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8-5-2 14:27:40

  申请日2014.06.26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2; C02F1/24; C02F1/72

  摘要

  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含藻废水经过滤室过滤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藻类;(2)再将过滤所得水体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室,向等离子体反应室中通入空气并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室内的针-板式反应器对水体氧化灭藻;(3)将氧化灭藻后的水体进入絮凝室絮凝;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所述絮凝物与水体中的气泡结合为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浮至水面,凝聚成浮渣;去除浮渣,即得净化的水体。本发明方法除藻效率高、药剂使用量小、出水水质好;采用等离子体放电氧化除藻,大大降低了恶臭气体的散发,降低了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该系统不仅具有高效除藻率,而且对于SS、CODCr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首先将含藻废水经过滤室过滤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藻类;

  (2)、步骤(1)过滤所得水体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室,同时向等离子体反应 室中通入空气;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室内的针-板式反应器对水体氧化灭藻;

  (3)、步骤(2)氧化灭藻后的水体进入絮凝室絮凝;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 所述絮凝物与水体中的气泡结合为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浮至水面,凝聚成浮渣; 去除浮渣,即得净化的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凝室絮凝剂为聚合硫酸盐与硅藻土复合催化剂;用量5-10mg/L;所述聚 合硫酸盐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室采用滤网过滤,所述滤网的目数范围为12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水体絮凝过程中,按水体10%-50%的体积比回流至步骤(1)的过 滤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通入的空气与水的体积比为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硫酸盐选自聚合硫酸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过滤室、等离子体反应室、絮凝室呈由下至上贯通设置。

  说明书

  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藻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含藻废 水处理的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物质的排放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现象日益严重,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减少,水质不断恶 化,水体底层呈缺氧状态,导致一些鱼类窒息死亡。其中,有些藻类会产生藻毒 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畜的饮水安全也造成了威胁,有些藻类会产生异味,影响周 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对于含藻废水的处理特别是对与人类生活最密 切的诸如一些以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为饮用水水源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 及城市景观水体的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十年来,含藻废水的治理一直困扰 着诸多学者,至今未找到一套理想的治理方法。

  目前,对于含藻废水的处理,国内外主要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 物法。除了传统的直接过滤除藻、投加化学试剂除藻外,近几年研究较多的是气 浮法、超声波和电磁波除藻法等。试验和实践证明了,仅靠单一的方法,治理的 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例如,直接过滤除藻法,虽然除藻率较高,但是除氮、除 浊、除色、降低CODCr较差;投加化学试剂除藻会带来二次污染,也不利于大规模 的推广应用;气浮法虽然也有较高的除藻率,但是也有其弊端:气浮的浮渣难以 处理,气浮池通常散发出恶臭,导致周围环境较差,为了保证气浮的效果,在气 浮前需要预加氯,但这会危及饮用水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总结各种除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 一种除藻效率高、耗能低、环保节能的高效复合式含藻废水净化方法,为解决含 藻废水处理难的问题提供一项新的技术支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藻废水高效复合式净化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首先将含藻废水经过滤室过滤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藻类;

  (2)、步骤(1)过滤所得水体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室,同时向等离子体反应 室中通入空气;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室内的针-板式反应器对水体氧化灭藻;

  (3)、步骤(2)氧化灭藻后的水体进入絮凝室絮凝;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 所述絮凝物与水体中的气泡结合为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浮至水面,凝聚成浮渣; 去除浮渣,即得净化的水体。

  本发明净化系统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絮凝室絮凝剂为聚合硫酸盐与硅藻土复合催化剂;用量5-10mg/L;所 述聚合硫酸盐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

  所述过滤室采用滤网过滤,所述滤网的目数范围为120~200目。

  所述步骤(3)水体絮凝过程中,按水体10%-50%的体积比回流至步骤(1) 的过滤室中。

  所述步骤(2)中通入的空气与水的体积比为10:1。

  所述聚合硫酸盐选自聚合硫酸铝。

  所述过滤室、等离子体反应室、絮凝室呈由下至上贯通设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方法综合了过滤、气浮、等离子体放电和絮凝等技术,具有除藻 效率高、药剂使用量小、出水水质好等特点,对藻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

  2、本发明系统采用以等离子体放电氧化技术为主体的复合式净化系统除藻, 通过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光、冲击波、臭氧与双氧水等活性物质,大大降低了 传统工艺中因藻类上浮而散发的恶臭,降低了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 该系统省去了传统的加氯处理单元并能够降低藻毒素的释放几率,增加了饮用水 的安全性。

  3、本发明方法不仅具有高效除藻率,而且对于SS、CODCr也具有较好的去除 效果,对SS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95%和85%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