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18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包括混合反应区筒体及设置在混合反应区筒体下端的设备底部锥形体;所述混合反应区筒体设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导流管、以导流管为中心圆周布置在导流管外围的挡板。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以及其他如澄清池等絮凝反应过程的工艺,起到提高絮凝反应过程效率,降低药剂用量,提高沉淀池负荷,提高系统处理效果等作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区筒体及设置在混合反应区筒体下端的设备底部锥形体;所述混合反应区筒体设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导流管、以导流管为中心圆周布置在导流管外围的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反应区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沿所述混合反应区筒体切线方向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数量大于等于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为螺旋翼片导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翼片导流管外围设有1圈或1圈以上圆周排列的翼片挡板,每圈圆周排列的翼片挡板片数大于等于2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反应区筒体顶部设有溢流管。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活化回流用泥处理混合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混凝工艺中,污泥回流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强化絮凝反应效果的工艺,常见于高密度沉淀池工艺,普通絮凝沉淀工艺也会根据需要设置污泥回流工艺,以提高处理效果。目前工程中污泥回流工艺,基本上都是直接将沉淀池的污泥用泵输送回絮凝反应池,也有将污泥经过中间装置简单沉积浓缩处理再回流至絮凝反应池,但这些方法中,污泥并没有形成高密度、尺度合适的细小颗粒。需要通过混合反应强化装置,使污泥充分和药剂反应脱水,形成高密度细小均匀颗粒后回流,以提高回流污泥的助凝作用,提高系统工艺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及设备结构上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回流污泥活性,提高回流污泥密度及颗粒分散度的混合反应装置。具有混合快速高效,节省药剂用量,运行稳定成本低廉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处理污泥活化回流用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区筒体及设置在混合反应区筒体下端的设备底部锥形体;所述混合反应区筒体设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导流管、以导流管为中心圆周布置在导流管外围的挡板。
优选的,混合反应区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沿所述混合反应区筒体切线方向接入。
优选的,所述挡板数量大于等于2个。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螺旋翼片导流管。
优选的,所述螺旋翼片导流管外围设有1圈或1圈以上圆周排列的翼片挡板,每圈圆周排列的翼片挡板片数大于等于2片。
优选的, 混合反应区筒体顶部设有溢流管。
含较高泥量的流体,经入口端与药剂混合后,沿切线方向进入设备上端的圆筒混合反应装置,流体以旋流的方式在设备内流动,在设备内壁的挡板及内部混合组件的作用下产生涡旋,污泥与药剂充分反应,脱除污泥的间隙水,使污泥密度增加。组件的中心螺旋翼片导流管起到防止污泥在中心富集结块,并将污泥导流回液流主体的作用。挡板及螺旋翼片导流管的设置经过水力学计算,能够产生适当强度的涡旋,一方面使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并反应,另一方面在涡旋剪切力的作用下,将污泥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细小颗粒。
经过在特定强度涡旋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反应后的污泥,可以形成高密度、尺度均匀的细小活性絮体,此絮体作为助凝剂,被投加在混凝沉淀系统的絮凝工艺入口,起到强化絮凝反应过程,提高絮体浓度,提高处理效果,节省药剂等作用。该设备及工艺应用于混凝沉底池、高密度沉淀池以及其他如澄清池等絮凝反应过程的工艺,起到提高絮凝反应过程效率,降低药剂含量,提高沉淀池负荷,提高系统处理效果等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污泥的助凝效果,提高絮凝沉淀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负荷,混合反应过程快速高效,较传统混合方式节省投药量20-40%左右,负荷提高10-20%左右,出水效果明显提高,运行稳定,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