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2.05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IPC分类号F25B30/06; F24D12/02
摘要
一种污水源热泵与电加热耦合节能供热系统。整个系统包括污水干渠,一级取水池,所述的一级取水池中设置一级回转式机械格栅、一级取水泵、污泥泵,二级取水池,所述的二级取水池中设置二级回转式机械格栅、二级取水泵,二级取水泵连着污水供水管道,在污水供水管道上设置毛发过滤器,毛发过滤器后设置壳管式换热器,水源热泵用于供热制冷。同时设置电加热装置以备用。两级回转式机械格栅的设置,保证管程不阻塞;污泥泵可以保证一级取水泵正常取水。电加热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冬季极端天气下供热系统正常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源热泵与电加热耦合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个系统包 括污水干渠(1),一级取水池,所述的一级取水池中设置一级回转式机械格栅(2)、 一级取水泵(3)、污泥泵(11),二级取水池,所述的二级取水池中设置二级回 转式机械格栅(4)、二级取水泵(5),二级取水泵(5)连着污水供水管道(6), 在污水供水管道(6)上设置毛发过滤器(7),毛发过滤器(7)后设置壳管式换 热器(8),壳管式换热器(8)的管程是污水、壳程是与其换热的净水,管程排 出的污水经过污水回水管道(10)排出,污水回水管道(10)连接着二级回转式 机械格栅(4)的杂物落料槽,再连着一级回转式机械格栅(2)的杂物落料槽,最 后连接到污水干渠(1)下游;污泥泵(11)也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水干渠(1)下 游;壳管式换热器(8)连接着水源热泵(12),水源热泵(12)的供热管道上还 设置有电加热装置(9)。
说明书
污水源热泵与电加热耦合节能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源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与电锅炉耦合的污水源热泵 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冷热源的利用,可以缓解目前能源紧张的形势,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 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将节约日益紧缺的淡水资源,为能源利用开辟新的领域, 为综合全面利用水资源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污水冷热源之所以没有大面积使用与 推广主要是因为其水质不能满足目前水循环系统中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在实际运 行的工程当中往往是这些污物堵塞水泵与换热器,造成系统性能明显下降,甚至 不能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行业利用除污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反冲洗除污和回转式机械 格栅,在从污水干渠取水时需要设置一个取水池,取水池入口处设置一个回转式 机械格栅,在取水池中设置水泵用于给除污机供水,这样整个系统能取到悬浮物 较少的污水。
然而这样的系统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设置一个取水池,取水池在工作一段时 间后泥砂会出现沉积,随着取水池中的淤泥越积越多,在一个运行周期后泥浆会 把取水泵给埋住,甚至拔不出取水泵,其取水功能也就丧失。目前解决的方案是, 人工清理,利用清污车进行吸污,每个运行周期花费约5-7万元。给运行带来负 担。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只设置一个取水池,并只设置一个回转式机械格栅,舍 得污水中的杂质颗粒只能经过一级过滤,如果选用回转式机械格栅的耙齿栅隙较 大则会漏过大颗粒杂质,如果耙齿栅隙较小,则会影响过水流量。
另一方面遇到极端寒冷天气,往往由于污水温度过低,造成水源热泵系统不 能开机,影响供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效地解决泥砂积存在取水 池影取水泵、回转式机械格栅设置不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源热泵与电加热 耦合节能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系统包括污水干渠, 一级取水池,所述的一级取水池中设置一级回转式机械格栅、一级取水泵、污泥 泵,二级取水池,所述的二级取水池中设置二级回转式机械格栅、二级取水泵, 二级取水泵连着污水供水管道,在污水供水管道上设置毛发过滤器,毛发过滤器 后设置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是污水、壳程是与其换热的净水,管 程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回水管道排出,污水回水管道连接着二级回转式机械格栅 的杂物落料槽,再连着一级回转式机械格栅的杂物落料槽,最后连接到污水干渠 下游;污泥泵也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水干渠下游;
壳管式换热器连接着水源热泵,水源热泵的供热管道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 置。
冬季供热时,在极端寒冷天气或污水阻塞使得水源热泵不能正常运行时,电 锅炉工作,保证供热系统正常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益处与效果是,
两级回转式机械格栅的设置,可以将大颗粒和小颗粒杂质分别过滤,提供壳 管式污水换热器所需的污水,保证管程不阻塞;在一级取水池设置污泥泵可以在 系统晚间或不运行时,随时开启,将一级取水池中沉积的污泥等杂质排出到污水 干渠下游,保证一级取水泵正常取水。据测算,对于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该系统 每年的除污成本在1万元左右,且一年只需清理一次。同时,电加热装置(电锅 炉)的设置可以保证冬季极端天气下正常供热,并且在冬季平时也可以利用低谷 电通过电加热装置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