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0.1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C02F11/02;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明确剩余污泥为来自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主要包括剩余污泥混合吸附,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分离和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同时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在好氧池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本发明利用从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的吸附作用,在缺氧池与进水混合并在缺氧沉淀池沉淀排出,以达到带出部分有机物、减轻后续处理负荷的目的,具有原理明确、工艺流程短、改造工作量少、控制简单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进入A池:好氧沉淀池(9)底部 的剩余污泥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混合;
步骤2、剩余污泥的混合吸附:控制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 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缺氧池(2)进行剩余污泥与 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 池(6);
步骤3、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与外排: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 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泥水分离后,缺氧沉淀池(6) 底部的剩余污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 上层的上清液流至O池(7);
步骤4、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在O池(7)中充氧,与流至O 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 5%氢氧化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 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流进好氧沉淀池(9), 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进行外排, 剩余污泥回流进入缺氧池(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 进入缺氧池(2),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安装流量仪表(12)与浓度仪表 (13),以控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排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不少于一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完全混合式或推流式。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推流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剩余污泥浓度为3~9克/升,水力停留时间为 4~10小时,溶解氧浓度为0.0~0.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100~ +100mV。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间歇 式或连续式。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 间歇式,其时间间隔为8~24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粉状成品 加水后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 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 液或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4氢氧化钙溶液的投加浓度为50~200mg/L。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4中好氧沉淀池(9)内的泥水分离通过内部设置的刮 泥机(10)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刮泥机(10)采用幅流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4中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 进入缺氧池(2)。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1中的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3中的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 泵(3)排泥外送。
说明书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 方法。尤指利用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对有机污水中有机物 的吸附、透过、分解等步骤,最终将部分易分解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 碳和水,用于合成生物细胞,而剩余部分难分解有机物很难被微生物 氧化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为保证微生物的处理效果,好氧处 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饥饿状态),从好氧沉淀池排 出的剩余污泥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将剩余污泥在好氧沉淀 前的缺氧段与进水混合,吸附有机物后通常经好氧沉淀池排出,经过 浓缩、脱水处理后,再进行安全处置,可以分离带出部分有机物,以 减少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 的分离,在曝气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 根据剩余污泥回流的浓度和流量等参数可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量。
201310001101.6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 化脱氮方法。其步骤为城市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吸附反应器,通过活性 污泥的吸附作用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再进入短程 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缺氧区发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进一 步去除城市污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和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然后进入好 氧区发生短程硝化,再进入缺氧区发生厌氧氨氧化作用;最后再次进 入好氧区和缺氧区,重复以上步骤,最终达到将氮从城市污水中脱除 的目的。
201310000653.5公开了一种强化能量回收的城市污水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城市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吸附反应器,先通过 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而后 经中间水箱调节水量后进入SBR反应器,低氧曝气与缺氧搅拌交替 运行,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过程,从而提高城市污 水处理能量的回收率,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的运行能耗。
以上2个发明均为城市污水的处理,通过回流污泥的吸附作用将 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均属于常规脱氮的预处理,未说明用 剩余污泥的吸附性吸附并带出有机物。
201310023825.0公开了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对 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进行活性污泥吸附一臭氧氧化的预处理,首先使 用1000mg/L的活性污泥在吸附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将难降解制药 园区尾水中难降级(解)有机物进行去除,再在臭氧投加量为20mg/L、 氧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提高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水质的可生化 性:
(1)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经污泥吸附池进水管进入污泥吸附池, 与从污泥进泥管流入的活性污泥进行混合;
(2)吸附有难降解有机物的泥水混合液(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与 活性污泥的混合物)经污泥吸附池出水管进入污泥吸附(沉淀)池进 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从污泥吸附(沉淀)池的排泥管排出,上清液 经污泥吸附(沉淀)池的出水管流入臭氧氧化池。
该发明采用活性污泥(1000mg/L,吸附时间15min)吸附难降解 有机物,但未说明活性污泥的来源及吸附难降解有机物后活性污泥的 去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污 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利用处于内源呼吸阶段的剩余污泥对有机 物的吸附作用,将通常在好氧沉淀池直接排出剩余污泥,改为先在缺 氧段与进水混合、吸附有机物后,再经过沉淀分离排出,以达到带出 部分有机物的目的,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 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在曝气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 污泥的沉降性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1、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进入A池:好氧沉淀池9底部的剩 余污泥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混合;
步骤2、剩余污泥的混合吸附:控制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 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缺氧池2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 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步骤3、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与外排: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混合 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泥水分离后,缺氧沉淀池6底部 的剩余污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 清液流至O池7;
步骤4、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在O池7中充氧,与流至O池7 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 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流进好氧沉淀池9,进行 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 回流进入缺氧池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 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安装有流量仪表 12与浓度仪表13,以控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排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不少于一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完全混合式或推 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推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所述的剩余污泥浓度为3~9克/ 升,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小时,溶解氧浓度为0.0~0.5mg/L,氧化 还原电位为-100~+100mV。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 送方式为间歇式或连续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 送方式为间歇式,其时间间隔为8~24小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 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氢氧化钙 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 9的上清液或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 9的上清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氢氧化钙溶液的投加浓度为50~ 200mg/L。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好氧沉淀池9内的泥水分离通过 内部设置的刮泥机10进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所述的刮泥机10采用幅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 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的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 氧池2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的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 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
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区 别在于:本发明利用剩余污泥的吸附性带出有机物,剩余污泥吸附有 机物后再进行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明确剩余污泥为来自沉淀池的 剩余污泥,且由于加入氢氧化钙,对剩余污泥的沉降有利,使缺氧池 的剩余污泥浓度高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剩余污泥,较长的吸附时间有 利于提高剩余污泥的吸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好氧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由沉淀池排泥改为缺氧段排 泥,利用排出剩余污泥的吸附作用,带出部分有机物,以减少后续处 理的负荷;
2、本发明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可通过缺氧池后单设的沉淀 分离系统分离排出,再经过处理与处置,被吸附的有机物与剩余污泥 一同被处理;
3、本发明在好氧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 降性能,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
4、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具有原理明 确、工艺流程短、改造工作量少、控制简单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