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3.24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它含有清水箱和沉淀箱,所述清水箱设置在所述沉淀箱的上方,二者通过污水泵连通,所述沉淀箱上端设置有水位控制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沉淀箱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沉淀箱的上端通过管路和污水泵与污水缓冲箱的下端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的上端与砂石分离机的污水口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上设置有另一搅拌机构和水位控制器,所述清水箱的下端通过污水阀与沉淀箱的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清水箱和沉淀箱上下设置,节约空间位置,并且二者连通方便,降低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含有清水箱和沉淀箱,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箱设置在所述沉淀箱的上方,二者通过污水泵连通,所述沉淀箱上端设置有水位控制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沉淀箱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沉淀箱的上端通过管路和污水泵与污水缓冲箱的下端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的上端与砂石分离机的污水口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上设置有另一搅拌机构和水位控制器,所述清水箱的下端通过污水阀与沉淀箱的上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箱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并且,该倾斜式底部的最低处通过所述污水阀与所述沉淀箱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污水缓冲箱的下端通过另一污水泵与砂石分离机的集料斗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水位控制器。
说明书
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施工中,一般采用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站运送到工地,混凝土使用后,混凝土罐车内部总是有少量残留的混凝土必须要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砂子和石子等,可以进行回收做为混凝土原料再次利用。
目前对这些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砂石分离机设备只能对这些废水中的砂子和石子等固体物料进行提取,提取后剩余的污水则流入地面上开挖的污水沉淀箱中,这些污水中含有的水泥、细砂等会沉积到底部形成污泥,上部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则流入清水箱中。污水沉池底部的污泥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由专用的污泥输送泵输送到凝土搅拌站上做为生产混凝土的原料水使用,清水箱中的清水可以由专用水泵抽出添加到混凝土罐车内对其进行再次清洗而循环再利用。
目前凝土搅拌站中对提取砂子和石子后剩余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措施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污水沉淀箱和清水箱需要在地面上开挖至少二个以上的深坑,其占地面积较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防水渗漏处理,制作较麻烦,工期也较长。第二:污水沉淀箱和清水箱全部由混凝土砌筑而成,同时加上人工成本,使制作污水沉淀箱和清水箱的成本较高。第三:清水箱中也会沉积一些污泥,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清理,而这种清理非常麻烦,不仅耗时,清理费用也较大,清理后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泥也没法再利用而被白白扔掉,从而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的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含有清水箱和沉淀箱,所述清水箱设置在所述沉淀箱的上方,二者通过污水泵连通,所述沉淀箱上端设置有水位控制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沉淀箱的下端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沉淀箱的上端通过管路和污水泵与污水缓冲箱的下端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的上端与砂石分离机的污水口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上设置有另一搅拌机构和水位控制器,所述清水箱的下端通过污水阀与沉淀箱的上端连通。
所述清水箱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并且,该倾斜式底部的最低处通过所述污水阀与所述沉淀箱的上端连通。所述污水缓冲箱的下端通过另一污水泵与砂石分离机的集料斗连通。所述清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水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清水箱和沉淀箱上下设置,节约空间位置,并且二者连通方便,降低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只需将其放于平地上,而不需要开挖污水沉淀箱和清水箱,可以为用户节约大量投资。
3、本实用新型清水箱底部为倾斜式结构,沉淀物沉淀在底部的最低处,且能够排入下方的沉淀箱,进行二次利用。
4、本实用新型清水箱清洗后的污泥被循环再利用,没有排入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为用户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5、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并且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