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9.12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IPC分类号C02F103/16; C02F9/04
摘要
一种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顺序相连的均和池、还原池、中和池、气浮池、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以及曝气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处理含锰废水的缺陷,对废水水质波动的宽容度大、出水水质稳定、回收了铵、锰等有价值物质,同时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顺序相连的 均和池、还原池、中和池、气浮池、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 气装置,该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路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和中和池,实现对超滤膜过 滤装置的间歇式曝气清洗,对中和池的曝气搅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污泥脱水装置,该污泥脱水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接收来自超滤膜 过滤装置的超滤排泥和气浮池的下排泥进行脱水处理后,排出泥渣,滤液回收到均 和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 透膜过滤装置包括两级反渗透膜,两级反渗透膜串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 池设置了上、下两个排口,上排口主要排放上浮油,下排口主要排放沉降至底部的 泥。
说明书
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在 湿法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产生极板冲洗废水、清槽清洗隔膜布废水、电解车 间洗板废水、地面冲洗水、压滤车间冲洗废水、洗滤布废水、渣库渗滤液等废水, 其中Mn2+浓度为700~2000mg/L,NH4+浓度为500~2300mg/L,Ca2+浓度<200mg/L, Cr6+浓度为0~10mg/L,SS浓度为20~100mg/L,这些废水具有水质复杂、废水pH 较低,含铵、锰、铬、镁,硫酸根浓度高,并有少量油类,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尤 其是铬、锰等重金属分别属于一类和二类污染物,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恶劣影 响,而且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也是极大的浪费。
目前,对含铵、锰浓度较高的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絮凝法、化学沉淀-混凝 沉淀法、微电解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等。
近年来,由于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工业应用,采用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双 膜法结合传统生化、物化等组合工艺正逐渐成为含锰废水处理和回用领域的应用趋 势。在膜法处理含锰废水的工艺过程中,为了保障双膜的长期稳定运行,进膜水质 必须严格控制。因此,对进膜前的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水体SS和氧 化性Cr6+等对膜性能有严重影响的水质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 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锰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顺序相连的均和池、还原池、 中和池、气浮池、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
还包括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路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和中和池,实 现对超滤膜过滤装置的间歇式曝气清洗,对中和池的曝气搅拌。
还包括污泥脱水装置,该污泥脱水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接收来 自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超滤排泥和气浮池的下排泥进行脱水处理后,排出泥渣,滤液 回收到均和池。
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包括两级反渗透膜,两级反渗透膜串连。
所述气浮池设置了上、下两个排口,上排口主要排放上浮油,下排口主要排放 沉降至底部的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和特点:
(1)可以有效治理电解锰生产废水,消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氨氮等对环 境的破坏。
(2)相对现有的双膜法处理电解锰生产含锰废水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完 善的预处理装置,可以解决废水中的SS,硬度,油类、有机物和六价 铬等对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运行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双膜法在电解锰生 产含锰废水处理和回收领域实现工业化推广的可能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最大比例地制取高品质纯水进行回用,满足 并优于环保要求;同时,可将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铵、锰等资源全部浓缩 回用,实现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