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

发布时间:2018-7-8 14:33:17

  申请日2013.07.01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IPC分类号F04D13/08; F04D29/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包括均呈圆形且同轴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3),以及位于上盖板(1)与下盖板(3)之间的叶片(2),叶片(2)由下盖板(3)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下盖板(3)的中部也向上凸起,形成与下盖板(3)同轴的锥形套(4),所述叶片(2)螺旋布置,并且叶片(2)的一端与锥形套(4)的外壁相连,叶片(2)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盖板(3)的边沿,在上盖板(1)的中部开有圆形过孔,该过孔的内径比锥形套(4)的外径大,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经铆钉(6)铆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具有构思巧妙、生产容易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圆形且同轴的 上盖板(1)和下盖板(3),以及位于上盖板(1)与下盖板(3)之间的叶片 (2),其中叶片(2)由下盖板(3)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所述下盖板(3) 的中部也向上凸起,形成与下盖板(3)同轴的锥形套(4),所述叶片(2)按 圆周螺旋布置,并且叶片(2)的一端与锥形套(4)的外壁相连,叶片(2) 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盖板(3)的边沿,在所述上盖板(1)的中部开有与上盖板 (1)同轴的圆形过孔,该过孔的内径比锥形套(4)的外径大,所述上盖板(1) 与下盖板(3)经铆钉(6)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盖板(1)的外径比下盖板(3)的外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2)的数量为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盖板(1)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与上盖板(1)同轴的凸环(5)。

  说明书

  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电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污水污物潜 水电泵导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泵中使用最多的是污水污物潜水电泵,这种污水污物潜水电泵 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将水提到高处。为了提高污水污物潜水 电泵的扬程,通常采用多个叶轮,在相邻叶轮之间设置有导叶轮,对水流进行 引导。现有的导叶轮由圆盘构成,在圆盘的一面有构成一条条扩散形流道的正 向导叶,圆盘的另一面有反向导叶,这种导叶轮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污 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均呈圆形且同轴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3),以及位于上盖板(1)与下 盖板(3)之间的叶片(2),其中叶片(2)由下盖板(3)的上表面向上凸起 形成,所述下盖板(3)的中部也向上凸起,形成与下盖板(3)同轴的锥形套 (4),所述叶片(2)按圆周螺旋布置,并且叶片(2)的一端与锥形套(4) 的外壁相连,叶片(2)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盖板(3)的边沿,在所述上盖板(1) 的中部开有与上盖板(1)同轴的圆形过孔,该过孔的内径比锥形套(4)的外 径大,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经铆钉(6)铆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叶片和锥形套构成导叶轮,其中 叶片和锥形套均由下盖板向上延伸形成,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相铆接,使得导 叶轮的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加容易,并且生产成本低。

  所述上盖板(1)的外径比下盖板(3)的外径大。可以通过上盖板伸出下 盖板的部分将导叶轮螺钉固定在泵壳内,更加方便导叶轮的固定。

  所述叶片(2)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上盖板(1)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与上盖板(1)同轴的凸环(5)。这 样可以在安装导叶轮时通过凸环确定导叶轮与相应叶轮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导 叶轮的安装更加快捷,并且在污水污物潜水电泵运行过程中导叶轮与叶轮的轴 向位置更加吻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上盖板、下盖板、叶片和锥形套构成导叶轮, 其中叶片和锥形套均由下盖板向上凸起形成,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相铆接,从 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导叶轮,具有构思巧 妙、生产容易等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