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回收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3 11:10:43

  申请日2015.01.30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IPC分类号C02F103/30;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依次设于集水池后方的初沉隔油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和冷却塔、相接于冷却塔的水解酸化池、相接于水解酸化池的氧化池,相接于氧化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的回流污泥池,依次设于氧化池后方的反应池、斜管浓缩沉淀池、砂滤池、清水池和瀑布池。水解酸化池及氧化池的污泥排入回流污泥池,再用泵泵入水解酸化池回用,斜管浓缩沉淀池、砂滤池的污泥通过排泥阀排入剩余污泥池,然后泵到污泥脱水间脱水后外运;本新型之印染污水经回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达到80%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池,该集水池中设有气浮设备和机械格栅,清洗废水通过该气浮设备注入集水池,染色废水通过该机械格栅注入集水池;

  依次设于集水池后方的初沉隔油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和冷却塔;

  水解酸化池,相接于冷却塔,该水解酸化池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水解酸化池,该第一、第二水解酸化池均内设组合填料,该第三水解酸化池内设斜管填料;

  氧化池,相接于第三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该氧化池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设多孔填料,底部设散流曝气池;

  回流污泥池,相接于第一和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与第一水解酸化池之间;

  依次设于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后方的反应池、斜管浓缩沉淀池、砂滤池、清水池和瀑布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隔油池内设撇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池设于调节池中,该中和反应池内设潜水搅拌机、自动投药系统、潜污泵、降温转化电动阀、冷却塔、温度监控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池内设由PLC控制的气、水反冲洗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相接瀑布池,该瀑布池接回用水处理系统。

  说明书

  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污染废水,这类废水的色度、悬浮物浓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污染指数都很高,而且由于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都不稳定,较难处理。通常印染废水的处理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处理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废水中污染物成份复杂、水量变化大,更有某些废水处理工艺中采用的添加剂不利于生物反应菌种的生长,所以采用这些方法难以使废水做到达到回用或排放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印染废水处理水质特性,采用A/O工艺结合优势菌技术处理废水,工艺流程为:初沉隔油池-调节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清水池-回用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回收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集水池,该集水池中设有气浮设备和机械格栅,清洗废水通过该气浮设备注入集水池,染色废水通过该机械格栅注入集水池;

  依次设于集水池后方的初沉隔油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和冷却塔;

  水解酸化池,相接于冷却塔,该水解酸化池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水解酸化池,该第一、第二水解酸化池均内设组合填料,该第三水解酸化池内设斜管填料;

  氧化池,相接于第三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该氧化池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设多孔填料,底部设散流曝气池;

  回流污泥池,相接于第一和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与第一水解酸化池之间;

  依次设于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后方的反应池、斜管浓缩沉淀池、砂滤池、清水池和瀑布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初沉隔油池内设撇渣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和反应池设于调节池中,该中和反应池内设潜水搅拌机、自动投药系统、潜污泵、降温转化电动阀、冷却塔、温度监控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砂滤池内设由PLC控制的气、水反冲洗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水池相接瀑布池,该瀑布池接回用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集水池、依次设于集水池后方的初沉隔油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和冷却塔、相接于冷却塔的水解酸化池、相接于水解酸化池的氧化池,相接于氧化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的回流污泥池,依次设于氧化池后方的反应池、斜管浓缩沉淀池、砂滤池、清水池和瀑布池,采用A/O结合优势菌工艺,废水处理出水即可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一级排放标准,经回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达到80%回用,系统启动时间短,出水稳定,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