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0.24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0; C02F3/02; 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设有箱式机动车,该箱式机动车上装载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双电源供电设备为控制系统、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提供电源;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内部连接;污水被取水潜水泵提取至水量调节池,所述提升泵将水量调节池内的污水提升至水解池进行水解酸化,经过水解酸化的污水在一级氧化池、二级氧化池中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后流进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进行污泥和水分离工作,被分离出来的污泥可被污泥提升泵排出至污泥池,被分离出来的水流流向消毒池进行消毒工作,被消毒后的水在清水池中储存。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污水处理后得到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水,具有方便运输,使用简单,机动性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箱式机动车,该箱式机动 车上装载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有双电源供电设备、控制系统、 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水量调节池、水解池、好氧生物 处理系统、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清水池;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于控制系统、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所述取水潜水泵与 水量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水量调节池与所述水解池连通;所述水 解池与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内部连通;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与所述沉淀池 连通;所述污泥提升泵的污泥入口与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 消毒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清水池与所述消毒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 调节池内部上端设有用于截留废水中的废渣、漂浮物的格栅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 池内装有高效厌氧生物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 生物处理系统由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依次串联组成;所述一级氧化池内部 和所述二级氧化池内部均装有高效好氧生物填料,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底部 装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且所述曝气装 置与所述鼓风机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 氧化池顶端设有方便维修的盖板,该盖板一端与一级氧化池顶端铰接或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 池内部设有由若干个斜管整列排布组成的斜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 源供电设备为发电机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 机动车上方设有箱体,该箱体将双电源供电设备、控制系统、取水潜水泵、提 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水量调节池、水解池、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沉淀 池、污泥池、消毒池、清水池包裹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消毒装置,该消毒装置设有次氯酸钠投加器,其中所述次氯酸钠投加器通过管 道二与消毒池内部连接,所述二次氯发生器通过管道三与清水池内部连接。
说明书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均为采用土建或钢制就地固定安装,这种方式从 设计、安装到调试运行的周期很长,占地较多,另外对污水水源变化的灵活性 不够,例如部队野外集训、企业的野外作业,污水总量不少,对环境造成的污 染不可忽视。因为具有临时性、流动性,污水处理难度较高。移动式污水处理 装置可以车载移动,可有效的处理部队野外集训、企业的野外作业等产生的污 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 置,能够将污水处理后得到达标的水,具有方便运输,使用简单,机动性强的 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其设有箱式机动车,该箱式机动车上装载有污 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有双电源供电设备、控制系统、取水潜水泵、 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水量调节池、水解池、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沉 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清水池;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于控制系统、 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设有箱式机动车,该箱式机动车 上装载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有双电源供电设备、控制系统、 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水量调节池、水解池、好氧生物 处理系统、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清水池;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于控制系统、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所述取水潜水泵与 水量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水量调节池与所述水解池连通;所述水 解池与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内部连通;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与所述沉淀池 连通;所述污泥提升泵的污泥入口与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 消毒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清水池与所述消毒池连通。
所述水量调节池内部上端设有用于截留废水中的废渣、漂浮物的格栅池。
所述格栅池与取水潜水泵之间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管道一为柔性管道。
所述水解池内装有高效厌氧生物填料。
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由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池依次串联组成;所述一 级氧化池内部和所述二级氧化池内部均装有高效好氧生物填料,所述好氧生物 处理系统底部装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且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鼓风机管道连接)。
所述一级氧化池顶端设有方便维修的盖板,该盖板一端与一级氧化池顶端 铰接或扣接。
所述沉淀池内部设有由若干个斜管整列排布组成的斜管组。
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为发电机组,所述双电源供电设备可与市电相互切换。
所述箱式机动车上方设有箱体,该箱体将双电源供电设备、控制系统、取 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鼓风机、水量调节池、水解池、好氧生物处 理系统、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清水池包裹在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消毒装置,该消毒装置设有次氯酸钠投加器,其中所 述次氯酸钠投加器通过管道二与消毒池内部连接,所述二次氯发生器通过管道 三与清水池内部连接。
当目的地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工作时,首先整个小车运输至目的地,其次将 取水潜水泵安置在水源处,然后对发电机组进行打火发电,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取水潜水泵、提升泵、污泥提升泵及鼓风机的运行状态,污水被取水潜水泵吸 入,污水经过管道一流入格栅池,截留废水中的废渣和漂浮物,然后进入水量 调节池均衡污水水量,再用提升泵均匀的提升进入水解池进行水解酸化,水解 池出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由一级氧化池和二级氧化 池串联在一起,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沉淀后的上清液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沉淀池沉淀下来的剩余污泥则经 污泥提升器抽至污泥池,进行消化及浓缩处理。由于最终产生污泥量很少。
前段的缺氧段为一级氧化池,后段的好氧段为二级氧化池,所述一级氧化 池和二级氧化池串联在一起。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 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二级氧化 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厌氧菌将蛋白质、 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游离出氨,在缺氧条件下,厌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 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污水进入水解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 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 混合液进入氧化池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 磷酸盐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 因此污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沉淀池的污泥分离达到除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污水处理后得到达标的水,具有方便运输, 使用简单,机动性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