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除磷技术

发布时间:2018-6-11 11:52:36

  申请日2013.08.28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IPC分类号C02F11/04; C02F11/02

  摘要

  一种污泥除磷装置,包括:除磷反应器,其包括除磷反应器柱体和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为底部封闭、上部开放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设置于所述柱体上部;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第一排泥口,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腐殖土反应器,其包括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和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污泥管,一端固定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的侧壁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污泥再生管,一端固定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底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腐殖土柱,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内侧壁上;第二排泥口,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底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磷反应器,其包括除磷反应器柱体和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为底部封闭、上部开放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设置于所述柱体上部;

  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

  第一排泥口,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

  腐殖土反应器,其包括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和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为底部封闭、上部开放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上部;

  污泥管,一端固定于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的侧壁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

  污泥再生管,一端固定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底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

  腐殖土柱,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内侧壁上;

  第二排泥口,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搅拌器,设置于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中心,通过导线与除磷反应器外部的电机相连;和/或,

  第二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中心,通过导线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外部的电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取样口,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和/或,

  第二取样口,设置于所述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位计,设置于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砂芯曝气头,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的底部,通过软管与除磷反应器外部的曝气泵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取样口与污泥除磷装置的出水口及污泥管位于同一竖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泥口、第二排泥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均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管和污泥再生管通过阀门分别固定于所述除磷反应器、腐殖土反应器上;和/或,

  所述除磷反应器柱体和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和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均为有机玻璃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腐殖土柱直径为2cm,长度为7cm,是褐色柱状体;所述软管直径为8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磷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0:19,腐殖土反应器的高径比为70:19,腐殖土柱和腐殖土反应器的体积比约为1:5;进水和排放泥水混合液的体积比为3。

  说明书

  一种污泥除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污泥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氮、磷在水体中的含量过高将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问 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太湖、滇池及巢湖等重要的水源地水体的污染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去 除污水中的氮、磷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与氮相比,藻类等水生生物 对磷元素更敏感。因此,污水中磷的去除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尤为重要。由于化学除磷过程 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常会引起二次污染,且污泥产量大,运行费用高,因此污水处理厂主要是 通过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工艺去除污水中的磷。

  强化生物除磷工艺是微生物在厌氧和好氧交替循环条件下形成过量的释磷和吸磷,最终 在好氧阶段形成“超量”的胞内聚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将其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 磷的目的。能够超量吸磷的微生物通称为聚磷菌(PAOs),但是在该工艺中还存在着与PAOs 竞争的另一类微生物-聚糖菌(GAOs)。GAOs与PAOs的代谢比较相似,但是GAOs并没 有超量释磷和吸磷的功能,反而会和PAOs竞争污水中的碳源,从而降低强化生物除磷工艺 的除磷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除磷装置,克服现有除磷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污泥除磷装置,其包括:

  除磷反应器,其包括柱体和半固定顶盖,柱体为底部封闭,上部未封闭的圆柱体结构, 半固定顶盖设置于柱体上部;

  液位计,设置于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上;

  第一搅拌器,设置于除磷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中心,通过导线与除磷反应器外部的电机相 连;

  第一取样口,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

  出水口,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

  砂芯曝气头,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通过软管与除磷反应器外部的曝气泵相连;

  第一排泥口,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

  腐殖土反应器,其包括柱体和半固定顶盖,柱体为底部封闭,上部未封闭的圆柱体结构, 半固定顶盖设置于柱体上部;

  污泥管,一端固定于除磷反应器柱体侧壁上,另一端不固定,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半固 定顶盖上;

  污泥再生管,一端固定于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底部,另一端不固定,设置于除磷反应器半 固定顶盖上;

  第二搅拌器,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半固定顶盖中心,通过导线与腐殖土反应器外部的电 机相连;

  第二取样口,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柱体侧壁上;

  腐殖土柱,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柱体的内侧壁上;

  第二排泥口,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软管直径为8mm;

  所述出水口、第一取样口及污泥管位于同一竖直位置;

  所述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设置有搅拌桨;

  所述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第一排泥口、第二排泥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阀门;优选 的,其中出水口距离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7cm,第一取样口设置于出水口正上方24.5cm,第 一排泥口设置于除磷反应器柱体底部正中心,第二排泥口设置于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底部正中 心,第二取样口距离腐殖土反应器柱体底部3.5cm。

  所述腐殖土柱直径为2cm,长度为7cm,是褐色柱状体;

  所述污泥管和污泥再生管都通过阀门固定于反应器上;

  所述柱体和半固定顶盖由有机玻璃材质制作;

  对于工业应用,出水口的位置可以根据排放的泥水混合液体积和进水体积计算,结合反 应器加工制作之便取近似值,如整数值;取样口位置无特别要求,根据实际反应器来具体设 置;反应器尺寸按本实验比例设置,其中除磷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00:19,腐殖土反应器的高 径比为70:19,腐殖土柱和腐殖土反应器的体积比约为1:5;进水和排放泥水混合液的体积比 为3;具体运行条件如下:除磷反应器每天运行2个周期,进水充水比0.6,每个周期12h, 其中厌氧2h,好氧3h,沉淀2h,排水5min,其余时间闲置;厌氧阶段,搅拌;好氧阶段, 曝气量为32L/h。腐殖土反应器,搅拌,其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值维持在0.5mg/L以 下。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搅拌器,可以保证除磷反应器和腐殖土反应器中的泥水均匀混合, 提高采样的可靠性;同时可以保证腐殖土反应器中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保证污泥培养的充 分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液位计,可以测量水位,准确计算水量,为效率等的结果计算提 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腐殖土柱,提供了富含腐殖质的环境,对于发挥系统显著的除磷功用 具有重要价值;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泥口,对充分控制系统污泥量及研究泥龄对系统除磷效果影响具有 重要价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制成,保证反应器内部温度与外部一致;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生活污水除磷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