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08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IPC分类号B01D24/00; B01D24/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和第三净化腔,该三个净化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导流管连接,所述第二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流管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第一净化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出水口连通至清水池。本发明采用独特的逆向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的净化度更高,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更容易普及,其实用性更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和第三净化腔,该三个净化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导流管连接,所述第二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流管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第一净化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出水口连通至清水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腔、所述第二净化腔和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底部都设有一排污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上装有一排污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腔、所述第二净化腔和所述第三净化腔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采用活性炭过滤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上设有一细沙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有一多孔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说明书
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发展,近几年间,我国的水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越严重,这些污染后的水源若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将会直接对江河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管道将其集中引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江河中。
现有的各种污水处理装置,都是采用正向或静向的过滤处理方法,都是以沉淀水中的杂质、或使用化学药剂或采用微生物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污水处理方式,其投资成本较大、处理周期长且污水的净化度不高,而且,过度使用化学药剂也会造成水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和第三净化腔,该三个净化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导流管连接,所述第二净化腔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净化腔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流管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第一净化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出水口连通至清水池。
进一步,所述第一净化腔、所述第二净化腔和所述第三净化腔的底部都设有一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污口上装有一排污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净化腔、所述第二净化腔和所述第三净化腔的中部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采用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上设有一细沙层。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有一多孔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多孔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独特的逆向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的净化度更高,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更容易普及,其实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