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5-4 11:54:32

  申请日2014.06.12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IPC分类号A01K63/00; A01K63/06; A01K6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涉及渔业净化水设备领域。本发明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本发明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由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从回水进水口流入本系统的曝气区,经过曝气、生化过滤、藻类净化、贝类净化、微滤、超滤、滴滤和紫外照射处理等净化处理后从净水出水口流入用水负载,不仅使得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得到净化处理,而且还产生了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

  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和曝气区中部,废水仓位于曝气区顶部;所述曝气区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曝气区内设有盘式曝气器、曝气导向斜板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所述曝气导向斜板将曝气区与设于曝气区顶部的废水仓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的一端与曝气区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顶部;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所述积水区内设置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由微滤袋和流量控制器组成,所述流量控制器一端通过管道与微滤袋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

  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滴流区底部与紫外消毒区相通,所述滴流区顶部设有水流分散器,滴流区内放置滴流过滤材料,所述紫外消毒区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

  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分流阀分成第一上行水管和第二上行水管,所述第一上行水管直接接入水流分散器,第二上行水管接入超滤膜过滤柱后再接入水流分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为304不锈钢钢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过滤区上方设有可以促进生化过滤区中藻类生物生长的LED光源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流过滤材料是塑料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消毒区内安装的是可沉式的紫外灯。

  说明书

  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净化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鱼类养殖是继海带、扇贝、对虾以后我国养殖业的第四次发展浪潮,为了优化环境、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多数国家努力推进了循环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发展。循环水养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养殖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循环利用的半封闭或全封闭养殖,是一种高度现代化及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由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物净化池、增氧、控温、紫外消毒及污水处理池等部分组成。然而目前多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均应用于工厂化的大型养殖中,对于小型渔用养殖中鱼类养殖污水的净化方式单一,污水净化效果差。

  养殖鱼类产生的污水不同于其他生活或生产污水,其污水的营养成分可以被其他水生动物所利用,不仅水质得到净化,在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协助下,还可以促进其他水生动物的生长,在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创造更多价值,目前,未见有此方面的材料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克服目前多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均应用于工厂化的大型养殖中,对于小型渔用养殖中鱼类养殖污水的净化方式单一,污水净化效果差、污水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不仅使鱼类养殖污水得到有效净化,而且更产生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的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钢架、设于钢架上的过滤系统、水泵及相应配套管件以及电气控制元件,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系统和下过滤系统:

  所述下过滤系统包括曝气区、废水仓、生化过滤区和积水区,所述生化过滤区位于积水区和曝气区中部,废水仓位于曝气区顶部;所述曝气区侧壁设有回水进水口,曝气区内设有盘式曝气器、曝气导向斜板和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所述曝气导向斜板将曝气区与设于曝气区顶部的废水仓分隔开,所述高度可调式泡沫导管的一端与曝气区相通,另一端位于废水仓顶部;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下部的曝气盒和上部的用于放置生化过滤耗材和贝类的塑料存放筐;所述积水区内设置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由微滤袋和流量控制器组成,所述流量控制器一端通过管道与微滤袋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

  所述上过滤系统包括上过滤箱和超滤膜,所述上过滤箱内设有滴流区和紫外消毒区,滴流区底部与紫外消毒区相通,所述滴流区顶部设有水流分散器,滴流区内放置滴流过滤材料,所述紫外消毒区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

  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分流阀分成第一上行水管和第二上行水管,所述第一上行水管直接接入水流分散器,第二上行水管接入超滤膜过滤柱后再接入水流分散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钢架为304不锈钢钢架。

  作为优选的,所述生化过滤区上方设有可以促进生化过滤区中藻类生物生长的LED光源光源。

  作为优选的,所述滴流过滤材料是塑料毛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紫外消毒区内安装的是可沉式的紫外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结合了多种过滤与净化的方式于一体,使鱼类养殖污水得到有效净化:由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从回水进水口流入本系统的曝气区,经过曝气、生化过滤、藻类净化、贝类净化、微滤、超滤、滴滤和紫外照射处理等净化处理后从净水出水口流入用水负载,从而使得用水负载产生的污水得到净化处理;(2)本发明在净化鱼类养殖污水的同时,产生了具有一定附加经济价值的贝类水产品:由于藻类有极强的氨氮和磷酸盐吸附能力,本发明在生化过滤区设计了LED光照系统,建立适合藻类生长的环境,当污水流经生化过滤区时水体中的藻类开始繁殖,并发挥其吸收氨氮的功能,在塑料存放筐中放置贝类,利用贝类吸收藻类,有效的利用了鱼类养殖产生的废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经济水产品;且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养殖鱼体的量,放入不同密度的贝类,并配合不同数量的生化棉,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3)在回水的第一道净化上,本发明利用下过滤系统的箱体结构设计了曝气导向斜板作为废水仓与曝气区之间的隔板,并设计了可更换的曝气装置和高度可调的泡沫导管,不仅实现了蛋白分离,而且能将较大的软质颗粒物(如残留饵料、鱼鳞、鱼皮等)通过强烈的曝气作用上浮排到废水仓,与普通的蛋白分离器相比净化效果更强,设计更为简单,建造成本更低,操作更为方便,不需要针叶泵等复杂电气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4)在生化过滤区中的滤材可以放在塑料存放筐内可以方便的拿出进行维护与更换,底部还设计了曝气盘不仅能够对生化滤材提供氧气,还能使污水通过曝气作用产生的气流向上流动穿过生化过滤材料,达到净化的效果,同时减小了过滤系统产生的阻力,从而使水体的循环更为顺畅与高效;(5)本发明可以对同一水平面上用水负载进行供水与循环,不需要放在用水负载水平面上方或下方产生水位差从而进行循环;(6)本发明设计了灵活的超滤方式,可根据养殖鱼种或养殖量的不同需求,可以调整需要超滤的水量比例;(7)本过滤系统的紫外线消毒灯采用可以自沉的紫外灯方便安装与更换,消毒区内的空间极大,可以根据需求安装多盏紫外消毒灯;(8)本发明滴流过滤区的空间较大,不仅作为蓄水箱,而且滴流过滤系统的效率高,即使动力系统发生失效,也能够保证过滤层中的细菌存活 2‐3 天;(9)本发明设计了微滤袋作为水泵的吸水口,并配合流量控制器控制水泵吸水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藻类进入上过滤箱中,使藻类停留在生化过滤区中继续吸收水体养料并为贝类提供充足饵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