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13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由建筑垃圾、尼龙网、混凝土垫层、曝气管、挡污格栅组成。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河道底面,曝气管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面,尼龙网内填充满足粒径需要的建筑垃圾,制作成建筑垃圾笼,堆放在混凝土垫层上,挡污格栅固定设置在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前面。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利用建筑垃圾代替砾石,既降低了建造成本,提高了净水效果,又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难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由建筑垃圾(1)、尼龙网(2)、混凝土垫层(3)、曝气管(4)、挡污格栅(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3)设置在河道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4)铺设在混凝土垫层(3)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2)内填充满足粒径需要的建筑垃圾(1),制作成建筑垃圾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污格栅(5)固定设置在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前面。
说明书
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处理河道污水的方法很多,砾间接触技术净化污水方法成本低,维护简单,在日本应用较多,近年国内也开始探索性应用。砾间接触技术的原理,就是在河道中堆积砾石形成一道“滤网”,让河水从砾石缝隙中流过,靠砾石中间的微生物来净化河水里的有机污染物。砾间接触技术主要应用于坡降小、水流缓慢的河道,这种环境一般地层均为细颗粒土层,所使用的砾石材料需要购买,增加了建造成本。另一方面,全国大中城市垃圾填埋场频频告急,特别是建筑垃圾的处理更成为城市管理者非常棘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由建筑垃圾、尼龙网、混凝土垫层、曝气管、挡污格栅组成,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河道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面。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网内填充满足粒径需要的建筑垃圾(碎砖块、碎砌块、碎混凝土块),制作成建筑垃圾笼,堆放在混凝土垫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污格栅固定设置在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前面,防止大的漂(悬)浮物堵塞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孔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河道污水净化装置,利用建筑垃圾代替砾石,既降低了建造成本,提高了净水效果,又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难题。建筑垃圾表面粗糙、孔隙丰富、比表面积大,更易挂膜,生物膜内生长有大量原生动物、部分微型后生动物以及多种细菌。原生动物是细菌最主要的捕食者,通过捕食细菌,使细菌保持在对数生长期,维持细菌降解污染物的活性,并减少污泥生成量。