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5-1 18:48:29

  申请日2014.07.29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IPC分类号C02F103/32; C02F9/14

  摘要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均匀水质,再用泵将废水从调节池送入混凝沉淀池内,通过初步沉淀后排入水解酸化池。在此利用厌氧菌将大部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内用鼓风机进行充氧,好氧菌利用有利的外界环境进行大量繁殖生长从而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进一步沉淀处理,沉淀降解过后经沙滤池过滤后最终排放。本发明根据污水特点,合理工艺,技术可靠、操作方便、易维护检修、流程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废水首 先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均匀水质,再用泵将废水从调节池送入混凝沉淀 池内,通过初步沉淀后排入水解酸化池。在此利用厌氧菌将大部分难生物降 解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接触 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内用鼓风机进行充氧,好氧菌利用有利的外界环境进 行大量繁殖生长从而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接触氧化 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进一步沉淀处理,沉淀降解过后经沙滤池过滤后最 终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沉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中,混凝沉淀池的沉积物和二沉 池的剩余污泥分别用泵抽入污泥干化场,干化脱水后定期清理外运。

  说明书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 低到1760立方米,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立方米,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 的缺水警戒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 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就人均占有淡水资源而言,南 方最高地区和北方最低地区相差数十倍,西部比东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 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 量都在不断增加,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 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高浓度废水和难生物降解的废水不断出现,生物法与物 化法相结合,生物法中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相结合,是处理众多工业废水的 发展趋势。另外,由于污水资源化和水回用的要求,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亦成 为水治理技术比较活跃的领域。应该说,通过这些年来,水治理科技工作者 的努力,我国已研究和开发了不少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仪表和新药 剂。

  我国治理水污染的技术和工艺已有相当的水平,试以废(污)水生物处 理技术为例,已开发的工艺技术,包括:

  1、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可以去除氮磷等无机营养物;

  2、厌氧生物反应器可以处理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3、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对难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处理效 果;

  4、通过微生物的培养驯化及遗传工程的应用,难降解的有机物将不难降 解;

  5、采用各种填料或陶粒等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可以用于处理微污染水源 水;

  6、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化学和物化处理工艺相配合,可满足废水回用的 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糯米粉 加工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 调节水量、均匀水质,再用泵将废水从调节池送入混凝沉淀池内,通过初步 沉淀后排入水解酸化池。在此利用厌氧菌将大部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成 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在接触 氧化池内用鼓风机进行充氧,好氧菌利用有利的外界环境进行大量繁殖生长 从而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二 沉池进行进一步沉淀处理,沉淀降解过后经沙滤池过滤后最终排放。

  所述的二沉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中,混凝沉淀池的沉积物和 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分别用泵抽入污泥干化场,干化脱水后定期清理外运。

  水解酸化池,水解的机理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化合物在一定条 件下与水接触都会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可使共价键发生变化和断裂,即 使化合物在分子结构和形态上发生了变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 而加速反应的,在有酶条件下的催化反应速度要比无酶条件下高出108-1011 倍。生物水解就是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经加水在缺氧条件下,由于水解酶的 参与被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的反应,生物水解反应实际上包括了水解和酸化 两个阶段,酸化可使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有机酸。

  接触氧化池中采用接触氧化法高效处理,接触氧化法高效处理的原理分 析如下:

  1)生物活性高(泥龄低)。国内采用的接触氧化池中,绝大多数的曝气 装置设在填料之下,不仅供氧充足,而且对生物膜起到了搅动作用,加速了 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的活性提高。如果从“泥龄”来看,活性污泥法的“泥 龄”为3~4天,而第一级氧化池的生物膜“平均泥龄”为1~2天。由于平均 泥龄低,微生物总是处在很高的活力下工作。经耗氧速度测定,同样湿重的 带有丝状菌的生物膜,其耗氧速度较活性污泥法的高1.81倍。

  2)传质条件好,微生物对有机物的代谢速度比较快。在接触氧化法中由 于空气的搅动,整个氧化池的污水在填料之间流动,使生物膜和水流之间产 生较大的相对速度,加快了细菌表面的介质更新,增强了传质效果,加快了 生物代谢速度,缩短了处理时间。

  3)利于丝状菌的生长。在有填料的接触氧化池中,对丝状菌的生长很有 利。丝状菌的存在,能提高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

  4)1h以上,比无填料充氧效率高。接触氧化法的的曝气提高30%。充氧 效率高,则有机物的氧化速度相应提高。填料有增进充氧效果的作用,动力 效率在3kgO2/kw。

  5)有较高的生物浓度。一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为2~3g/L,而接触氧 化法可达10~20g/L。由于微生物浓度高,故大大提高了BOD5容积负荷和处理 效率。由于生物量大,对低浓度的污水,也能有效地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填 料表面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故能适应污水中氨氮硝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污水特点,选择合理工艺,做到技术可靠、操作方便、易维护 检修、流程简单;

  2)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及日常 运行费用;

  3)污水处理设备应选用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节能优 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及投资效益;

  4)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耐腐蚀,噪声达标,以免影 响周围环境;

  5)产出污泥,经污泥干化池处理后,集中清运、填埋或用于堆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