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3 14:22:07

  申请日2015.01.30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新型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经配水池即初沉池进入一级、二级生物膜反应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各池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第二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阀和污泥回流阀;反应池出水口内侧设有档板档板中间有圆孔。池内的悬浮污泥在气水混合液推动下迅速上浮,经折流后改变方向,再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被截留在反应池中。清水流则上升到圆孔处,流出反应池。生物膜反应池内放置有有机和无机混合纤维束。加入无机碳纤维后,填料挂膜速度快且对COD的去除率很快达到较高水平。

  权利要求书

  1.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经配水池即初沉池进入一级、二级生物膜反应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各池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第二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阀和污泥回流阀;反应池出水口内侧设有档板档板中间有圆孔;池内的悬浮污泥在气水混合液推动下迅速上浮,经折流后改变方向,再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被截留在反应池中;清水流则上升到圆孔处,流出反应池;生物膜反应池内放置有有机和无机混合纤维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纤维丝为碳纤维。

  说明书

  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讲就是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混合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研制天然可降解生物膜载体,如海藻酸盐、壳聚糖和纤维素等,成本低,易于就地取材,载体生产过程和废弃后产生的环境污染小,天然材料是选取生物膜载体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些载体生物降解的可控性有待研究。研制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新填料,在原料分子组成、填料物理结构、表面改性等方面进行改进。有机纤维丝制成的填料,通常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质量轻且能有效切割气泡和水流,能加速底物与微生物间的传递扩散过程,但是,也存在表面润湿性差、挂膜速度相对较慢、挂膜不稳定等问题。在有机纤维丝填料的基础上,研制活性碳纤维填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但是经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新型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经配水池即初沉池进入一级、二级生物膜反应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各池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第二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阀和污泥回流阀;反应池出水口内侧设有档板档板中间有圆孔。池内的悬浮污泥在气水混合液推动下迅速上浮,经折流后改变方向,再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被截留在反应池中。清水流则上升到圆孔处,流出反应池。生物膜反应池内放置有有机和无机混合纤维束。

  所述的无机纤维丝为碳纤维。

  碳纤维是良好的吸附材料,能吸附有害气体、色素分子、重金属等。碳纤维入水以后,迅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纤维丝表面很快形成毛茸鸾的吸附层,水体透明度显著增强,碳纤维对污水中的COD、NH4+-N、TP等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结合有机纤维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质量轻的特点,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纤维挂膜填料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经配水池即初沉池进入一级、二级生物膜反应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各池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第二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阀和污泥回流阀;反应池出水口内侧设有档板档板中间有圆孔。池内的悬浮污泥在气水混合液推动下迅速上浮,经折流后改变方向,再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被截留在反应池中。清水流则上升到圆孔处,流出反应池。生物膜反应池内放置有有机和无机混合纤维束。

  所述的无机纤维丝为碳纤维。

  加入无机碳纤维后,填料挂膜速度快且对COD的去除率很快达到较高水平,原因主要有:第一,填料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和吸附性能,能很快吸附微生物和菌胶团,微生物密度大、活性高;第二,填料入水后分散出的大量细丝组成了过滤网,截留、捕获了大量的活性污泥,延长了污泥龄;第三,随着生物膜逐渐增厚,填料上好氧-缺氧微环境交替出现,促使反应池内的生物相更加丰富;第四,微孔曝气和圆柱形反应器,有利于产生瑞流,水质混合均匀;第五,填料柔软度好、不阻水、不导流,传质效率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