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工房

发布时间:2018-4-27 9:18:59

  申请日2014.12.17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IPC分类号C02F11/14; 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工房,包括:生化反应区和污泥处理区;所述生化反应区分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以及后续的管道混合器,各池由钢筋砼结构的隔板分隔,污水通过池底的预留洞在各区域流通,池内壁上设有用于收集出水的三角堰集水槽;所述污泥处理区通过管道混合器与生化反应区连接,包括沉淀池、污泥处理系统、污水池、加药间、消毒监控渠和消防水泵间。本实用新型占地紧凑、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智能化、能耗低、空间布局合理、外部造型美观。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工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反应区和污泥处理区;所述生化反应区分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以及后续的管道混合器,污水通过池底的预留洞在各区域流通;所述污泥处理区包括沉淀池、污泥处理系统、污水池、加药间、消毒监控渠和消防水泵间;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螺旋杆泵和板框压滤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处理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区与所述生化反应区通过管道混合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处理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为一体化设备,通过污水管与所述污水池连接,利用污泥管与所述污泥螺旋杆泵连接,所述污泥螺旋杆泵与所述板框压滤机则通过污泥管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工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工房。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对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的控制越来越严格,目前的污水处理主体生产设备大多存在占地或者建设面积过大、投资费用过高、运行管理复杂等缺陷。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随城市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排放量逐年递增且污水成分日趋复杂的趋势,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是解决水环境污染的关键。

  传统污水处理厂厂区在污水生化处置和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会散发臭气,臭气严重影响厂区周围居民生活质量。而一般污水处理厂由于生产设备的运行,水泵、风机等辅助设备的工作以及变电站、办公区等会产生噪音,也会对居民住宅区产生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阶段污水处理厂布局和工艺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占地紧凑、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智能化、能耗低的污水综合处理工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处理工房,包括:生化反应区和污泥处理区;所述生化反应区分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生物流化床以及后续的管道混合器,污水通过池底的预留洞在各区域流通,池内壁上设有用于收集出水的三角堰集水槽;所述污泥处理区通过管道混合器与生化反应区连接,包括沉淀池、污泥处理系统、污水池、加药间、消毒监控渠和消防水泵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生化反应区采用以厌氧生化过程为主,以好氧综合生物处理为辅的工艺技术路线,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技术能耗高、污泥多以及适用性差的缺陷。该工艺技术处理污水后出水稳定,水质达标;运行费用较常规技术低;建设周期短;设施运行中无异味、无噪声;管理智能化,可无人值守;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浓缩采用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输送过程能耗低;可自动运行,降低人工费。

  本实用新型所述综合处理工房属独立建筑,封闭性强,隔绝工艺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噪音和臭气,臭气经管道收集进入臭气处理间进行集中处理;建筑物内部分区合理紧凑,达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外部造型美观,有别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厂区建筑,可观赏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降低了污水处理综合运行费用,实现了污水的高效处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臭气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建筑物本身特点达到最小化,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建筑物的可观赏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