液位设计最低,水解池、第一接触氧化池、第二接触氧化池、沉淀池 的液位依次降低,所述的污泥浓缩池的液位高于集水调节池液位,同时在每个 池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由环形溢流堰构成的溢流区,溢流区内的水流入下一池内。
说明书
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 统。
背景技术
生物制药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含有胺类、酸类、破乳剂等污染 物质。此外,水中还含有难以降解的苯环类物质和较高的磷酸盐,水质COD为 3000-5000mg/L,BOD5为1500-2000mg/L,磷含量为100-200mg/L。废水COD、 磷含量高,如果不能达标排放,造成水域环境的恶化给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和 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妨碍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所以必须经处 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所以就需要一种处理成本低且高效环保的生物制药污水 净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处理成 本低且高效环保的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制药污水净化系统,包括集水调节池、与集水调节池连通的水解 池、与水解池连通的接触氧化池,与所述的接触氧化池连通的沉淀池和可经污 泥管吸取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浓缩池,其中,所述的集水调节池内设置有曝 气搅拌系统和废水提升泵,在所述的水解池下部设置有与鼓风机经管路连通的 第一曝气管,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在池内设置有填料和与鼓风机连通的第二曝气 管,所述的沉淀池底部形成有倒锥形污泥汇集区以临时储存污泥,所述的沉淀 池的上清液由排水口排出,所述的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入集水调节池以再 次进行处理,浓缩后的污泥从池底排出。
所述的接触氧化池包括连通的第一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接触氧化池。
所述的沉淀池为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斜管沉淀池。
在沉淀池处设置总磷在线监测系统及加药系统。
所述的第二接触氧化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以将底部的混合液回放至水 解池。
所述的集水调节池的液位设计最低,水解池、第一接触氧化池、第二接触 氧化池、沉淀池的液位依次降低,所述的污泥浓缩池的液位高于集水调节池液 位,同时在每个池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由环形溢流堰构成的溢流区,溢流区内的 水流入下一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简单预处理和生物法相结合的工艺,降 低了化学试剂使用,降低了水去污成本,同时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减少水提升 次数,减少提升泵使用,进一步节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