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7 16:09:54

  申请日2014.11.25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G21F9/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处理放射性废水装置,利用超声波分离技术,将处于超声驻波场中的悬浮放射性氧化物颗粒聚集后处理。由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水槽、超声波振板、进出水系统、电源系统、机架组成;超声波换能器呈点阵形固定封装于超声波振板内和水槽底部的下方;水槽左、右两侧面的两块超声波振板相对平行放置,对称分布于水槽内,两块超声波振板浸没于水槽内;进水口、出水口安装在水槽的前、后两侧的后侧,且呈上下排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技术人员暴露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确保了人身安全,可有效去除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无二次污染,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该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将会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超声波发生器(5)、(6)、超 声波换能器(1)、(2)、水槽(3)、超声波振板(4)、进出水系统、机架组成;所述的超 声波换能器(1)呈点阵形固定封装于超声波振板(4)内,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2)呈 点阵形固定于水槽(3)底部的下方;所述的水槽(3)左、右两侧面的两块超声波振板(4) 相对平行放置,对称分布于水槽(3)内部,两块超声波振板(4)浸没于水槽(3)内的 放射性废水中;所述的进出水系统的进水口(7)、出水口(8)安装在水槽(3)的前、后 两侧的后侧,且呈上下排列;所述的机架由底盘、地脚、万向脚轮、部件支架组成,为设 备整机其它零部件安装的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的水槽(3)中使左右两块超声波振板(4)内的超声波换能器(1)产生疏密相间的超声 波向对称辐射,使液体流动,当满足形成驻波的式(1)条件时,在水槽(3)里形成超声 驻波:

  L=nλ/2 (1)

  λ=v/f (2)

  式中:λ为超声波波长,n为形成的驻波数,L为水槽的长度,v为超声波在水中速度, f为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超声波发生器(5)和超声波发生器(6)所发出的的两种不同频率的超音频电能,分别通 过超声波换能器(1)、(2)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入到放射性废液中;两个超声波发生 器(5)、(6)所发出的不同频率f分别为(25~30)kHz和(35~45)kHz。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射性 废水超声波处理效果受到声学参数如超声波频率、能量和时间、结构参数如振板之间形成 驻波的尺寸、水槽尺寸的影响,按照超声波在水中速度为v=1500m/s,当频率f为(25~30) kHz时,则超声驻波的波长λ=v/f=(50~60)mm,超声波驻波数n取16,故超声驻波处理 放射性废水装置整体尺寸取(400×400×400)mm~(480×400×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超声驻波处理放射性废水装置的超声波辐射面的设计成由20mm×20mm~100mm×100 mm的超换能器组成的阵列2×2~6×6个,辐射面的面积为400mm2~10000mm2。

  说明书

  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促使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能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1年在日本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核工程会议(ICONE 19)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提出通过加强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的研究,重点是核电站等装置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引起的 世界性污染难题的相关研究。为了使环境的放射性辐射水平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值(≤1 Bq/L,即1贝可/升),必须对装置的贮存间和操作间进行放射性去污,在去污的过程中会 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水,这些放射性废水的主要成分是放射性物质的氧化物颗粒,包含 放射性氧化物颗粒的废水处理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难点问题之一。

  在本发明以前的现有技术中,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按废水处理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形态 改变与否主要可分为化学形态改变法和化学形态不变法两类。化学形态改变法包括化学沉 淀法、气浮法、生化法等,化学形态不变法包括蒸发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处理法 等。化学形态改变法包括化学沉淀法、气浮法、生化法等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上述各种 方法对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各有千秋,但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即处理过程耗时、耗材、耗 能、效率不高、处理不彻底,且有二次污染危险。

  申请专利前,发明者已检索相关专利,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用超声波方法处理放射性废 水装置相近的公开文献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核装置放射性废水排放情况和核素 属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尤其是 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现将本发明构思及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根据超声波分离技术原理,处于超声驻波场中的悬浮放射性氧 化物颗粒会在声辐射力、浮力、重力和液体粘滞阻力的共同作用下,朝向驻波场中的波节 面处运动、聚集。因此,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和尺寸, 在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底部的废水出口处设计分流出口,通过计算确定分流出口 位置和出口宽度,使得聚集在波节面处的悬浮放射性颗粒在重力场的作用下,从波节面附 近的高浓度废水出口处流出,从而减少了从低浓度放射性废水出口处流出的放射性废水里 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达到降低放射性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的目的,放射性废水超声波处理的 理论依据参见图1、2。此外,根据放射性废水的处理要求,所提供的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 处理装置重点应该解决:1.采用传统去污和分离方法难以实现放射性彻底去除的放射性强 度较低且呈悬浮颗粒状的放射性废水;2.为后续进一步收集与贮存中低放射性核素颗粒提 供基础性工作;3.提供一种针对性强,二次污染小,处理效率高,技术简单,成本低廉, 易于操作使用的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装置。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及技术要求,本发明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于:由超声波发生器5、6、超声波换能器1、2、水槽3、超声波振板4、进出水系统、机 架组成;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1呈点阵形固定封装于超声波振板4内,所述的超声波换能 器2呈点阵形固定于水槽3底部的下方;所述的水槽3左、右两侧面的两块超声波振板4 相对平行放置,对称分布于水槽3内部,两块超声波振板4浸没于水槽3内的放射性废水 中;所述的进出水系统的进水口7、出水口8安装在水槽3的前、后两侧的后侧,且呈上 下排列;所述的机架由底盘、地脚、万向脚轮、部件支架组成,为设备整机其它零部件安 装的基础。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水槽3 中使左右两块超声波振板4内的超声波换能器1产生疏密相间的超声波向对称辐射,使液 体流动,当满足形成驻波的式(1)条件时,在水槽3里形成超声驻波:

  L=nλ/2 (1)

  λ=v/f (2)

  式中:λ为超声波波长,n为形成的驻波数,L为水槽的长度,v为超声波在水中速度, f为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发 生器5和超声波发生器6所发出的的两种不同频率的超音频电能,分别通过超声波换能器 1、2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入到放射性废液中;两个超声波发生器5、6所发出的不同 频率f分别为(25~30)kHz和(35~45)kHz。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射性废水超声 波处理效果受到声学参数如超声波频率、能量和时间、结构参数如振板之间形成驻波的尺 寸、水槽尺寸的影响,按照超声波在水中速度为v=1500m/s,当频率f为(25~30)kHz时, 则超声驻波的波长λ=v/f=(50~60)mm,超声波驻波数n取16,故超声驻波处理放射性废 水装置整体尺寸取(400×400×400)mm~(480×400×400)m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驻波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驻波 处理放射性废水装置的超声波辐射面的设计成由20mm×20mm~100mm×100mm的超 换能器组成的阵列2×2~6×6个,辐射面的面积为400mm2~10000mm2。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针对核放射性沉积物对操作人员产生辐射危害,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 题,避免了技术人员暴露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确保了人身安全,为像日本福岛核事故、核 电站等放射性废水的排放和处理提供新思路。

  (2)、试验表明,浓度为200Bq/L的放射性废水,在频率为28kHz、功率为1kW超声 波作用下,经40min时间的处理后浓度达到2.43Bq/L,去污效率为98.79%,处理效率高。

  (3)、与现有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针对性更强,无二次污染,技术简单,成本低 廉,易于操作人员掌握使用。即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去污效率高、费用低廉和快速处理 等优点。将会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