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20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IPC分类号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将污水厂所有设备记录放入系统实现交互共享,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设定的参数、使用状态、维修和维护保养状态;在常规巡检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法,实现应急工单远程派发,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和反馈,时效系统能够满足设备故障及数据异常检修处理人员和监控系统及时有效沟通的需求,实现污水厂工艺运行监控过程的无人化管理方法,该方法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监控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厂所有设备记录放入系统实现交互共享,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设定的参数、使用状态、维修和维护保养状态;
2)系统进行常规巡检,根据每个设备的检测要求进行常规运行和数据登记;
3)发生故障报警或采集到异常数据时,作为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调用应急预案管理,对设备信息作出判断,将信息发送至管理和维护人员,根据发生的处理方案进行突发事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预案管理包含设备异常报警、设备分析评定、启动应急预案数据库,
设备异常报警依据设备情况进行分类存储、管理,自动统计报警数量,同时监督接警工作人员状态及设备故障处理情况;
设备分析评定在设备故障报警后,依据具体设备及故障点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带来的污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影响,及时做出设备故障等级判断,高等级的故障可直接发送至污水厂的上级管理部门,普通故障信息及时发送至巡检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巡检人员第一时间排除设备故障,防止未达标污水排放情况的发生;
应急预案数据库是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预先制定应对策略及应对计划,应急预案在信息系统中以数字化文件的形式将实施措施展示出来,数据库依据故障的情况参照典型的设备异常数据处理方案进行编制,将成熟的方案写入数据库中。
说明书
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时效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通过自动化监控软件监测生产运行,根据中控室指令对进水泵房、鼓风机、脱水机房等设备进行控制,并把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历史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传至服务器中。污水厂的生产、机械、电气、仪表、PLC设备种类繁多,对设备的维护及保养要求较高,有效的管理污水厂的各类设备对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会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局部进行改造,所以多数污水厂存在更新和改造的历史,同时运行的设备存在生命周期较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故障等问题。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多数污水厂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设备的巡检与管理,技术员需要通过工作经验及对设备的历史情况了解对设备进行养护,排除故障,同时对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处理,该项工作对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人员的社会流动性相对较大,对设备巡检与管理等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繁多、维护及保养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进行监管,实现污水厂的设备情况的无人化管理和维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厂所有设备记录放入系统实现交互共享,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设定的参数、使用状态、维修和维护保养状态;
2)系统进行常规巡检,根据每个设备的检测要求进行常规运行和数据登记;
3)发生故障报警或采集到异常数据时,作为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调用应急预案管理,对设备信息作出判断,将信息发送至管理和维护人员,根据发生的处理方案进行突发事件处理。
所述应急预案管理包含设备异常报警、设备分析评定、启动应急预案数据库,
设备异常报警依据设备情况进行分类存储、管理,自动统计报警数量,同时监督接警工作人员状态及设备故障处理情况;
设备分析评定在设备故障报警后,依据具体设备及故障点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带来的污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影响,及时做出设备故障等级判断,高等级的故障可直接发送至污水厂的上级管理部门,普通故障信息及时发送至巡检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巡检人员第一时间排除设备故障,防止未达标污水排放情况的发生;
应急预案数据库是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预先制定应对策略及应对计划,应急预案在信息系统中以数字化文件的形式将实施措施展示出来,数据库依据故障的情况参照典型的设备异常数据处理方案进行编制,将成熟的方案写入数据库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面向污水厂运维时效管理方法,在常规巡检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法,实现应急工单远程派发,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和反馈,时效系统能够满足设备故障及数据异常检修处理人员和监控系统及时有效沟通的需求,实现污水厂工艺运行监控过程的无人化管理方法,该方法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监控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无人化时效管理模式,首先对集控系统进行完善,对污水处理厂的各类设备信息记录到系统中并实现交互共享,并对设备的参数情况、使用状态、维修和维护保养状态进行监控和分析。在完善的设备系统基础上,落实现场的人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时效管理法的作用。
常规的巡检制度通常在污水厂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依据每个设备的情况、特点及运行时间、故障情况及维护规则制定设备维护工单计划,工作人员根据工单执行信息指导进行例行巡检及设备操作,工单的管理方式不需要工作人员对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优化了污水处理厂的人员配置。
在突发事件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急预案管理模式被触发,应急预案系统包括异常情况的报警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并对异常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在收到设备故障报警信息时,能通过应急预案的数据库迅速做出反应,依据设备的种类等信息做出判断,将信息发送至相关管理及巡检人员,在专家库的备案中选取合适的解决方案应对突发的情况。
应急预案管理主要包含设备异常报警、设备分析评定、启动应急预案数据库。
设备异常报警可以实现在每次报警过程中,依据设备情况进行分类存储、管理,自动统计报警数量,同时监督接警工作人员状态及设备故障处理情况。
设备分析评定可以实现在设备故障报警后,依据具体设备及故障点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带来的污水处理工艺过程的影响,及时做出设备故障等级判断,高等级的故障可直接发送至污水厂的上级管理部门,普通故障信息及时发送至巡检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巡检人员第一时间排除设备故障,防止未达标污水排放等情况的发生。
应急预案数据库是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预先制定应对策略及应对计划,应急预案在信息系统中以数字化文件的形式将实施措施展示出来,数据库依据故障的情况参照典型的设备异常数据处理方案进行编制,将成熟的方案写入数据库中。在故障发生时,系统调用应急预案数据库,将故障情况及处理方案直接发送至当值的巡检人员进行处理。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优化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监管过程,总部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可以看到设备的实时工况。污水厂层的管理由常规的巡检配合应急预案管理完成监控,每个污水厂只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进行巡检,基本做到污水处理厂的无人化运行,优化了人员配置是人力资源有效的利用。
在人员的绩效评估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监控可以及时掌握各个污水厂的真实运营状况。以派发工单的形式指导巡检的运营人员工作,远程监控巡检人员完成情况;出现突发的设备故障时,设备异常报警备案可以及时了解设备故障情况及异常情况处理的效率。依据运营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效率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
截止到2015年年初,该系统在在上海松江南部新浜、泖港、叶榭三厂实施了5个月时间,实施效果明显。系统监控方法改变后,该厂的运营管理人员由原来的8人转变为目前的2人巡检及故障排除。同时系统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突发故障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降低了全厂的人员管理及运行监管的成本,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厂层的时效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